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雁飞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护理
  • 6篇康复
  • 5篇针刺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生活质量
  • 4篇疗效
  • 4篇活质量
  • 3篇针刺治疗
  • 3篇康复护理
  • 3篇患者生活质量
  • 2篇心理
  • 2篇血性
  • 2篇早期康复
  • 2篇偏瘫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癫痫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机构

  • 13篇湛江中心人民...
  • 5篇汕头市中心医...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蔡雁飞
  • 4篇高珠英
  • 3篇梁继娟
  • 3篇梁洁
  • 2篇宋晓宇
  • 2篇张小红
  • 2篇莫世秀
  • 2篇申春云
  • 2篇林志雄
  • 2篇杨亮
  • 1篇李华清
  • 1篇郑洁芳
  • 1篇陈春花
  • 1篇吴俊贤
  • 1篇袁丹
  • 1篇陈颖
  • 1篇陈瑞珍
  • 1篇陈晓君
  • 1篇窦智
  • 1篇张伟杰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心电图杂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高压氧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0年
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过程中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选取病例的时间阶段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共计纳入12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确诊的脑梗塞后肢体偏瘫病人。为了便于今后的比较,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纳入病例数为全部患者的一半,分别将两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干预效果以最终评估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作为标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之间进行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措施用于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莫世秀蔡雁飞宋晓宇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护理早期高压氧治疗
脑中风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应用精神支持、心理疏导、放松训练配以药物治疗。结果结论通过对脑中风后患者行早期心理干预,并予以相应的护理、促进脑中风后抑郁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郑洁芳蔡雁飞李华清
关键词:脑中风抑郁症心理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在康复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在康复科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问题。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照组采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护理质量分值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步骤不完整、操作方法错误、给药错误、压疮及输液相关事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为(97.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2)(P<0.01);且患者满意度亦较对照组高,(91.7%vs82.1%,P<0.01)。结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高珠英蔡雁飞张小红梁洁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康复科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因素有高龄、躯体移动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眩晕发作、陪护是否在场和体位性低血压;跌倒发生的外在因素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易发生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个时间段:15:00—21:00和0:00~7:00,易发生跌倒的地点主要在病床旁和厕所。结论医院的布局及设施应合理;加强在职护士预先性培训,制定住院患者个体化的安全护理计划;做好健康教育,对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有深刻意义。
陈晓君陈瑞珍蔡雁飞张小红
关键词:神经内科跌倒护理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9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梁洁高珠英林焜芸蔡雁飞杨亮申春云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预后
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康复组则于患者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后分阶段采用早期康复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w及第24w,采用MESSS评分表和QLI评分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入院后第12w及第24w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蔡雁飞梁继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训练生活质量
氟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总结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①为空白组,组②为常规剂量治疗组,组③为大剂量强化治疗组,进行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24周检测血脂;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用德国SEQUOIAS-512型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记录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等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4周、12周、24周血脂试验发现,两个试验组中的LDL、TC、TG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后,两个试验组可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少(P〈0.05);而且,氟伐他汀的副作用较少,3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不同,越大剂量的氟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DL~L、TC降低作用越明显、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抑制作用就越大,且副作用未见增加。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用药依从性、及早发现药物的副作用,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蔡雁飞林志雄梁继娟
关键词:氟伐他汀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护理
浅谈健康教育指导技巧
2008年
蔡雁飞袁丹
关键词:健康教育教育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临床护理实践护理队伍护士形象
头针结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针刺背俞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证候总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MBI、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针结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蔡雁飞张伟杰吴俊贤
关键词:针刺背俞穴脑卒中
黄连温胆汤结合针刺对痰热腑实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加减结合针刺对痰热腑实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痰热腑实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黄连温胆汤加减以及针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睡眠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前较低,且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治疗前较低,且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治疗后2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治疗前较低,且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上肢、下肢、手腕和手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结合针灸可显著改善痰热腑实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雁飞王少儿
关键词:脑卒中痰热腑实型黄连温胆汤中医综合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