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

作品数:21 被引量:267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急性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康复
  • 3篇健康
  • 3篇梗死
  • 2篇引流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术后
  • 2篇通气
  • 2篇尿激酶
  • 2篇前循环
  • 2篇前循环脑梗死
  • 2篇综合征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临床护理路径

机构

  • 20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陈莹
  • 7篇李旭茹
  • 7篇吴振梅
  • 6篇彭剑芳
  • 6篇刘素贞
  • 6篇王金兰
  • 5篇李又佳
  • 5篇黄燕
  • 3篇梁焕兰
  • 3篇陈玉霞
  • 3篇彭红霞
  • 2篇何小敏
  • 2篇李云玲
  • 2篇梁丽霞
  • 2篇刘秀英
  • 2篇潘小兰
  • 2篇丁琼
  • 2篇张贺琼
  • 2篇黄根林
  • 1篇张伟嫦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上海护理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草油用于治疗早期压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探讨紫草油对早期压疮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对50例早期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紫草油进行治疗护理。结果25例压疮全部治疗有效,其中治愈24例,显效1例。结论紫草油治疗护理早期压疮疗程短、方法简单、疔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陈莹彭红霞李旭茹林雪梅谢超嫦姚琼珍王金兰
关键词:早期压疮紫草油护理
经纤支镜支管肺泡灌洗治疗术后肺不张的护理配合
2004年
陈莹李旭茹刘素贞何小敏
关键词:纤支镜肺泡灌洗肺不张
双侧脑室钻孔加椎管内置管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人脑室患者早期行双侧脑室钻孔加椎管内持续置管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冲洗的护理。方法将112例脑出血破人脑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患者在出血6h内行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穿术椎管内置管持续引流置换脑脊液,以及尿激酶脑室引流管灌注冲洗,加强监护,进行体位和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与对照组56例患者做一样的术后治疗,每天要做一次腰穿,术后不置管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及时,腰穿次数减少4—6次,医护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发症与对照组比均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早期双侧脑室钻孔引流,腰穿加置管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和经济负担,减少医护工作量。
李旭茹李云玲刘素贞彭剑芳陈莹
关键词:腰穿置管引流
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5年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各50例。两组均持续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疾病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MBI评分为(88.73±6.95)分,高于对照组的(75.68±6.72)分,mRS评分为(1.79±0.44)分,低于对照组的(2.25±0.53)分,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遵循饮食原则、控烟戒酒、康复训练等健康行为依从性分别为96.00%、96.00%、98.00%、88.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80.00%、82.00%、72.00%,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疾病复发率(4.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患者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行为依从性,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疾病复发,改善疾病预后。
吴振梅韩倩倩丘燕娇陈莹罗宋宝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疾病预后
IABP在老年AMI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2003年至2005年2月,收治ICU的14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年龄61—72岁,发病3—6h内应用IABP及综合性治疗。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IABP参数、管道监测和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效供氧,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14例患者应用天数5—12d,其中9例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支架植入术,3例病情平稳后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及时采用IABP和综合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改善心脏功能,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
陈莹李旭茹彭剑芳刘素贞何小敏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老年患者护理
能力进阶培训模式在ICU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能力进阶培训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77名ICU护士培训中采用能力进阶培训模式,包括设定护士专业能力进阶层级,明确护士专业能力各能级的标准、进阶的条件、实践范围、建立和实施能级课程设置,并定期评价、定级和再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专科理论和技能合格率较培训前高;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能力进阶培训模式,在保证临床培训持续运行和护士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使各级护士能各尽其责,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陈玉霞严艳玲梁焕兰李云玲李桂花罗进玲陈莹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层级培训
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监测及护理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5年6月,67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早期为了保证组织供氧,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维持呼吸功能的稳定。通过采用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气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以及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67例患者中死亡4例,其余63例治愈出院。结论机械通气仍是治疗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主要手段,而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机械通气及心理护理等,也是决定心脏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刘素贞彭剑芳陈莹张贺琼刘伟燕黄结梅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机械通气
血清MMP-9和BDN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预后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和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AC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患者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研究组检测入院第1天(T1)、第2天(T2)及第5天(T5)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对照组检测体检时血清MMP-9和BDNF水平。研究组进行3个月随访研究。按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24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MMP-9和BDNF水平。结果T1时间点,研究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预后进行分组,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T5时间点,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BDNF水平进行分析,两组时间点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预后良好组T2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1时间点,T5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2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T2时间点和T5时间点BDNF水平均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P-9和BDNF的变化与ACI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发病最初期,BDNF水平高提示预后可能不佳,在治疗数日后,MMP-9高水平、BDNF水平降低提示预后不佳。
李又佳韩小妍黄燕罗宋宝黄根林黄惠琴陈莹吴振梅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急性脑梗死预后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评估两组入院第14天及第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心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以及2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1周内晨间血压有无区别。结果入院第14天时两组死亡/残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373,P<0.05);14 d内NIHS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第6个月时观察组死亡/残疾率低于对照组(χ^(2)=7.566,P<0.05);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718,P<0.05)。入院第3、4、5、6、7天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3.401、-5.752、-10.852、-10.671、-2.625、-4.403、-10.320、-10.466、-11.613,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恰当合理降压治疗安全有效,不会加重病情。
李又佳罗宋宝丁琼梁玉婵莫俊宁黄燕周伟坤陈莹吴振梅
关键词:脑梗死前循环降血压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多发性肌炎并病窦综合征心动过缓1例的救护
2004年
李旭茹陈莹刘素贞彭剑芳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病窦综合征心动过缓急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