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长青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体
  • 3篇肺炎嗜衣原体
  • 2篇疫苗
  • 2篇免疫
  • 2篇核酸疫苗
  • 2篇MOMP
  • 1篇地氟烷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异氟烷
  • 1篇肾交感神经
  • 1篇生理学
  • 1篇外膜蛋白
  • 1篇吸入麻醉
  • 1篇吸入麻醉药
  • 1篇麻醉
  • 1篇麻醉药
  • 1篇免疫效果
  • 1篇免疫原性
  • 1篇免疫原性研究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4篇谢长青
  • 2篇吴移谋
  • 1篇陈虹亮
  • 1篇聂玉初
  • 1篇曾焱华
  • 1篇游晓星
  • 1篇周洲
  • 1篇胡纯嘏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炎嗜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介绍了肺炎嗜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肺炎嗜衣原体在体内的传播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肺炎嗜衣原体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和肺炎嗜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谢长青吴移谋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肺炎嗜衣原体动脉粥样硬化
肺炎嗜衣原体MOMP和人IL-2融合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构建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主要外膜蛋白(MOMP)单基因及momp和人IL-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比较其免疫反应性,为研制Cpn核酸疫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扩增Cpn momp及人IL-2基因并将二者融合,将momp和momp-IL-2分别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制备纳米粒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免疫荧光组化法检测重组质粒在小鼠组织内的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和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成功制备了pcDNA3.1(+)-momp和pcD-NA3.1(+)-momp-IL-2的纳米核酸疫苗;Cpn momp单基因和momp-IL-2融合基因核酸疫苗均能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pcDNA3.1(+)-momp-IL-2能诱导小鼠产生更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P<0.05);pcDNA3.1(+)-momp-IL-2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γ的量及对特异抗原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pcDNA3.1(+)-momp。结论Cpn momp单基因核酸疫苗和momp-IL-2融合基因核酸疫苗均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pcDNA3.1(+)-momp-IL-2的免疫效果强于pcDNA3.1(+)-momp。
谢长青吴移谋曾焱华陈虹亮游晓星周洲
关键词:肺炎嗜衣原体外膜蛋白核酸疫苗
吸入麻醉药对兔肾交感神经活动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恩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对交感神经活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兔随机分为恩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三组,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0.8%,1.6%,2.4%,3.2%恩氟烷,0.6%,1.2%,1.8%,2.4%异氟烷,或3.0%,6.0%,9.0%,12.0%地氟烷。观察各组麻醉、肌松和人工通气后,暴露肾交感神经并记录其电生理活动。结果吸入2.4%恩氟烷、0.6%异氟烷和6.0%地氟烷时,交感神经活动分别增加到44%,36%和32%,当进一步增加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则抑制肾交感神经活动。血压随着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心率除了2.4%异氟烷诱发心率减慢外其他无明显变化。结论恩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低浓度兴奋交感神经,高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和降低血压。
聂玉初谢长青胡纯嘏
关键词:交感神经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
肺炎嗜衣原体MOMP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构建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 Cpn)重组单基因疫苗和双基因融合疫苗,建立动物感染模型,比较两种核酸疫苗在抗Cpn感染中的免疫效果。为研制高效、新型的Cpn核酸疫苗奠定实验基...
谢长青
关键词:肺炎嗜衣原体核酸疫苗免疫效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