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业
- 作品数:72 被引量:1,0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社会主义制度、新发展理念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 2023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国家带领人民群众在百年历史实践中坚定的选择,从理论到实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增长和大治理"的巨大成就.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经济既要增长还要高质量增长、波动预防、减碳降污、协调地区和城乡差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全球治理陷入迷途等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我们党坚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前途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将助推世界现代化进程,拓展人类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中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立足中国国情把握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扎实推动和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中国将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不断开创具有普适价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 郑新业张阳阳王丽媛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
- 过早去工业化与经济放缓:假说与证据
- 2025年
-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重要政策目标.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表现出明显"去工业化"倾向.本文利用城市层面数据识别了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制造业发展不成熟时过早去工业化将显著抑制经济增长,并验证了造成工业规模缩减和降低要素生产率是过早去工业化导致经济放缓的两种主要机制.从区域异质性来看,过早去工业化的经济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而产业转移能够通过扩大制造业规模,缓解过早去工业化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好理解过早去工业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规模、机制与应对逻辑,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 蔡宇涵郑新业郭家睿
- 关键词:制造业经济增长产业转移
- 城镇化下政府的为与不为
- 2013年
- 最不应该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最应落实教育部、人社部。
- 郑新业
- 关键词:城镇化政府人口规模公共职能民政部
- 新发展理念推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被引量:2
- 2021年
- 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经济波动频繁、贫困与收入不平等问题愈加突出、环境与气候变化形势严峻、逆全球化浪潮甚嚣尘上,迫切需要新思想方案进行解决。新发展理念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道路探索实践,相较于新自由主义和梵蒂冈思潮具有全面性和多维目标兼顾的优势。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实施宏观调控、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伟大的脱贫攻坚任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将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应对全球发展难题的一剂良方。新发展理念和伟大实践是世界文明、科学社会主义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新增量,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 郑新业张阳阳
- 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决定因素被引量:18
- 2011年
- 本文基于2003~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估计了影响中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因素。我们发现,人均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和失业保险人员参与人的失业率是影响失业保险金标准的主要决定因素。国有企业职工在就业中所占比重越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就越低;失业保险覆盖率越高,失业保险金标准也越高。
- 郑新业王晗
- 关键词:基金收入失业率
- 供给侧改革发力 政府和市场并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 2016年
- 近年来,我国经济减速换挡,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其中,工业增速大幅趋缓的势头尤其明显。201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201 2-201 5年则依次降至7.9%、7.6%、6.9%和5.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的需求侧经济刺激进一步恶化了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
- 郑新业马本
- 关键词:宏观经济企业政府
- 市场势力的度量、识别及防范与治理——基于对中国电力改革应用的思考被引量:5
- 2016年
- 市场势力,是企业具有影响市场价格以谋取利润的能力,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潜在的制约因素,对电力市场的合理竞争和健康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程度不断加深,力度不断加大,在规范市场秩序、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和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但也应注意,电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其发电、输配电、售电各个环节极容易滋生市场势力,使得电力市场化建设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力市场各环节中的市场势力,对其危害性进行分析;其次给出相关度量和识别方法;最后结合相关国际经验,总结出适用于治理我国电力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几点建议。
- 郑新业张阳阳胡竞秋
- 关键词:市场势力电力改革
-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笔谈
- 2025年
-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刘伟杨瑞龙陈小亮陈斌开赵德起林晨方福前洪俊杰程霖岳翔宇郑新业
- “两个确保”政策对电力市场建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文从研习建立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实现"两个确保"政策的内容出发,以2015年各省发用电情况为基础,探讨了该政策的实施对于各省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两个确保"政策将挤出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并且可能增加部分省份电网企业的财务责任,给当地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省级电力市场建设。基于此,本文提出:缩小优先购电价格的确保范围,全国统筹可再生能源消纳义务,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打破省份边界,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
- 郑新业郭琎姬晨阳
- 关键词: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财务责任
- 碳减排成本代际均等化:理论与证据被引量:20
- 2023年
- 碳中和目标下减排任务的远近统筹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Hotelling法则,以代际贴现效用之和最大化为目标,减排总量为约束,构建代际减排模型。研究发现减排代际均等化是使社会总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即在排除经济增长的影响后减排的边际效用、净收益(影子价格)以及碳排放价格的现值在不同时期均应相等,并进一步分析了温升目标、贴现率、技术进步等相关参数变化对减排路径以及碳定价的影响。最后,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为实现碳中和的最优减排路径,提出应当在前期少减排,将更多的减排任务留给后期,从而将碳中和目标伴生的经济损失控制在GDP总量的0.2%—0.4%,并基于此探讨了不同减排轨迹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 郑新业吴施美郭伯威
- 关键词:经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