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雷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植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术治疗策略
  • 1篇枢椎
  • 1篇枢椎椎弓根
  • 1篇全切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分型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治疗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颅颈
  • 1篇颅颈交界
  • 1篇颅颈交界畸形
  • 1篇螺钉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邓雷
  • 1篇李洋
  • 1篇晏怡
  • 1篇徐忠烨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的螺钉植入技巧及后路复位手术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对41例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患者行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及枕骨-枢椎椎弓峡部-第三颈椎...
邓雷
关键词:颅颈交界畸形枢椎椎弓根外科治疗临床疗效
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一期全切的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建立新的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临床分型,并根据术前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制定一期全切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4例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依据新的“三分型”系统进行临床分型。Ⅰ型:肿瘤主体位于椎管内及椎间孔区,采取后入路半椎板术式;Ⅱ型:肿瘤涉及椎间孔内外,生长范围广,采取后入路个体化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式;Ⅲ型:肿瘤主体位于椎间孔外及肿瘤位于C1-2水平,采取侧方入路术式。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达到一期全切肿瘤的手术目标。术后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有无改善、有无肿瘤复发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临床疗效,分析此分型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价值。结果 84例患者中,Ⅰ型10例,Ⅱ型40例,Ⅲ型34例,均达到一期全切目标,术中未发生椎动脉的损伤。术后病理诊断以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共70例(83.3%)。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33例,Ⅱ级43例,Ⅲ级7例,Ⅳ级1例。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43例患者疼痛及无力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29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无变化;12例无症状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69例,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0例,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未见颈椎不稳或畸形,其中Ⅱ型患者也未发生固定材料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新的“三分型”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在一期全切肿瘤的同时兼顾了脊柱稳定性,更加简单实用。
李洋李洋邓雷邓雷蒋登志徐忠烨徐忠烨
关键词:肿瘤分型手术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