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含章

作品数:57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超声
  • 20篇动脉
  • 19篇心室
  • 16篇左心
  • 14篇心动图
  • 14篇超声心动图
  • 13篇左心室
  • 11篇描记
  • 11篇描记术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动描记术
  • 10篇心肌
  • 10篇超声心动描记
  • 10篇超声心动描记...
  • 9篇心脏
  • 9篇血压
  • 9篇高血压
  • 6篇动脉硬化
  • 6篇造影

机构

  • 50篇辽宁省人民医...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大众医...

作者

  • 55篇赵含章
  • 44篇丁明岩
  • 42篇朱芳
  • 22篇李颖
  • 19篇矫妮
  • 10篇李静
  • 10篇郭丽娟
  • 3篇李浩
  • 3篇朱芳
  • 3篇张慧慧
  • 2篇刘莹
  • 2篇王雪
  • 2篇邓重信
  • 2篇李占全
  • 2篇李强
  • 2篇任卫东
  • 1篇陈照宁
  • 1篇孟旭
  • 1篇程艳彬
  • 1篇刘莉

传媒

  • 7篇临床超声医学...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平面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增加后心肌应变的变化
赵含章朱芳丁明岩矫妮郭丽娟李静张慧慧潘绍卿李颖陈治兰彭玲李浩
超声定量评价股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的ROC曲线分析
201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检查股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探寻适用于临床评价的最佳定量指标。方法98例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1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组,56例)和2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组,42例),术前行股动脉的IMT及斑块狭窄程度检测,将局部内膜表面隆起,股动脉最大内-中膜厚度≥1.2mm、视为粥样斑块形成。将斑块形成者纳入本实验研究。避开斑块处测量并记录IMT。测量并记录股动脉内的斑块情况及最大狭窄程度。将实验测得的股动脉IMT及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通过正确、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超声检测股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能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助于临床疑似患者的检出。
赵含章唐力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
三平面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陈治兰丁明岩朱芳赵含章郭丽娟矫妮张慧慧李颖冀威李静潘绍卿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10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参考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病变组(n=79)和正常组(Gensini评分0分,n=24),病变组又分为轻度(Gensini评分<25分,n=40)、中度(Gensini评分25~50分,n=26)和重度(Gensini评分>50分,n=13)3个亚组。应用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3D-GLS)、三维整体周向应变(3D-GCS)、三维整体面积应变(3D-GAS)和三维整体径向应变(3D-GRS),比较2组间和3个亚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3D-STI参数评价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病变(Gensini评分<25分)与中重度病变(Gensini评分≥25分)的效能。结果病变组3D-GLS、3D-GCS、3D-GAS及3D-GRS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病变组内轻度、中度与重度亚组间各应变参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UC由大到小依次为3D-GLS(0.929)、3D-GCS(0.873)、3D-GRS(0.853)和3D-GAS(0.819)。结论 3D-STI技术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彭玲朱芳丁明岩张慧慧赵含章冀威李颖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斑点追踪成像冠状血管造影术超声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再灌注的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即刻心电图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相关性。方法:对2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术前常规生化指标检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h,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测。结果:无复流者ST段抬高总和高于正常者(P<0.05);无复流者C型ST段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均高于正常者(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心律失常者发病时间、ST段抬高导联数目低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者(P<0.05);术后24hCK-MB、cTnT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术前ST段抬高导联数目(r=0.542、r=487,P<0.05)、抬高总和下降幅度(r=0.563、0.539,P<0.05),与CK-MB、cTnT术后24h水平较术前下降幅度呈正相关;A组、B组、C组、D组无复流率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再灌注与术前心电图有关,术后即刻心电图较术前是否改善,可作为再灌注心律失常预测指标。
李淑岩崔丽杰王丽杰那君姜仲卓解小萌宋亮赵含章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超声评价股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前行股动脉的IMT及粥样斑块狭窄程度检测,对比股动脉IMT及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情况,评价股动脉狭窄程度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
赵含章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检测
文献传递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浆NT-proBNP评价蒽环类药物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浆NT-proBNP评价蒽环类药物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均以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治疗为主,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3周、9周、18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3D-STI检查,测量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GLS)、径向(GRS)、环向应变(GCS)、整体面积(GAS)参数定量数据及血浆NT-proBNP检测。结果与化疗前对比,化疗后患者左心室GLS、GRS、GCS、GAS测量数值降低,并且随着蒽环类药物剂量、时间的累积,这些测量数值呈进行性下降(P<0.05);化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5)。结论3D-STI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的心肌损害。
李静朱芳丁明岩赵含章矫妮张慧慧冀威李颖郭丽娟潘绍卿
关键词:乳腺癌蒽环类药物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尿酸(uric acid,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非高血压病患者5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浆hs-CRP、UA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病组hs-CRP、UA均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高尿酸血症(hyperuricmia,HUA)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并发高hs-CRP、HUA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容易导致hs-CRP及UA升高,hs-CRP升高及UA升高合并高血压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增高。
赵含章朱芳丁明岩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高血压颈动脉斑块超声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3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二维参数,同时获取新建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测得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应变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舒张功能正常组所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减低组与对照组和舒张功能正常组E、A、E/A、Sep e’、Lat e’、e’和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GCS和GRS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GLS与LVMI呈正相关(r =0.56,P <0.05),GCS和GRS与LVMI无明显相关。结论3D-STI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能为其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颖丁明岩赵含章矫妮冀威朱芳
关键词: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评估技术新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冠脉造影术无法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微循环系统,CMVD的诊断通常是基于对微循环的功能评估,目前临床使用侵入性检测方式(例如: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微循环阻力指数等)跟非侵入性检测方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心脏核磁共振等)对微循环功能进行间接评估。各种检测方式在评估微循环功能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本文主要对CMVD近年来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CMVD评估技术的认识。
刘婷婷丁明岩冀威郭丽娟李颖赵含章朱芳
关键词:微循环功能障碍冠状动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