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梅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般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金字塔”形状的高校教师多通道职业生涯管理被引量:8
- 2011年
-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传统高校教师职业通道具有狭窄性、同质性和科研绩效导向性,会产生一系列弊端。文章结合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探索高校教师在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创新机制。从高校教师的分类管理出发,提出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师三种不同的职业通道生涯管理,建立"金字塔"形状的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并分析为实践多职业通道管理,从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人两个角度探索相应的管理策略,以实现对高校教师有效激励的创新构想。
- 郭颖梅
-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 基于因子分析的热区六省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以国内热区6个省份和4个农业大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指标,对10个省份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降维,从农业技术、生产、资本3个方面来分析热区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热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受限,农业作物产出率有待提高,机械化水平不高。最后提出,要加大农业在科研和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加快土地流转,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
- 姚利好郭颖梅
- 关键词:热区农业竞争力农技推广
- 云南生物产业科研团队认知匹配对协同生态效能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究云南生物产业基础性科研团队认知匹配对协同生态效能的影响机理及效应,提出关键因子对团队协同生态效能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结合268份有效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法,经40次优化得到最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团队效能感对效率、团队未来生产力、成员满意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影响效应值依次为0.786、0.584、0.703,其通过中介变量异质性知识交互对绩效的间接影响综合效应值为0.467。(2)自我效能感对协同生态效能的任何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3)科研价值观对协同生态效能的效率、绩效、团队未来生产力3个维度的直接影响是显著的,影响效应值依次为0.173、0.276、0.338;而通过团队未来生存力对成员满意度的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100。
- 杨文彩李斌唐秀英商茹杨金江郭颖梅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 数实融合如何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分析
- 2025年
- 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基石,数实融合为破解其脆弱性提供了新路径。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双重检验框架,实证分析数实融合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实融合有效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且结论通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的严格验证;第二,科技创新是数实融合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中介路径;第三,数实融合的驱动效应受区域异质性约束,人口密度与城镇化水平均呈现单一门槛特征,表现为跨门槛后边际效应递减;第四,高原山地地区因资源禀赋与政策适配性,其赋能效果更为显著。
- 郭颖梅周雪莹
- 关键词:人口密度
- 基于虚拟合作平台建设的科技管理创新
- 2009年
- 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下,科技资源的分散性、管理的各自为政,使得科技产业的竞争力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科技管理虚拟合作平台就是基于由科技、教育、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基于信任,以契约为纽带,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一个虚拟的合作空间而提出的一种科技创新构想。文章在剖析政策引导不足、认知差异、信任缺失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管理虚拟合作平台这种科技创新模式的相关对策以及后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郭颖梅李永勤
- 关键词:科技管理
- 提升生物产业科技创新效能,促进云南特色经济和谐发展被引量:4
- 2012年
- 结合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在分析发展生物产业对促进云南特色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提升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能促进云南特色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同时,指出加强科学研究是提升云南生物产业科技创新效能的途径,并给出了提升云南生物产业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方法和步骤。
- 杨文彩商茹郭颖梅杨金江唐秀英
- 关键词:生物产业科研团队
-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激励探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实现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和任务。结合近年来全国多省市地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看,“创新团队人员缺乏稳定性、有效激励不足”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文章围绕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基于知识型工作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对创新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激励,以提升其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健康成长。
- 郭颖梅李永勤
- 关键词:团队
- 农机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选取国内15个玉米主产省2008—2017年的成本收益数据,测算各个地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并进一步探究农机服务对不同地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选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分析,运用Frontier 4.1中的Battese和Coelli模型测算各个省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同时分析玉米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效避免两步法的缺陷。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整体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提升,不过空间差异明显;农机使用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作物受灾面积具有负向的抑制作用;农村劳动力水平虽然也是负向作用,但影响系数最小,说明当劳动力水平达到某一准线后,其带来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最后指出针对不同的区域,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路径也不尽相同,应该尊重地区差异,探索适合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模式。
- 姚利好郭颖梅
- 关键词:玉米农机服务技术效率随机前沿分析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 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双重技术路径:机械化赋能与创新协同机制
- 2025年
- 全球气候变化、地缘冲突等因素加剧了粮食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老龄化背景下,强化国内供应链韧性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本文基于2014—2023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发展水平,通过构建包含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中介变量,农业技术创新为调节变量的链式传导模型,实证检验老龄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作用路径及技术协同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且中部地区高于其他地区。(2)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为中部>东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倒逼农业机械化普及,显著提升粮食供应链的韧性。(3)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粮食供应链韧性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呈现“1+1>2”的技术乘数效应。研究结论为重新审视老龄化社会的农业转型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通过“机械化替代劳动力+技术创新赋能机械化”的双轮驱动策略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提供政策启示。
- 彭艳婷郭颖梅
-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技术创新
- 谈云南山区蜂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2013年
- 结合云南省地理特点,通过调查、收集、查阅、整理、科研成果借鉴等对云南山区蜂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通过对养蜂业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云南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蜜蜂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云南养蜂业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为云南山区蜂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期对云南省蜂业政策的制订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曹春莉郭颖梅
- 关键词:蜂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