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勇
- 作品数:65 被引量:7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被引量:22
- 2021年
- 寒武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层系。基于最新钻井、野外露头、地震资料和镜下薄片鉴定,识别出其主要发育相控型和构造强改造型两大类储层,进而细分出8类储集体,其中表生岩溶储集体和高能云化鲕粒滩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的主要储集体。寒武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孔、洞、缝均发育,不同储集体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差异明显。提出了寒武系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高能相带云岩、古隆起区表生岩溶作用和断裂活动等3方面因素,建立了寒武系储层模式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指出盆地西南缘的庆阳古陆周缘地区的寒武系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区是重点勘探地区。
- 张春林姚泾利李程善邢凤存范立勇莫午零朱秋影曾旭
- 关键词:主控因素勘探方向储层特征寒武系鄂尔多斯盆地
- 地质历史时期鄂尔多斯盆地的范围、性质及其勘探意义
- 2025年
- 基于地表地质、探井、重磁电与地震勘探资料分析,将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相结合统一成图,对地质历史时期鄂尔多斯原型盆地的边界、分布范围、地质结构与构造属性等开展系统解析。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的西界为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东界为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北界为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南界为商丹缝合带;鄂尔多斯盆地的边界在中元古代—古生代为板块边界,在中新生代为陆内变形边界;该盆地在中元古代—奥陶纪为覆盖整个鄂尔多斯地块的海相克拉通盆地、石炭纪—二叠纪为板块边缘岛弧隆起带围限下的海陆过渡相坳陷盆地、三叠纪为陆内统一湖相坳陷盆地、新生代为裂谷体系环绕的陆内克拉通盆地,盆地范围自古至今逐步缩小。大型原型盆地的广覆性决定了油气勘探范围远超现今沉积盆地范畴,勘探层系为纵向多目的层系。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全油气(或成矿)系统”的特点,盆地深层中元古界宽裂谷体系“盆下盆”和寒武系—奥陶系被动陆缘盆地与克拉通内坳陷将成为油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
- 何登发成祥张国伟赵文智赵喆刘新社包洪平范立勇邹松开百泽毛丹凤许艳华成昌宇
- 关键词:原型盆地叠合盆地油气勘探领域鄂尔多斯盆地
- 苏里格西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苏里格西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条件、储盖组合及成藏过程、成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气水分布受烃源岩厚度、生烃强度、运移动力和通道、异常压力等条件的控制。源储剩余压力差是天然气从烃源岩通过输导通道进入圈闭最主要的动力,砂体-孔隙型、微裂缝等为天然气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输导通道,异常压力封闭对整个研究区上古生界的天然气聚集和保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 王涛范立勇
- 关键词:上古生界岩性气藏成藏条件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致密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主要发育源内、近源、远源三种成藏组合,受生烃强度、运移动力和通道、异常压力等条件控制,源内组合属于近源多方向充注,成藏要素匹配好,天然气聚集效率高,多形成大型气田;近源组合紧邻烃源岩,天然气充注强度由下往...
- 范立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成藏条件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预测被引量:6
- 2021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丰富的煤系气资源,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其蕴藏的资源潜力,对深化盆地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目的层,基于岩心观察和单井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气体吸附实验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成果,详细研究了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物性特征,进而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并进行资源潜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组烃源岩纵向上单层厚度较薄、层数多,平面上东厚西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Ⅲ型,镜质组反射率介于1.2%~2.6%,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大;(2)山西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岩屑溶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0%;山西组泥岩的矿物组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孔喉结构复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和微裂缝;(3)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山西组各层段资源潜力,山西组煤系气概算资源量为306879.79×10^(8)m^(3),其中山2段资源潜力较大,煤系气资源量为177001.15×108m^(3)。
- 张春林张嘉琪宋泽章姜福杰范立勇裴煜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成藏地质条件资源潜力
-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复电阻率及岩电参数频散特征
- 2025年
- 复杂的孔隙结构、变质程度和矿物组分极大地影响着深部煤层的导电特性,给基于电学参数的饱和度评价带来较大挑战。为了明确深部煤层的电学性质及岩电参数,以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深部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测试频率、不同饱和状态的复电阻率等相关岩石物理实验。基于气测孔隙度和液测孔隙度的差异建立了饱和度校正模型,通过幂函数拟合实测复电阻率与饱和度关系校正了煤层完全含水状态的复电阻率,分析了煤层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明确了岩电参数与含水饱和度、频率的变化特征及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的复电阻率、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频率呈负相关关系,饱和度指数与频率呈负相关关系,而胶结指数与频率呈正相关关系,确定以10 kHz频率对应的岩电参数建立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对比发现模型计算值小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7.47%。针对不同的电阻率测井方法和仪器,建议选择合适测试频段的岩电参数进行饱和度建模,该研究为深入认识深部煤层电学特征和开展饱和度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 邓泽赵群赵群葛新民范立勇葛新民王子铭黄道军
- 关键词:深部煤层饱和度复电阻率岩电参数频散特征
- 一种铝土岩对氦气成藏贡献量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属于资源勘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铝土岩对氦气成藏贡献量的评价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选取研究区块的铝土岩地层,采集铝土岩样品,计算U、Th放射性元素的丰度,首先利用成因方法计算成岩时期到现今铝土岩地层中U、...
- 康锐范立勇贾丽赵伟波闫小雄季海锟胡新友裴文超刘晓鹏文彩霞王彦卿贾亚妮惠洁饶巧刘静
- 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形成机制——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为例被引量:32
- 2018年
-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生烃强度较低、气水分布关系复杂的问题,对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开展研究。通过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储集层微观孔喉含气性系统分析及典型气藏解剖,建立了注气压力、储集层物性、生气下限等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低生烃强度区致密气形成主要特征:(1)埋深小于3 000 m,生烃强度达(7~10)×10~8 m^3/km^2即可实现有效充注;(2)致密砂岩层规模性发育有利于聚集致密气;(3)储集层物性差异控藏,储集层物性较好的砂体,砂带中心区域局部高点富集天然气,而物性较差砂体整体含气,但含气丰度普遍较低。结合天环坳陷北段气藏解剖,提出低生烃强度区"生烃压力长期充注、规模致密砂层聚气、储集层物性差异控藏、局部甜点富集"形成机制及平面呈不连续"片状"分布的规律。天环坳陷北段致密砂岩气拓展勘探实践较好地证实了这一认识。
- 张福东李君魏国齐刘新社国建英李剑范立勇佘源琦关辉杨慎邵丽艳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
-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溶蚀模拟实验被引量:4
- 2020年
-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发生过强烈溶蚀改造,形成了广泛的次生孔隙。但是地质条件下砂岩内长石矿物、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过程及储层效应还有待深入研究。采用封闭体系下的温压共控岩溶模拟方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对盒8段致密储层砂岩开展不同温压条件下,含钙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在乙酸溶液中溶蚀规律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使长石溶蚀速度增快、溶蚀量增加,但是Al3+迁移量先增大再减小,所以深层砂岩中Al3+很难被迁移出来;方解石溶蚀速率远快于长石,对储层次生孔隙贡献更大;温度升高方解石溶蚀量先增大再减小,压力会抑制方解石溶蚀并且比温度的影响更大。盒8段砂岩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方解石和长石发生了溶蚀作用,这是次生孔隙生成的主要时期,随后砂岩继续深埋时,温度压力升高使方解石发生沉淀;白垩纪中期以后储层抬升使温度、压力不断降低,部分方解石会发生溶蚀。
- 郭壘李程善范立勇康锐张英陆应新张明峰吕成福
- 关键词:方解石长石水岩反应石盒子组
-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致密灰岩储层构造缝地质意义、预测及应用
- 2025年
- 鄂尔多斯盆地高产气流井储层段往往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对于构造缝是否与储集层的优劣、天然气的成藏富集有关,缺少系统分析。文章首次系统总结了太原组灰岩构造缝特征,通过单轴载荷下岩石核磁共振(NMR)、CT扫描等技术分析构造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剖析缝网系统在成藏过程中的输导作用,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构建了改进的高斯曲率法(IGC)预测有利构造缝的发育区,并在横山地区井位部署中应用。结果表明:1)相对低角度缝、斜交缝,高角度张裂缝充填程度低,有效性好,常贯穿、切割、错动其他类型的裂缝使灰岩储集性能变好,同时形成的缝网系统利于烃类的高效运移;2)构造缝对致密灰岩储层物性有极大贡献作用。岩石物理实验表明,在裂缝发育的情况下,平均孔隙度由2.1%增加到4.2%,增加1倍。裂缝对总孔隙度的贡献率在14.3%~72.7%,平均值43.4%,三种储集岩性中,粉晶灰岩孔隙度增加最大、藻粘结灰岩次之,泥晶灰岩最小;3)改进的高斯曲率法(IGC)可预测有利构造缝的发育区,IGC值越大,高角度张性裂缝越发育,天然气富集条件越有利。该方法在横山地区取得了成功应用。上述认识将进一步指导盆地范围内太原组灰岩的大面积勘探开发。
- 付勋勋范立勇范立勇赵小会石磊赵小会王怀厂董国栋卢子兴王怀厂刘晓鹏刘晓鹏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勘探目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