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黄浦区流感发病的人群及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21年
- [背景]各地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不尽相同。目前研究多基于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而利用流感发病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流感的空间分布特征。[目的]通过流感发病数据,探索上海市黄浦区流感发病的人群及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流感确诊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黄浦区2500例流感确诊病例开展分析。病例发病时间为2013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以每年4月1日—次年3月31日为一个流感周期,共包括6个流感周期。流行期指12月—次年2月及7—8月。分析不同流感周期、不同人群特征、不同街道的甲、乙型流感病例数的构成特征。以居委为单位计算流感发病率,收集黄浦区23家医疗机构的地理要素,利用Arc GIS 10.1建立流感空间数据库,对流感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上海市黄浦区流感周期平均发病率为64.14/10万。所有流感周期均观察到冬季峰,在2014—2015年、2015—2016年和2017—2018年观察到夏季峰。流感病例中甲、乙型各占71.52%和28.48%,其中甲型以季H3型为主,乙型以Yamagata系为主,不同流感周期甲、乙型流感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2018—2019年的流感周期中观察到流行季节甲型流感构成比高于非流行季节(P=0.002)。流感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1.25,中位年龄47岁。不同年龄段的甲、乙型流感病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型流感在≥6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乙型流感在5~17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不同的职业人群其甲、乙型流感病例的构成比明显不同(P=0.031),工人中甲型流感病例的占比最高(75.47%),学生中乙型流感病例的占比最高(37.1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流感病例的分布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0.42,P<0.001)。局部热点分析显示,甲型流感发病率的Gi指数范围为-2.13~7.65,
- 王怡珺沈福杰舒敏毛宇明韩颖俊杨怀霞赵根明
- 关键词:流感空间自相关可视化
- 上海市黄浦区流感病例的时空聚集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流感病例时空分布特征。方法以居委为单位开展2013-2018年流感发病率时空聚集分析。利用ArcGIS 10.1建立流感空间数据库,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SaTScan 9.6对流感病例进行时空聚集分析。结果2013-2018年,纳入分析流感病例2616例,年均发病率为67.07/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28.70/10万、75.79/10万、102.13/10万、53.77/10万、85.10/10万、56.28/10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0.09,P<0.001)。冬季发病率最高(38.51/10万),其次是夏季(14.78/10万),不同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26,P<0.001)。小东门街道发病率最高(248.32/10万),外滩街道(8.17/10万)最低。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黄浦区流感发病存在空间正相关,发病率高值聚集区域主要位于小东门街道及其邻近街道部分居委。时空聚集分析显示以流感监测点医院为中心,向周边形成2个聚集区域。结论黄浦区流感病例存在空间聚集,建议进一步探索聚集原因。
- 王怡珺毛宇明沈福杰舒敏任宏赵根明
- 关键词:流感空间自相关
- 1992—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流行态势纵向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索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流行特点及其疫情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以1992-2017年黄浦区常住居民中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为对象,分析疫情流行态势。结果 1992-2017年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南京东路街道报告发病数(530例)及发病率(49.3/10万)高于其他街道,男女性别比为2.3∶1,发病年龄高峰集中于70~79岁及60~69岁组,60岁以上者共占总病例数的67.6%。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呈下降趋势。
- 沈福杰舒敏毛宇明王怡珺李燕婷徐蕴汶张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率
- 上海市黄浦区1996~2002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 2004年
-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中心城区传染病谱及流行态势,我们对上海市黄浦区人群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纵向观察和分析.
- 周建军沈福杰任娟英舒敏徐元吴维寿姜庆五
- 关键词:传染病
- 上海市黄浦区1990~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 [目的]纵向研究中心城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方法]对黄浦区17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学分析。[结果]1990~2006年本区居民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6种43 722例,年均发病率为307.56/10万,19...
- 沈福杰舒敏吴维寿任娟英徐元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
- 文献传递
- 1973—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癌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了解1973—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73—2017年黄浦区肿瘤登记数据中原发性肝癌发病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以及标化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应用Jointpoint 3.4.3软件分析发病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t检验,计算线性回归系数,采用SAS 9.2软件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1973—2017年,黄浦区原发性肝癌粗发病率为28.32/10万,中标率为18.59/10万,世标率为18.13/10万,截缩率为33.26/10万,0~74岁累积率为2.08%。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标率和世标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92%和-1.93%,趋势检验P<0.01)。男性粗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9.56/10万、27.07/10万和27.22/10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6.88/10万、10.14/10万和9.50/10万)。男女性世标率发病比为2.87∶1。男女性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发病平均年龄为(62.5±13.8)岁,男性发病平均年龄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发性肝癌仍是黄浦区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
- 沈福杰高淑娜何丽华李峥舒敏毛宇明王怡珺杨怀霞张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发病率
- 上海市黄浦区2004-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了解黄浦区2004~2010年间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某二级医院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诊室就诊情况以及ILI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结果 2004~2010年黄浦区各周ILI占门诊就诊人数百分比(ILI%)在0.17%到14.01%之间,平均为1.70%。ILI%高峰多出现在每年的30周左右。ILI病例采样1179份,PCR阳性408份,占34.61%,阳性中以甲型流感为主。15岁以下儿童少年ILI就诊数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结论与传统认为流感冬季流行有所不同,该区流感夏季高峰较为突出,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提示新甲型H1N1可能还继续会在社区流行。
- 张焕珠沈福杰韩颖俊王曙舒敏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 上海市黄浦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新冠肺炎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1月21日至3月10日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资料。【结果】共报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20例,其中确诊12例,排除108例。首例确诊病例报告日期为1月21日,确诊病例报告日期主要集中在1月21日至2月1日,占91.7%(11/12),最后1例确诊病例为2月10日报告。120例疑似病例发病到首次就诊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6 d,首次就诊到医院报告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2 d。有武汉居住/旅游史的疑似病例15例,确诊6例;有确诊病例接触史的疑似病例5例,确诊3例。在此阶段,武汉居住/旅游史和确诊病例接触史这2个暴露史危险性最高。【结论】上海市黄浦区确诊的12例病例均为成年人,半数有武汉暴露史。上海市黄浦区出现了上海市首例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发病前1天也具有传染性。
- 黄钰亮宿飞韩颖俊郦佳莹杜圣颖毛宇明张焕珠张振东何景雄刘骁周敬信高强严玲杨怀霞王怡珺舒敏沈福杰陆璐
- 关键词: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 上海市黄浦区2012—2018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描述上海市黄浦区2012—2018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分析丙肝的发病变化趋势,为丙肝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性学方法,对2012—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累计报告丙肝病例53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64/105。报告发病率由2012年的6.44/105上升到2014年的13.00/10万,2015年起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到2017年略有回升;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累计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街道为半淞园街道(102.87/105)和南京东路街道(85.45/105),较少的是豫园(35.86/105)、外滩(35.29/105)和淮海中路街道(33.46/105)。男性报告病例数共30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8/105,女性病例数共2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08/105。除2015年外,男性报告发病率始终高于女性。年龄上主要集中在55~60岁(19.25%)和50~55岁(16.6%)。职业上以离退休人员(33.40%)、不详职业(31.70%)和家务及待业(815.66%)为主。结论上海市黄浦区丙肝无明显季节性,男性病例多于女性,以50~60岁的离退休人员为主。需重视丙肝防控工作,加强丙型肝炎预防的健康教育,以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等为重点防控对象,开展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
- 舒敏王怡珺沈福杰李峥施阳
-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 上海市黄浦区1990~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 目的:纵向研究中心城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态势。
方法:对黄浦区17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学分析。
结果:1990-2006年本区居民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6种43722例,年均发病率为307.5...
- 沈福杰舒敏吴维寿任娟英徐元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卫生防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