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榛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的418名高危儿父亲作为研究对象,出生后至3月龄的高危儿父亲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并分析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418名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11.5%;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孕周、出生体重、高危因素、NICU、发育商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5~2.49Kg(OR=3.745,95%CI:1.090~12.859)、出生体重<1.5Kg(OR=15.247,95%CI:3.685~63.095)、发育商40~54(OR=6.508,95%CI:1.492~28.385)及发育商<40(OR=7.227,95%CI:1.709~30.565)是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儿出生体重<2.5Kg、发育商<55的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大,提示需对这类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识别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 赵毅斌刘芸许榛邹卓张林黄高贵
- 关键词:高危儿父亲抑郁影响因素
- 新生儿麻疹一例
- 2005年
- 患儿女,8 d,因发热3 d,出疹1 d入院.查体温36℃,心率128次/分,呼吸40次/min.双眼结膜充血,面部、颈部、胸部可见粟粒大红色斑丘疹,口腔黏膜可见Koplik斑.
- 杨云凤张丽萍许榛
- 关键词:双肺呼吸音粗糙新生儿麻疹神经系统检查眼结膜充血红色斑丘疹
- 2021-2022年昆明市儿童医院预防接种咨询门诊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就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收集医学评估后疫苗接种建议和接种信息,分析疾病分布特征、接种建议比例和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848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其中1-6月龄、7-11月龄、1-2岁、3-12岁分别占40.56%、13.21%,20.52%、25.71%;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患儿分别占32.19%(273例)、31.37%(266例)、13.21%(112例);经过医学评估,建议正常接种、正常接种但每次接种1剂次、接种灭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但每次接种1剂次、暂缓接种所有疫苗的患儿分别占48.94%(415例)、23.82%(202例)、9.43%(80例)、8.25%(70例)、9.55%(81例)。患儿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20/727),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大部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经医学评估后可实施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可为该人群提供良好的个性化预防接种服务。
- 宋玉孙晶晶凌昱刘四香许榛张欧罗丽丝
- 关键词:预防接种儿童
- 12~35月龄幼儿睡眠问题与气质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分析12~35月龄幼儿的睡眠问题及气质特征,了解幼儿睡眠问题与气质的关系。方法选取有睡眠问题幼儿129例和正常对照组129例,采用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brief infant sleep questionnaire,BISQ)调查幼儿睡眠问题,幼儿气质问卷调查幼儿气质。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气质在睡眠问题中的作用。结果12~35月龄有睡眠问题的幼儿气质类型以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为主;有睡眠问题的幼儿与对照组在易养型气质类型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睡眠问题幼儿的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5个气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质类型为易养型相比,中间偏易养型及启动缓慢型的幼儿睡眠问题发生的比例高(P均<0.05)。结论12~35月龄幼儿的睡眠问题与气质类型有一定关系,早期掌握幼儿的睡眠问题与气质特征可以指导幼儿家长及时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幼儿家长“个体化”的睡眠指导及干预,减少远期发育问题的发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 饶艳琼许榛孙晶晶张欧凌昱
- 关键词:幼儿睡眠问题气质类型气质维度
-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952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信息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检出率为10.92%(104/952),均为轻型不良反应;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检出率前3位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脑A+C),检出率为7.00%、4.14%、3.08%;早产、过敏、贫血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7%、11.03%、10.05%;二针以上针次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73.08%,高于首针检出率26.92%;疫苗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9.42%、21.15%、18.27%;2岁以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较高,占比75.00%;疫苗接种24 h内不良反应较高,占比62.50%;经及时对症处理及跟踪观察,所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均在7 d内痊愈。结论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后存在不良反应,以轻型不良反应为主,其中百白破、麻腮风、流脑A+C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较高,2岁以下早产、过敏、贫血儿童接种疫苗后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接种后24 h内,均可在接种后7 d内痊愈。
- 许榛凌昱刘四香宋玉蓬阳孙晶晶
- 关键词:疫苗接种
-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生长发育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为儿童饮食行为异常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年龄为3~6周岁1 673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月龄将其分为36~48月龄组、49~60月龄组、61~72月龄组。应用偏挑食诊断工具(IMFeD)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并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其体质量指数(BMI)百分位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消瘦和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4.52%(243/1 673)、10.40%(174/1 673)、6.69%(112/1 673)。②各月龄组儿童在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及潜在疾病状态饮食行为方面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646、291.500、17.889、10.858,P<0.01);胃口差、不良进食习惯、害怕进食和潜在疾病状态与儿童BMI百分位数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1、-0.523、-0.342、-0.237,P<0.001);有序多元类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儿童BMI百分位数与年龄、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害怕进食及潜在疾病状态均有相关性(S.E.分别为0.153~0.163、0.317、0.148、0.127、0.138、0.222、0.268,P<0.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饮食问题主要以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父母过度关心为主,并与儿童BMI百分位数均呈负相关。
- 孙晶晶罗丽丝崔继华宋玉许榛杨艳飞凌昱
- 关键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生长发育
- 昆明地区158例婴幼儿气质和智能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观察昆明地区158例婴幼儿气质及智能发育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共158例,进行气质及智能评估,观察两者的相关性。
- 许榛
- 外周血维生素D与IGF-1、IGFBP-3交互作用在特发性矮小症发病中的意义探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维生素D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交互作用在特发性矮小症(IS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102例IS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10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与ISS发病的关联性,分析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对特发性矮小症发病的交互作用,评价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对ISS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父亲及母亲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高、体质量及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身高、体质量等其他混杂因素后,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仍与ISS发病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25-(OH)D_(3)与IGF-1、IGFBP-3相加交互模型分析显示,25-(OH)D_(3)与IGF-1水平、25-(OH)D_(3)与IGFBP-3水平同时下降均对ISS发病具有协同作用(P<0.05);外周血25-(OH)D_(3)、IGF-1、IGFBP-3联合诊断ISS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3,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AUC值(P<0.05)。结论外周血维生素D、IGF-1、IGFBP-3均为ISS发生影响因素,且外周血维生素D与IGF-1、IGFBP-3对ISS发生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 许榛葛丽萍孙晶晶罗丽丝刘四香凌昱
-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维生素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儿童肥胖症中IGF-1和IGFBP-3的水平及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IGF-1和IGFBP-3在儿童肥胖症中的表达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血液样本和对应的临床信息来源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的人群,设置对照组(健康儿童;n=115)和研究组(肥胖症儿童;n=86)。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水平。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IGF-1和IGFBP-3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在儿童肥胖症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体重和BMI显著增加(P<0.001),IGF-1和IGFBP-3显著降低(P<0.05)。IGF-1水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现负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A和空腹胰岛素呈现正相关(P<0.05);IGFBP-3表现出相反的模式(P<0.05)。ROC诊断曲线显示,IGF-1和IGFBP-3的曲线下面积为0.598和0.665。结论IGF-1和IGFBP-3在儿童肥胖症中低表达,并且与肥胖指标相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罗丽丝杨清雄王燕刘四香许榛凌昱
-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IGF-1IGFBP-3
- 高危儿母亲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高危儿母亲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31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的379名出生后至3月龄的高危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并分析影响高危儿母亲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379名高危儿母亲焦虑的发生率为33.25%(126/379)、抑郁的发生率为25.07%(95/379)。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年龄、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是否预期)、居住地及高危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高危因素、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脑电图、发育商与高危儿母亲焦虑的发生有关(χ^(2)值分别为4.704、20.473、106.208、4.636、108.210、64.483、94.415、100.434、11.173、46.126,P<0.05);母亲年龄、配偶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是否预期)、居住地及高危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高危因素、入住NICU、发育商与高危儿母亲抑郁的发生有关(χ^(2)值分别为4.911、5.103、19.605、77.815、7.701、103.061、82.111、69.279、65.856、84.21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预期自然分娩及紧急剖宫产、出生孕周<37周、入住NICU、发育商<75是影响母亲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604(1.111~2.316)、3.015(1.478~6.152)、7.558(3.241~17.626)、2.581(1.565~4.256),P<0.05;出生孕周<37周、入住NICU、发育商<75是影响母亲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8.343(4.353~15.988)、2.829(1.294~6.184)、3.952(2.633~5.930)。结论 出生孕周<37周、入住NICU、发育商<75是高危儿母亲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非预期自然分娩及紧急剖宫产是高危儿母亲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需早期筛查、识别、预防及管理。
- 赵毅斌刘芸许榛刘春明邹卓张林
- 关键词:焦虑抑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