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灾害
  • 3篇自然灾害
  • 3篇救灾
  • 3篇救灾工作
  • 2篇地震
  • 2篇经济学
  • 2篇经济学家
  • 2篇城市
  • 1篇地方经济
  • 1篇点睛
  • 1篇定格
  • 1篇性格
  • 1篇亚欧大陆桥
  • 1篇亚洲经济
  • 1篇亚洲四小龙
  • 1篇研究员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工作
  • 1篇政府工作报告
  • 1篇指挥

作者

  • 15篇陈晓东
  • 4篇罗勤
  • 1篇高潮

传媒

  • 15篇中国西部

年份

  • 15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南一北的两支志愿者队伍
2008年
在北川一中大操场上的帐篷城里,一群穿着统一印有“唐山青年志愿者”字样红背心的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就是由唐山团市委副书记甄贵福带队,赫赫有名的“唐山爱心抗灾服务队”一行16人,其中的13兄弟,年初还参加过中国南方的大雪灾抗灾救援。
陈晓东
关键词: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市委副书记抗灾救援
一个人的探源工程
2008年
华夏文明源起炎黄,已成为中国人的民族共识。然而溯商周而上,由于一直缺乏令世人信服的出土发现和考古佐证,我国夏朝及夏以前的历史,在国际史学界一直不被确认。“三皇五帝”、“炎黄大战蚩尤”……总是湮灭于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的雾霭中,成为中华考古界千年难破的谜局。在中国考古学界,除了官方的正统研究体系,在民间也有一些人,一直致力于“探源工程”的研究,他们恪守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式,同时也表述着不一样的理念。王先胜。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陈晓东
关键词:文物考古自费出版华夏文明
伤城都江堰
2008年
天崩地裂、地动山摇之后,大地的狂怒逐渐停歇了,12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沦为了重度灾区。于是,我们的心灵震颤,也在一片风雨飘摇中开始了。
陈晓东罗勤王永(图)
关键词:地震自然灾害救灾工作
小城大爱——什邡
2008年
14日,天气晴好。记者一行驱车近70公里来到了什邡市。在这次大地震中,什邡的红白、蓥华、洛水、八角等多个乡镇受灾严重,数千人在灾难中丧生。
陈晓东罗勤王永(图)
关键词:大爱小城
汉旺的惨痛定格
2008年
14日傍晚,来不及休整的记者一行继续赶往40公里外、受灾极为严重的绵竹汉旺镇。
陈晓东罗勤王永(图)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灾工作
死亡之城北川
2008年
彻夜未眠的记者一行,清晨在车里合眼坐了一会算作休整。15日一早,就匆匆上路,赶往重灾之城北川。
陈晓东罗勤王永(图)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救灾工作
B专家 和谐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访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刘开云
2008年
“和谐指数”一经发布以来,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响。对此,记者专访了对社会经济学有着深厚研究的广东商学院研究员刘开云教授。
陈晓东
关键词:经济学家社会经济学研究员
关天经济区:迟到的“西部第三极”
2008年
北出成都平原,溯嘉陵江而上,过阳坪关,越秦岭,色彩一路不停变幻,从满目苍翠逐渐过渡至漫天昏黄,这就来到了西部另一大平原——关中。
陈晓东
关键词:经济区成都平原
后来者如何追赶——访陕西省著名经济学家张宝通
2008年
近几年来,作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张宝通带领经济研究课题组。经过长达数年的深入调研,先后完成了事关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项课题报告。并引起了决策层的广泛关注。其提出的“三环结构”设想及内地中心地带战略、亚欧大陆桥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发展战略引起很大反响。并因此被评为2005年度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
陈晓东
关键词:著名经济学家关中城市群亚欧大陆桥经济研究
“未来之城”点睛师——访中国十大品牌策划专家袁雨浓
2008年
他,将三星堆5000年灿烂的古蜀文明和21世纪最为靓丽时尚元素成功嫁接。演绎出三星堆文明开发推广史上“新纪元”的宣传推广浪潮,并被2005中国策划年会评为“2005年中国最佳策划案例奖”;他,开创了全国首个以古镇开发为核心议题的国际合作论坛,使西部一座原本隐落深闺的古镇一步走向了世界;他。颠覆了中国古镇开发曾有的一切概念。创造了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的全新模式——“黄龙溪模式”。
陈晓东
关键词:策划专家古蜀文明文明开发策划案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