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晓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亚共晶
  • 1篇亚共晶铝硅合...
  • 1篇热力学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力学特性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铝硅
  • 1篇铝硅合金
  • 1篇共晶
  • 1篇共晶铝硅合金
  • 1篇硅合金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合金组织
  • 1篇AL-SI合...
  • 1篇AL-SI合...
  • 1篇CE
  • 1篇CR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谭晓
  • 1篇郝海
  • 1篇白玉
  • 1篇于巍

传媒

  • 1篇铸造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e微合金化对免热处理Al-S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25年
由于对热处理工艺存在依赖,传统铝合金普遍面临能耗高、变形大等工程挑战,这一现状促使免热处理铝合金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基于JMat Pro热力学计算,优化Al-7Si-Mg-Cu-Mn合金成分体系,揭示稀土Ce调控微观组织的热力学机制,为新型免热处理铝合金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CALPHAD计算表明,将Mg/Cu质量比控制在1.53时,可促进Q相(Al_(5)Cu_(2)Mg_(8)Si_(6))成为主导强化相,取代Mg_(2)Si和Al_(2)Cu相,实现强度-塑性协同提升。在优化后的基体合金中添加稀土Ce可进一步强化合金性能。结合实验及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计算,阐明了Ce微合金化的调控机制:Ce在凝固过程中降低α-Al形核势垒并抑制枝晶生长,使二次枝晶臂间距降低34.2%;在共晶阶段,Ce选择性吸附在硅相表面,促使共晶硅形貌由层片状转变为纤维状。该协同优化效应在Ce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达到峰值,合金抗拉强度(179 MPa)和伸长率(7.4%)较未添加Ce的合金分别提升了17%和51%。
谭晓翟文鑫于巍姜凯曦白玉郝海
关键词:亚共晶铝硅合金力学性能
废茶枝叶改性红粘土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及应用
研究了废茶枝叶改性红粘土吸附Cr/(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粘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减弱。改性红粘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最佳吸附pH为7;改性红粘土吸附Cr/(Ⅵ/)...
谭晓
关键词:动力学热力学力学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