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敏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护理
  • 4篇护理干预
  • 4篇干预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3篇肝硬化
  • 2篇代偿
  • 2篇失代偿
  • 2篇失代偿期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临床护理
  • 2篇老年
  • 2篇化道
  • 2篇冠心病危险因...
  • 2篇肝硬化失代偿
  • 2篇肝硬化失代偿...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机构

  • 10篇九江学院

作者

  • 10篇谢敏华
  • 2篇聂香妮
  • 2篇潘泓
  • 1篇曹春凤
  • 1篇吴章燕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根据探究结果找到应对的护理策略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的老年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的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护理方面的有效的预防工作。结果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了现存的以及潜在的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做好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更多的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谢敏华
关键词:老年人住院病人护理
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冠心病危险因子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护理干预治疗,以每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数及每组患者再入院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心绞痛,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无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再入院率为6%;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心绞痛,4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2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1例患者出现猝死,再入院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危险因子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减轻社会与家庭的经济和劳动负担。
谢敏华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指导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在减少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与健康指导合格率。
谢敏华
关键词:肝硬化临床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心理干预。采用多种量表分别对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老年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1个月后干预组Li-HFe量表中分值显著减少,SAQ量表中分值显著增加,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谢敏华聂香妮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给予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所选择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为医护人员个人宣教;患者所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为治疗方法的效果;患者出院后所要求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电话干预。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谢敏华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健康教育护理对策
Orem自理模式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Orem自理模式的程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率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短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谢敏华聂香妮曹春凤潘泓吴章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OREM自理模式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掌握用药知识、遵医嘱、负性心理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时掌握用药知识、遵医嘱及负性心理控制率与入院时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掌握用药知识、遵医嘱及负性心理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负性心理控制情况以及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谢敏华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综合疗法护理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救处理。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出血次数多于对照组,但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均能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并发症少,临床应将两者结合运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谢敏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危险因子中的作用
2014年
收集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5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危险因子护理方式。护理干预组心绞痛人数,心力衰竭人数,心肌梗死人数,猝死人数及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危险因子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病率,降低患者病死率,降低再住院率,显著改善患者经济负担及预后。
谢敏华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
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被引量:6
2017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危急,进展速度非常快,甚至引起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患者因为代谢功能异常,分解反应的速度非常快,免疫水平较弱,其营养供应缺乏,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为了分析应用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
谢敏华潘泓邹秀玲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经鼻空肠管护理器官功能衰竭肿瘤坏死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