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旭东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流出道
  • 1篇血分
  • 1篇医护
  • 1篇医护工作
  • 1篇医护工作者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医疗纠纷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流出道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射血分数
  • 1篇首页
  • 1篇起搏
  • 1篇桥本氏
  • 1篇桥本氏病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郑旭东
  • 1篇张东会
  • 1篇许磊
  • 1篇乔振奎
  • 1篇张季

传媒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探讨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被引量:25
2021年
随着社会发展愈发完善,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逐渐提升,在医疗卫生机构当中,医疗纠纷频繁发生,若形成医疗纠纷,不仅会对患者与医疗工作者自身造成损害,还会带来不良影响后果。为此,应该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优化医疗纠纷处理措施,意识到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才能应用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问题,改善患者与医疗工作中的内在关系。医患沟通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核心环节,关乎于医疗服务整体效果,同时也是医护工作在医院经营中最直接的路径。完善的医患沟通能够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然而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一名优秀医护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经实践证明,完善的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是十分重要的。
郑旭东许磊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疗纠纷沟通技巧医护工作者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主动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主动导线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被动导线起搏方式对远期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植入DDD起搏器的6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中RVA被动导线起搏组33例,RVOT主动固定导线起搏组33例。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QRS波宽度。术后随访观察的时间为植入后第1、3、6、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1次,随访内容为心脏彩超、体表心电图及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并与安装起搏器之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9~42个月。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73.45±11.21)min vs(68.34±11.43)min,t=2.12,P<0.05)];X线曝光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9.13±3.04)min vs(7.11±2.21)min,t=3.58,P<0.01)]。主动导线组QRS波宽度明显窄于被动导线组[(0.11±0.03)s vs(0.20±0.04)s,P<0.05]。植入起搏器后第12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被动导线组为(2.02±0.13)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主动导线组为(2.68±0.19)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室间隔部主动导线起搏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影响较小。
张东会许玫郑旭东乔振奎
关键词:主动电极间隔部起搏QRS波射血分数
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对甲状腺组织癌变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对甲状腺组织癌变的影响。方法选取167例桥本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将其分为无PTC组和合并PTC组,分别为94例和73例。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探讨其与甲状腺组织癌变的相关性。结果合并PTC组的血清TSH水平(3.34±1.36)mIU/L,明显高于无PTC组[(2.19±1.17)mIU/L](P<0.05),而其血清TGAb及血清TPOAb水平明显低于无PTC组(P<0.05);合并PTC组患者中血清TSH水平升高者比例(32.88%)明显高于无PTC组(23.40%)(P<0.05);年龄、性别及血清TSH水平可能是影响桥本氏病患者诱发甲状腺组织癌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会促进甲状腺组织的癌变。
郑旭东
关键词:桥本氏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乳头状癌
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上半年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进行监测,核查住院病案首页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准确性,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旨在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编码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出院病案9870份进行抽查,并核查住院病案首页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的ICD编码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1月-6月,编码员平均每日编码住院病案首页115份左右,每月25日后编码的病案数占全月总病案数的比例均大于40%。抽查9870份出院病案中,错误编码的病案为740份,占7.50%。从整体上来看,2019年上半年病案编码的错误率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在所有病案编码缺陷中,疾病诊断的错编出现次数最多,共计198条,占总缺陷数目的32.35%,其次为手术及操作的错编,占29.41%。疾病诊断的漏编情况主要为产科Z-编码:分娩结局及M肿瘤形态学的编码。错误编码的主要原因在于编码员对编码专业技能欠熟悉,占42.40%。结论加强编码员的编码业务能力、制定合理的编码员轮换制度和减负制度、加强临床医师病历书写能力,定期对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提高病案编码的准确性。
刘怡郑旭东张季
关键词:病案首页ICD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