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豪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研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99年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对我国首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 alingantrhabdoidtum or, MRT) 进行了研究, 与婴幼儿MRT相比本例有以下临床病理特点: (1) 以血尿为早期和唯一症状,肿块缺乏特征性CT 改变; (2) 光镜下大量PAS阳性嗜酸性球形小体多位于细胞外, 电镜下细胞外小体由微丝构成并有界膜包绕; (3)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向神经外胚层、横纹肌和组织细胞多向性分化; (4) 肿瘤侵袭力较低, 高度表达nm 23-H1 蛋白, 随访18个月术后化疗效果佳, 提示其恶性度较婴幼儿MRT 低。 苏英豪 杨枫 王道斌 刘明 朱世能关键词:恶性横纹肌样瘤 成人 甲壳胺体内包埋组织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97年 甲壳胺是一种在生物体内能自动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本文对其植入在大白鼠体内所致的组织学变化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以评价该材料的使用安全性,结果发现:甲壳胺材料植入大鼠软组织及股骨干内1周到3月,所致炎症反应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与克氏针植入大鼠相同部位的平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甲壳胺材料是一种较安全的体内植入性材料。 徐斌 张建湘 张建湘 苏英豪 方月娥 蔡克勤关键词:甲壳质 骨折内固定术 动物实验 支气管腺瘤——粘液腺瘤与嗜酸性腺瘤混合型 被引量:1 1993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咳嗽、低热、盗汗1月余入院,2年前曾出现同样症状经抗痨治疗“而愈”,以往有间断咯血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肺(一)。胸片示左上肺大片阴影,痰查结核菌(一),纤支镜检查见左上肺叶管口有一乳头状新生物,细胞学刷检“未见癌细胞”,病理活检报告为“支气管粘膜急慢性炎, 苏英豪 张洪福 魏艳华 王兴和关键词:支气管肿瘤 腺瘤 胃痛灵保护胃粘膜作用及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1995年 采用无水乙醇、0.6NHCl、0.6NNaOH等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并用冰醋酸引发慢性溃疡模型,观察中药胃痛灵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用粘液组织化学染色、AgNOR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进行定量观察,用胃痛灵治疗后和自然愈合的溃疡粘膜作比较。结果显示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可能是胃溃疡复发的形态学基础,并可能与癌变有关;胃痛灵不仅能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能提高胃溃疡的愈合质量,有助于防止胃溃疡的复发与癌变。 鄢顺琴 凤良元 苏英豪 陈向涛 许家林关键词:胃痛灵 胃溃疡 胃粘膜 电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7年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结合冷冻断裂技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技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等对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细胞及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重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病变特点。 董聿明 杨光霖 吴继锋 杜卫东 苏英豪 张红 宋育林 秦蓉 吴红阳 王道斌关键词:消化道疾病 免疫电镜 用套式RT-PCR法检测肝细胞癌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方法 用RTPCR法常规检测HCC组织和部分患者血清HCV,再以巢式RTPCR法对HCV阳性标本中5种HCV基因型进行鉴别。对多数标本中HBsAg和HBVDNA也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HCC组织中HCV阳性率为50%(39/78),与HBV者(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重叠感染率34%(20/59)。在10例血清HCV阴性HCC患者中,3例HCC冰冻组织检出HCVRNA。在HCC组织中共检出3种HCV基因型,其中2a、1b、3a和混合型分别为17例(43.6%)、9例(23.1%)、4例(10.3%)和2例(5.1%),各基因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但2a型与1b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a型与HBV的重叠感染明显较其他HCV基因型者常见(P<0.05)。结论 2a型HCV是HCC组织中最常见的基因型并易与HBV重叠感染率,HCC患者血清HCV检测不一定能准确反映HCC组织中的HCV感染率,其所示基因型也有所不同。 苏英豪 朱世能 陆世伦 张王海关键词: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意义:近3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99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命名和分型方法已趋一致,基因型有地区分布特点并有所变化,目前尚难解释。研究表明基因型是干扰素(IFN)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虽然基因型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1b型与肝细胞癌关系密切。此外,HCV基因型研究对丙型肝炎诊断、抗病毒疫苗制备等也有实用意义。 苏英豪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肝癌自发性破裂与血管病变 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的患者标本各 39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与血管病变有关的因素包括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v WF因子 ) ,弹性硬蛋白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性 ) ,IV型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酶。结果 与非破裂组相比 ,肝癌破裂患者中的血管内皮 v WF因子表达量明显下降 (v WF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面积 :15 8μm2 vs36 3μm2 ,P<0 .0 0 1)。血管壁中弹性蛋白酶分布异常、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 (血管壁弹性硬蛋白厚度 :2 0 μm vs9μm,P<0 .0 1)、弹力膜断裂、胶原蛋白酶分泌量增加 (血管壁胶原酶染色阳性率 :95 % vs 5 0 % ,P<0 .0 0 1)及胶原蛋白被分解 (血管壁 IV胶原蛋白层厚度 :5μm vs 14μm,P<0 .0 0 1)。v WF因子为血管受损指标之一 ,并参与凝血过程。低表达量的 v WF因子说明肝癌破裂患者的血管有病变情况存在 ,并伴随凝血功能下降。血管损发生后 ,随即释放的细胞因子将刺激血管壁细胞合成过量弹性硬蛋白及胶原蛋白酶 ,导致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血管弹性消失。由于胶原蛋白是血管壁张力的主要支撑结构 ,血管受损后 ,受刺激释放放的胶原蛋白酶可分解胶原蛋白层 ,使其血管壁支撑力下降。同时中性粒细胞亦可浸润受损的血管壁并释放弹性蛋白酶 。 朱立新 耿小平 苏英豪 范上达关键词:肝癌 VWF因子 弹性蛋白酶 胃癌组织形态、粘液类型及CEA表达和肿瘤异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粘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04例胃癌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的组织形态、粘液类型、CEA分布及生物学行为等均存在着异质性,总的可概括为分化水平和功能水平两大方面。提示在肿瘤诊治过程中,判断肿瘤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均应考虑到肿瘤的异质性。 吴继锋 张红 苏英豪 王道斌关键词:胃癌 癌胚抗原 粘液组织化学 胃炎分类进展:悉尼胃炎分类法探讨 1994年 在1990年8月下旬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会议上,悉尼胃炎专家小组在欧洲病理学家顾问小组协助下,制定了一个新的胃炎分类法即胃炎分类的悉尼系统(Sydney system for the elassification of gastritis)。新分类法很快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并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讨论。 苏英豪关键词: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