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文清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核黄素
  • 5篇发酵
  • 2篇补料
  • 2篇补料发酵
  • 2篇产生菌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制取
  • 1篇制药
  • 1篇饲料
  • 1篇饲料添加
  • 1篇饲料添加剂
  • 1篇添加剂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2
  • 1篇离心
  • 1篇离心分离
  • 1篇发酵液
  • 1篇法制

机构

  • 5篇无锡轻工大学

作者

  • 5篇陆文清
  • 5篇吴佩琮
  • 4篇章克昌
  • 1篇李嵘
  • 1篇余俊红

传媒

  • 5篇无锡轻工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核黄素产生菌T30的补料发酵被引量:10
1999年
对核黄素产生菌T30补料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呈非牛顿特性,充足的溶氧是核黄素高产的关键。补料发酵可以提高核黄素的产量,补料以补糖为主,补单糖或双糖均可。补糖时间与发酵液的pH值和菌体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发酵48h以后,控制发酵液的pH值在5.4~6.2之间,多次少量补糖,核黄素的产量可提高20%~30%.经补糖发酵后,T30的核黄素产量可达8g/L以上。
陆文清章克昌吴佩琮
关键词:核黄素补料发酵发酵产生菌T30
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核黄素被引量:9
1998年
核黄素的溶解度受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下核黄素的溶解度较大,而在偏酸性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实验中分析了温度、pH值、作用时间和避光条件等因素对核黄素分解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碱溶法提取核黄素的新工艺,并用核黄素的发酵液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传统的酸溶法提取工艺相比,不仅提高了收得率,能耗也大大降低。
章克昌吴佩琮陆文清
关键词:核黄素发酵发酵液
发酵法制核黄素被引量:12
1997年
以实验用E.ashbyiAs2.481为对象,研究了菌种特性,并对发酵培养基配方及摇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发酵培养基以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浆为主要原料;发酵起始PH=6.8;500ml和250ml三角瓶最佳装液量分别是60~70ml和20~30ml;接种量为10%,在振动次数100r/min,振幅8~10cm的摇床上进行摇瓶。以豆油或油酸钠为促生因子,核黄素产量从0.1g/L提高到0.6g/L.
李嵘余俊红吴佩琮陆文清
关键词:核黄素发酵正交试验法制药维生素B2
核黄素产生菌的补料发酵被引量:20
2000年
通过分析核黄素产生菌E .ashbyii在发酵过程中菌体量、糖质量浓度、pH值、核黄素质量浓度和粘度的变化及菌体形态与核黄素生物合成之间的联系 ,发现 pH值对菌体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菌体浓度过高会导致发酵液粘度过大 ,通风供氧困难 ,菌体活力下降 .采用先低浓度培养菌体 ,然后根据发酵液 pH值的变化进行多次适量补料 ,不仅可以控制菌体的过度增殖 ,缓解通风供氧不足造成的困难 ,而且还可以保持菌体活力 ,增加核黄素的产量 .
陆文清章克昌吴佩琮
关键词:核黄素补料发酵
浓缩核黄素发酵液制取饲料添加剂被引量:2
1998年
从发酵液直接制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核黄素颗粒(含VB2约10%)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通过对重力沉降、过滤和离心等分离方法的试验,发现离心分离是去核黄素发酵液中的机械水分的好方法,而重力沉降和过滤除水在工业生产中均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离心获得的浓缩的发酵液经干燥、粉碎和筛分以后可制得流动性好,容易与大宗饲料均匀混合的核黄素颗粒。在实际生产中利用喷雾和流化干燥离心获得的发酵浓缩物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陆文清章克昌吴佩琮
关键词:核黄素发酵饲料添加剂离心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