陈菁菁 作品数:13 被引量:79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失独者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识别和控制抑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等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所有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均为中文文献,累计调查2139例失独者。Meta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下是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文化程度低下的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大。目前关于失独者抑郁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充足,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许贵如 陈菁菁关键词:抑郁 META分析 文化程度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体液平衡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需要对患者的体液平衡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CRRT体液平衡错误的原因,分别对体液平衡管理的3个关键因素和体液平衡管理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务工作者建立系统的体液平衡管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陈菁菁 李红 陈丽丽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液平衡 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订临终关怀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4个年级32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为(110.90±17.14)分。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能解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变异的30.6%。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照顾临终患者持较为积极的态度,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是学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提供相应临终关怀培训机会,进一步改善其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 陈菁菁 张旋 吴炜炜 林雁关键词:临终关怀医疗 问卷调查 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9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应用课堂评估、小组作业汇报、阶段性实践技能考核等形成性评价指标进行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各种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83.7%(236/282),考试成绩优良率达40.2%(119/296)。91.1%(257/282)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结论形成性评价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吴炜炜 张旋 林雁 陈菁菁关键词:人文修养 国内互联网护士形象图片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基于NVivo的质性分析法,对国内互联网护士形象图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护理人员的认识仍处于传统的观念,互联网中护士形象与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且缺乏正面的呈现,护患关系呈现比例低。建议护理管理者利用网络展现规范的护士仪表形象,充分呈现日常护理工作的正面形象,加强男护士、中老年护士以及和谐护患关系的宣传,以塑造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陈玲玲 林婷 陈菁菁关键词:护士形象 互联网 图片 本科护理人文学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设计以职业情感培育和职业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本科护理人文学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本科护理人文学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主要步骤包括明确课程思政维度,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匹配思政教学主题,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制作多元化课程思政微案例资源。选取某医科大学202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112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人文学中实施“触发感知—学习赋能—行动转化”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通过课程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思政反思主题讨论区的学生回帖内容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评价实施成效。结果112名学生课程成绩为(85.55±3.41)分;108名(96.4%)学生对教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依次有106名(94.6%)、101名(90.2%)、102名(91.1%)学生赞同或非常赞同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高其护理人文关怀意识水平、培养其共情能力、锻炼其沟通能力,依次有103名(92.0%)、99名(88.4%)、96名(85.7%)学生赞同或非常赞同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升其职业认知水平、职业价值感、增强其职业自信。2167条回帖内容的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显示,形成了以“护士”和“护理”为核心词的两大语义网络,对于“护士”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工作能力与工作环境,有关“护理”的讨论则主要集中于内部职业感知及外部职业评价等方面;积极情绪文本数为916(78.90%)。结论护理人文学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收获感,还有助于激发其职业情感、提升其职业素养。 吴炜炜 练彩敏 张旋 陈菁菁 林雁 洪幼娟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基于内化理论的体验式教学在本科护理人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内化理论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人文课程(护理人文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基于内化理论的体验式教学,主要步骤包括确定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教学主题、内容与安排,教学实施设计,打造教学资源库。选取该校2018级护理专业269名学生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教学;选取该校2022级护理专业157名学生为试验组,对其实施“知行启航(基础层)—知行淬炼(转化层)—知行合一(升华层)”的体验式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自制调查表了解试验组对护理人文课程的满意度;分别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评估两组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情绪觉察能力。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中94.9%(149/157)对护理人文课程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试验组人文关怀能力中的耐心维度得分(t=2.177,P=0.030)高于对照组,情绪觉察能力中的情绪广度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3.421,P=0.001)。结论基于内化理论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人文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体验。 陈菁菁 张旋 吴炜炜 林雁 洪幼娟关键词:内化理论 体验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本科护理学专业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的建设方法及教学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学情、确立社会实践课程目标、打造优质实践基地、重构教学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设置多元化评价指标,建设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以2019级232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开展教学实践,采用课程成绩、学生对老年人态度、老年人与实践基地对服务实践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课程考核成绩为(84.30±2.88)分;从反思报告中提取了“知识的领会与应用”“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情感的感知与升华”3个主题;教学前后,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01);老年人与实践基地对服务实践满意度分别为98.72%、100%。结论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可有效促进学生的老年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和创新研究能力,实现学习、服务、研究三位一体,充分发挥该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 林雁 肖惠敏 张旋 吴炜炜 陈菁菁 赵珺瑜 叶珊关键词:老年护理学 社会实践课程 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希望水平与积极感受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通过问卷调查住院老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建议临床护理工作者应从减轻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提高家庭照顾者希望水平干预措施,从而增强照顾者的积极感受水平,达到有效转移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减轻照顾负担。 陈菁菁 肖惠敏 郑剑菁 陈少华关键词:晚期癌症 照顾者 老年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状况评分表的研制及临床实证研究 目的 1.研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状况评分表》。 2.探讨容量状况评分表在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容量状况及指导超滤量调节中的作用。 方法 1.以循证依据初步拟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陈菁菁关键词:危重症病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