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胜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6篇疗效
  • 5篇急性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系统
  • 2篇预后
  • 2篇治疗脑梗死
  • 2篇神经功能
  • 2篇首发
  • 2篇他汀
  • 2篇卒中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系统

机构

  • 19篇启东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葛胜
  • 3篇沈斌
  • 2篇管海兵
  • 2篇黄海涛
  • 1篇尹燕琛
  • 1篇张春和
  • 1篇陆宏伟
  • 1篇钱维娜
  • 1篇宋建平
  • 1篇李军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24.19±4.38分,低于对照组的27.68±5.27分,观察组Fugl-Meyer评分88.39±4.27分,高于对照组的83.64±6.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陆宏伟葛胜葛颖超庞玲曹茂盛黄海涛
关键词: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比较醒脑静 ( A组 )与胞二磷胆碱 ( B组 )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A组 40例用醒脑静2 0 ml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 ,静滴 ,每日 1次 ,用药 2周。 B组 40例胞二磷胆碱 10 0 0 m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静滴 ,每日 1次 ,用药 2周。结果 :A组与 B组显效率分别为 75 .0 %和 5 5 .0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葛胜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醒脑静注射液中医药疗法
C型凝集素16A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的表达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16A(CLEC16A)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中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方法应用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脑炎症模型,利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术后大脑皮层中CLEC16A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CLEC16A在侧脑室内注射LPS后的定位、细胞分布及细胞的状态。结果在大鼠脑炎症模型中CLEC16A 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变化,分别在注射后9或12 h开始增加,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荧光双标发现表达较高CLEC16A主要定位与大鼠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中。同时检测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情况发现表达增多的CLEC16A主要定位于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LEC16A可能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葛胜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节苷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RP、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有关。
管海兵葛胜李军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七叶皂苷钠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安全性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umbl的表达变化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umbl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构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收集蛋白并做冰冻切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Numbl的表达变化及分布,免疫荧光双标分析Numbl的细胞定位。结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umbl的表达降低,其主要分布在损伤区域的皮质中,免疫荧光显示Numbl主要定位于皮质的神经元中。结论:Numbl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表达减少,其主要定位于损伤区域的神经元中,有可能参与损伤诱导的神经元的凋亡及再生。
葛胜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元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NIHSS评分、血清hs-CRP、Hcy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高于对照组的80.64%(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4%,与对照组的4.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Hcy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管海兵葛胜沈斌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HS-CRP同型半胱氨酸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脑供血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并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致伤残率高、康复缓慢等特点,是中国人口死亡的第2位病因,且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严重化的趋势[1]。他汀类药物由于其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目前已是脑梗死治疗的研究热点。氯吡格雷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应用亦较为广泛,但二药联用对该疾病的疗效一直没有确切定论。本院自2010年开始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的方法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葛胜
关键词: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脑梗死
藻酸双脂钠治疗脑梗死40例效果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藻酸双脂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 0例和对照组4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藻酸双脂钠2 0 0 mg加入生理盐水2 5 0 ml静脉滴注,疗程为2 1天。结果:入院后7、14、2 1天用欧州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 .0 5 )。结论:采用藻酸双脂钠治疗脑梗死,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葛胜
关键词:藻酸双脂钠神经功能评分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入院后
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经颅脑CT/MRI确诊为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预后情况(死亡或残疾),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72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36例。对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老年、入院延迟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脑梗死面积、CT显示脑水肿症、CT显示出血性转化(HT)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以上因素与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有关(P<0.05)。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岁以上(OR=1.177,95%CI:1.071~1.293)、入院延迟时间高于3h(OR=1.143,95%CI:1.023~1.279)、合并高血压(OR=2.878,95%CI:1.281~6.465)、GCS评分高于12分(OR=1.283,95%CI:1.195~1.377)、NIHSS评分高于16分(OR=1.307,95%CI:1.202~1.422)是影响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中最小β值对应的变量赋分为1,其他变量β值除以最小值后四舍五入取整数,获得整数分值后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评分越高,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风险越高。以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是=1,否=0),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746~0.832),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和71.4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1.247,P=0.139。�
葛颖超葛胜庞玲曹茂盛黄海涛楼小亮
关键词:预后不良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沈斌葛胜
关键词: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