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良

作品数:21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施肥
  • 8篇N
  • 7篇氮肥
  • 7篇示踪
  • 6篇施氮
  • 5篇鸭梨
  • 5篇示踪法
  • 5篇小麦
  • 5篇肥料
  • 4篇氮15
  • 4篇土壤
  • 3篇氮素
  • 3篇质谱
  • 3篇施氮肥
  • 3篇追施
  • 3篇追施氮肥
  • 3篇^15N示踪
  • 2篇施肥期
  • 2篇施用
  • 2篇示踪技术

机构

  • 2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沧州市农林科...

作者

  • 21篇陈良
  • 15篇高占峰
  • 12篇徐晓荣
  • 8篇曾艳军
  • 3篇张永强
  • 3篇李恒辉
  • 2篇林裕益
  • 1篇奚海福
  • 1篇刘光臻
  • 1篇季吟秋
  • 1篇孙俊福
  • 1篇朱永懿
  • 1篇陈景坚
  • 1篇池惠荣
  • 1篇吕瑞江
  • 1篇张思苏
  • 1篇杨连合
  • 1篇王松梅
  • 1篇万书波
  • 1篇徐秀娥

传媒

  • 10篇核农学通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河北农业技术...
  • 1篇河北农业情报
  • 1篇分析测试通报
  • 1篇第二届核农仪...
  • 1篇全国15N分...
  • 1篇中国农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 5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15)N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鸭梨树对氮素的吸收及分配被引量:4
1995年
1990~1992年以1986年定植的鸭梨/杜梨树为试材,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规律及氮肥在土壤中的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植株的氮素营养有较强的效应滞后性。树体氮素营养水平、吸收及分配、短枝生长情况及成花率均为最佳的情况是,肥料三要素的比例为1∶0.5∶1,施^(15)N—尿素20g/株(以营养面积计约相当于田间施肥量500~700g/株),肥料利用率为20%。伴施镁肥,有利于肥料氮的吸收。施肥后灌水,有利于根系吸收,但大水漫灌易造成肥料淋失。 ’
王松梅陈良徐秀娥
关键词:施肥量氮素吸收
应用^(15)N 示踪法研究黑龙港地区小麦“促前补后”追施氮肥的去向被引量:4
1991年
河北省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10多年试验结果,总结出本省黑龙港地区小麦“促前补后”的两次追肥法,可提高小麦单产10.4%。本文用^(15)N 示踪法和质谱分析技术,阐明“促前补后”追施氮肥的增产机理。
陈良高占峰曾艳军徐晓荣张永强
关键词:小麦施肥氮肥
夏施^(15)N-尿素在鸭梨树体内的吸收分配规律及其去向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1988~1989年,在田间微区内,研究了夏施^(15)N—尿素在鸭梨树体内的吸收分配规律及其去向。两年结果基本一致。树体吸收^(15)N很快,施肥后仅42d肥料利用率高达8.54%,但向上运转缓慢;当年果实速长期树体中35.9%的肥料氮(NDFF)分配在粗根中,分配到新生器官的仅有29.8%,果实的NDFF浓度为0.087mg/g.dw,比其他器官低得多;在果实生长后期NDFF仍在向果实中运转,长枝的NDFF分配率也持续不降。当年落叶休眠期,树体内的NDFF主要贮藏在多年生枝和粗根中,次年调运到新生器官,用于开花座果及枝叶生长。到次年果实速长期,历经十三个半月,新生器官NDFF的分配率和浓度仍较高。夏施氮肥损失率高达70%以上,微区内土壤残留率低,土壤中残留的NDFF可以上下移动,植株吸收利用率最高仅为8.47%(1988年处理)和14.60%(1989年处理)。
林余益徐季娥龚云池高占峰陈良
关键词:鸭梨尿素施肥夏季
金丝小枣不同时期施氮肥料氮的平衡及其效应被引量:3
1995年
以5年生金丝小枣树为试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氮肥条件下肥料氮的平衡及其效应。据此确定最佳施氮期为7月上旬。
陈良高占峰张永强徐晓荣武之新杨连合徐宜男
关键词:金丝小枣^15N示踪施肥时期
主要农作物对^(15)N标记肥料丰度的选择Ⅱ.玉米 大豆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介绍玉米及大豆在示踪盆栽试验时^(15)N 标记肥料丰度的选择。结果表明:在正常施 N 量条件下,标记肥料的丰度以2%为宜。
陈良池惠荣高占峰曾艳军徐晓荣
关键词:玉米大豆肥料
稳定同位素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
1991年
我国稳定同位素在农业上应用研究从60年代开始,研究范围包括科学施肥、作物营养代谢、生物固氮、生物工程、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环境生态的影响、草场生产与管理、饲料配方、水产养殖、林木果树、人参药材等,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一、15N 在科学施肥上应用(一)应用15N
陈良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农业
应用^(15)N 示踪法研究花生施用氮肥的技术被引量:10
1990年
1985—1987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进行花生施用氮肥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亩一次基肥纯氮2.5—5.0kg 效果较好,基施与苗期追施相结合利于提高根瘤供氮率,后期根外追肥可促进生产物质向荚果运转。
万书波张思苏刘光臻孙俊福陈良高占峰
关键词:花生施肥氮肥
应用^(15)N研究滨海稻区高产施氮指标及氮素平衡被引量:1
1989年
应用^(15)N示踪,通过三年的盆栽、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滨海稻区中等肥力的土壤,每公顷施纯N150—165公斤,以底肥占1/2或1/3,蘖、穗肥各占1/4左右,施于0—10cm土层里.每公顷可收获9000公斤以上的稻谷.N素的利用率达33%,土壤残留率28%,损失率:39%.本研究不仅为水稻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同时也提供了科学施肥的依据.
陈良高占峰曾艳军徐晓荣
关键词:氮素平衡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黑龙港地区小麦“促前补后”追施氮肥的去向
省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十多年的科学试验结果,总结出本省黑龙港地区小麦产地“促前补后”科学的两次追肥法。这样可提高小麦单产10.4℅。本文主要介绍用[*15]N示踪法和质谱分析技术,阐明“促前补后”追施氮肥增产的机理,为小...
陈良高占峰曾艳军
关键词:氮15同位素示踪技术小麦氮肥化学行为
用^(15)N 示踪法研究油菜化肥氮的施用技术被引量:1
1992年
在田间微区条件下。应用^(15)N-碳铵的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对碳铵的利用率,苔肥最高,基肥次之,腊肥和春肥最低。腊肥用穴施和浇施两种方法,穴施利用率大于浇施。基肥、腊肥、春肥合并作基肥一次施用,其利用率低于分期施肥。肥料氮的分配,籽粒中以苔肥最多,叶片中以基肥最多,茎秆中以春、腊肥最多,说明各时期施用碳铵对油菜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
郎献华张勤争奚海福季吟秋陈良尹樟兴边永高徐庆林
关键词:油菜碳铵氮15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