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云汉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军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6篇红外
  • 4篇探测器
  • 4篇红外探测
  • 4篇红外探测器
  • 2篇热成像
  • 2篇热成像系统
  • 2篇红外技术
  • 2篇成像系统
  • 1篇地震
  • 1篇修正系数
  • 1篇修正系数法
  • 1篇远红外涂料
  • 1篇远距离
  • 1篇灾害
  • 1篇灾害应急
  • 1篇涂料
  • 1篇热成象
  • 1篇热成象系统
  • 1篇最大作用距离
  • 1篇汶川地震

机构

  • 8篇昆明物理研究...

作者

  • 8篇褚云汉
  • 6篇杨俊霞
  • 5篇赵举廉
  • 5篇赵进豪
  • 4篇顾里平
  • 3篇李茜
  • 1篇陈羽
  • 1篇李鸿勋
  • 1篇赵忠耀
  • 1篇黄晖
  • 1篇李娟

传媒

  • 6篇红外技术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远红外辐射涂料的研制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七十年代首先从日本传入我国的新技术,八十年代获得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及医疗等各行各业之中。
杨俊霞冯永康褚云汉
关键词:远红外涂料
文献传递
从汶川地震谈灾害应急中的国防科技资源动员--以红外技术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当灾害来临时,动员国防科技资源参与抢险救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汶川地震中国防科技资源——红外技术快速响应动员,以专业化支持成功搜救失事直升机的真实案例,提出了将国防动员体制与应急防灾体制统一起来;搞好国防科技资源潜力调查,掌握准确的资源数量、质量、生产和分布情况,构建一体化敏捷国防科技资源动员体系的想法,并对如何建立该体系进行了具体阐述。
李娟黄晖褚云汉
关键词:灾害应急汶川地震红外技术
量子响应高温超导薄膜红外探测器
1994年
基于超导探测器具有量子响应的实验论据,用量子理论导出高温超导薄膜探测器的,表明超导探测器的正比于超导薄膜长厚比的平方根,而与宽度无关。因此,采用超导薄膜(减小厚度),同时将薄膜光刻成弯曲线条或蛇形,增加其长度,将获得高D*值的超导探测器。这是具有量子响应的超导探测器的重要结论。它为超导红外探测器的研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举廉赵忠耀杨俊霞褚云汉李鸿勋陈羽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高温超导薄膜
热成象系统的综合评价参数——光谱匹配因数
1997年
论证了红外探测器和热成象系统的所有评价参数:响应度R、探测度D、信号Vs、信噪比Vs/Vn、最大作用距离/max及温差分辨率NETD、MRTD、MDTD等,无一例外,均要求光谱匹配因数要大。光谱匹配因数能定量反映热成象系统中不同光谱响应的红外探测器,在不同天气和不同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下,对不同温度目标辐射光谱分布的光谱匹配,因此它是能真实、客观、全面、系统、综合、定量反映热成象系统探测效果的最佳综合评价参数。
赵进豪顾里平褚云汉杨俊霞赵举廉
关键词:热成象系统红外探测器
远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导出了远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并证明了红外系统的最大作用距离.
赵举廉褚云汉赵进豪李茜顾里平杨俊霞
关键词:远距离热成像系统最大作用距离
红外探测器探测度D(T,f)探讨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导出了红外探测器探测度D*(T,f,l)与光谱匹配因数α(ωλT,rλ)之间的关系,对D*(500K,f,l)值进行了探讨。由于实际应用中目标温度差别很大,D*(500K,f,l)值与实际探测结果并不一致。笔者导出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D*(T,f,l)=K(T,rλ)D*(500K,f,l)。给出了HgCdTe、Insb和PbS红外探测器的一种K—T曲线。提出了迅速简便获得D*(T,f,l)值的修正系数法,从而得到与实际应用结果相一致的D*(T,f,l)值。
赵举廉杨俊霞褚云汉顾里平赵进豪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修正系数法
近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微分光谱匹配因数
1996年
导出了适用于近距离面目标热成像系统的微分光谱匹配因数(亦称质量因数)且。当T≈300K、λ=8~14μm时,当T≈1000K,λ=3~5μm时,决定热成像系统的温度分辨率:NETD,MRTD,MDTD。
赵举廉赵进豪李茜杨俊霞顾里平褚云汉
关键词:红外技术热成像系统微分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2004年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双波段HgCdTe热成像系统 ,对室温、中温及高温目标均有较高的光谱匹配因数 (α 0 .5 3)。这大大改进提高了单波段长波热像仪对中高温目标的光谱匹配因数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赵进豪褚云汉李茜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