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电站
  • 3篇水电
  • 3篇水电站
  • 3篇安全监测
  • 2篇地下洞室
  • 2篇洞室
  • 2篇读数
  • 2篇枢纽建筑物
  • 2篇水下混凝土
  • 2篇滩水电站
  • 2篇泄洪
  • 2篇龙滩水电站
  • 2篇刻度
  • 2篇换能器
  • 2篇混凝土
  • 2篇监测网
  • 2篇高程传递
  • 2篇安全监测设计
  • 2篇变形监测网
  • 2篇测量系统

机构

  • 9篇中国水电工程...

作者

  • 9篇谢新宇
  • 2篇龚楚安
  • 2篇韩芳
  • 2篇王红斌
  • 2篇谢年生
  • 1篇罗华阳
  • 1篇邬昱昆
  • 1篇唐纯华
  • 1篇王敬
  • 1篇邝定清
  • 1篇岳远明

传媒

  • 3篇中南水力发电
  • 1篇大坝观测与土...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2000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0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Excel VBA的监测数据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被引量:5
2014年
Excel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较多的软件,但多仅局限于简单的统计与公式计算。本文应用Excel丰富的公式、函数库和强大的图表制作功能,结合VBA可视化编程系统,研制开发的监测数据管理软件,集成了数据存储与处理、粗差探测、自动预警及图表制作等功能,减少了以往繁杂重复的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邬昱昆葛妹谢新宇
关键词:EXCELVBA安全监测
测距法高程传递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2000年
高程传递在大坝沉降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们,传递屯沉降监测精度的高低及整个沉降观测的实施时间。在分析传统高程传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灵活、精度高的新方法--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
谢新宇邝定清
关键词:大坝沉降监测高程传递平面反射镜
测距法高程传递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高程传递在大坝沉降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位,传递的方式决定了沉降监测精度的高低及整个沉降观测的实施时间,在分析传统高程传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灵活、精度高的新方法—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本方法于1999年4月取得...
谢新宇湖南五凌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邝定清
关键词:高程传递
文献传递
龙滩水电站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设计
2007年
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龙滩水电站枢纽永久建筑物一大坝、地下洞室群、高边坡安全监测设计以及变形监测网设计的基本情况。
王红斌韩芳谢新宇
关键词:地下洞室安全监测变形监测网
水下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测量装置,包括换能器、读数仪和由支撑杆、转向控制杆及转轮的转向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读数刻度区,支撑杆的下端垂直铰接于转轮中心轴,所述转向控制杆的一端与转轮边缘安装的滚珠连接,转向控制杆另一端与...
谢新宇龚楚安谢年生
文献传递
水下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测量装置和与之相应的测试方法。其中一种水下测量装置,包括换能器、读数仪和由支撑杆、转向控制杆及转轮组成的转向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读数刻度区,支撑杆的下端垂直铰接于转轮中心轴线,所述转向控制杆的一端...
谢新宇龚楚安谢年生
文献传递
龙滩水电站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设计
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龙滩水电站枢纽永久建筑物——大坝、地下洞室群、高边坡安全监测设计以及变形监测网设计的基本情况。
王红斌韩芳谢新宇
关键词:地下洞室安全监测变形监测网
文献传递
混凝土坝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精度现场检定
1996年
混凝土大坝与地基的不均匀沉陷是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为弥补人工观测之不足,监测手段上兼顾自动化,检定自动化观测系统的精度,常用室内检测法与人工对比法。这2种方法或不能代表系统的现场实际指标或过于繁复,难以达到检定的目的。结合五强溪水电站大坝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精度现场检定,本文提出方差法与常数测定法,供同行参考。
谢新宇
关键词:混凝土坝沉陷自动化现场检定
五强溪水电站左岸边坡位移监测与变形特征被引量:4
2000年
通过地质分析与模型试验以及施工开挖期、运行期左岸船闸边坡安全监测及资料分析,总结了五强溪左岸船闸边坡蠕变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与机制。
罗华阳王敬谢新宇唐纯华岳远明
关键词:水电站边坡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