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肺炎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
  • 2篇婴儿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体感
  • 2篇气管炎
  • 2篇雾化
  • 2篇雾化吸入
  • 2篇吸入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免疫
  • 2篇患儿
  • 2篇儿童

机构

  • 14篇吉安市妇幼保...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4篇郭辉
  • 4篇陈建辉
  • 2篇漆明霞
  • 1篇张彤
  • 1篇朱庆雄
  • 1篇薛婷
  • 1篇肖建群
  • 1篇陈强
  • 1篇王丽娟
  • 1篇张万兴
  • 1篇郭毅
  • 1篇黄颖
  • 1篇陈玉梅
  • 1篇朱春晖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天津药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检测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T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3.9岁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岁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7.9岁和8~10岁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常伴有T淋巴细胞水平异常,且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存在差异性。因此,临床应检测患儿T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检测意义,值得推临床广应用。
张华郭林海郭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不同标本DNA检测对疑似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的检测效能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DNA检测对疑似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婴儿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CMV感染婴儿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的血液、尿液、痰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行CMV-DNA检测,对比不同标本检测的阳性率、CMV-DNA检测阳性率,并对比不同标本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结果:疑似CMV感染的100例患儿中,不同标本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液、痰液标本CMV-DNA阳性率高于血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尿液和痰液标本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高于血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痰液CMV-DNA检测对CMV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华郭辉薛婷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婴儿
2005年吉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2006年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年吉安市862名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65‰,婴儿死亡率13.54‰,新生儿死亡率9.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6位死因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出生低体重、意外窒息、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新生儿期是降低儿童死亡的关键时段,做好孕期保健,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和提高出生窒息的预防和抢救水平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郭辉陈建辉张彤陈玉梅王丽娟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
IVIG联合HHFNC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分析探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HHFNC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IVI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时间、免疫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IG联合HHFNC治疗重症肺炎患儿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血气指标。
郭辉张华郭林海
关键词:免疫功能血气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8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3 ̄5mg/(kg.d)缓慢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t=4.76,P<0.01),每日奶量明显增加(t=7.27,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漆明霞肖建群郭辉陈建辉
关键词:红霉素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血尿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2023年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导致血尿患儿的预后情况,分析与血尿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MP感染后导致血尿的患儿纳入血尿组,同期50例MP感染后未导致血尿的患儿纳入无血尿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MP感染患儿血尿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对50例血尿患儿的尿常规进行复查,1周后恢复正常的有42例患儿,2周后恢复正常的有47例,3例好转并给予门诊随访。最终47例治愈,治愈率为94.00%(47/50),好转率为6.00%(3/50)。血尿组、无血尿组患儿性别、年龄、咳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尿组患儿的发热发生率高于无血尿组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丙二醛升高、白蛋白降低占比高于无血尿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丙二醛升高、白蛋白降低均可能是MP感染患儿血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MP感染患儿血尿发生率较高,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丙二醛升高、白蛋白降低等特点有关,目前预后情况较好。
王连珍郭林海郭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尿预后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25例NRDS患儿采用SIMV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O2/PAO2、PaO2/FiO2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h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紫绀消失,吸气性三凹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外周循环改善;治疗后动脉血气pH、PaO2、SaO2值逐渐上升,PaCO2、BE负值逐渐下降,治疗后8h的pH、PaCO2、BE负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8h的PaO2、S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h、8h的PaO2/PAO2、PaO2/FiO2值高于治疗前,所需氧浓度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患儿中19例存活,3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治愈率76%,无1例出现气漏、肺出血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结论:SIMV模式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肺换气和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疗效。
陈建辉漆明霞郭辉郭毅
关键词: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清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HIE患儿在出生后24h、72h血清S100b蛋白的含量,并与同期5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含量相比较。结果: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轻度HIE组与中度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度HIE组与重度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HIE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早期检测HIE患儿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对HIE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判定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陈建辉黄颖张万兴郭辉
关键词:新生儿S100B蛋白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降钙素原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降钙素原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52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身体健康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炎性指标(PCT、CRP、IL-6)、氧化应激指标(SOD、MDA)水平检测,并分析两类指标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CT、CRP、IL-6分别为(1.94±0.20)ng/mL、(55.18±4.25)mg/L、(19.94±2.15)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37±0.05)ng/mL、(1.64±0.26)mg/L、(5.92±0.6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为(52.65±6.31)U/mL,低于对照组的(74.33±7.86)U/mL,MDA为(8.41±1.0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48±0.2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与PCT、CRP、IL-6均呈负相关(r=-0.804、-0.785、-0.772,P<0.05),MDA与PCT、CRP、IL-6均呈正相关(r=0.719、0.693、0.748,P<0.05)。结论:血清PCT、CRP、IL-6检测可一定程度上反映KD患儿疾病进展情况,上述指标可对SOD、MDA水平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患儿出现氧化应激反应。临床针对SOD、MDA水平检测可及早制定治疗方案,降低患儿氧化应激风险。
张华郭林海郭辉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氧化应激
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2018年
目的对影响手足口病(危)重型转化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方法分别对流行病学因素、肠道病毒感染因素、免疫细胞因素、免疫球蛋白因素、皮质醇因素、细胞因子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它们对于影响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模型,并从中找到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相关性因素。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的Delphi法,确定不同因素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权重值,并构建出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危)重症患儿流行病学、肠道病毒71感染、β-内啡肽、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皮质醇因素相关性强(其中相关系数R2接近1,对应的概率P <0.05),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细胞因子因素相关性弱(R2接近0,P> 0.05)。综合性评价模型:F=-0.1424-0.0014L1-0.0030L2-0.0167L4-0.0118L5+0.0252L6+0.1669EV71+0.0828β-EP+0.0113COR-0.0038CD16+56-0.0045CD4-0.0047CD8+0.0071CD19-0.0075CD3-0.0059CD4/CD8+0.0082IgM+0.0006IgG+0.0011IgA。结论(危)重症患儿流行病学(年龄、性别、首诊医院类型、基础病、出生体重)、肠道病毒71感染、β-内啡肽、免疫细胞(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皮质醇(COR)因素相关性强,据此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有效率高。
郭辉郭辉陈强朱春晖
关键词:手足口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