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红强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囊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切除
  • 5篇胆管
  • 5篇胆囊切除
  • 5篇腹腔镜胆囊
  • 4篇胆总管
  • 4篇诊治
  • 4篇十二指肠
  • 4篇结石
  • 4篇腹腔镜胆囊切...
  • 3篇胆结石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除术
  • 3篇切开
  • 2篇胆道
  • 2篇胆漏
  • 2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22篇武警四川总队...
  • 2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22篇胡红强
  • 15篇秦红军
  • 13篇肖青川
  • 13篇时吉庆
  • 12篇罗伟
  • 9篇李俊
  • 7篇侯玲
  • 5篇陈炯
  • 4篇李佳俊
  • 3篇喻智勇
  • 3篇李俊
  • 2篇蔡忠兵
  • 2篇胡仁健
  • 2篇程刚
  • 2篇杜淑珍
  • 1篇彭凤翔
  • 1篇支春平
  • 1篇刘玉祥
  • 1篇杨烛
  • 1篇李昂

传媒

  • 6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微创治疗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近5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5例。B超、CT引导下抽取腹腔积液后放置腹腔引流管8例,腹腔镜下修补缝合18例,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鼻胆管9例。结果 2例发生胆管狭窄,行胆肠吻合术顺利恢复,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微创治疗对于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是安全有效的,必要时也为下一步手术创造条件。
时吉庆侯玲秦红军罗伟胡红强李俊肖青川陈炯
关键词:胆漏微创治疗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实施的二镜(腹腔镜+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二镜联合治疗126例,中转开腹3例;三镜联合治疗42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无残余结石以及出血、胆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24例(73.8%)随访6个月,无胆道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体现现代外科微创发展方向。
时吉庆胡红强罗伟秦红军李俊肖青川侯玲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的处理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LC术中意外发现副肝管病例16例临床资料。其中副肝管<3 mm 5例,副肝管≥3 mm 11例。结果副肝管<3 mm均采用腹腔镜下钳夹;副肝管≥3 mm均中转开腹处理,其中1例保留少许胆囊壶腹修补副肝管流出道,6例采取断端吻合,4例行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均无胆道反复感染、肝脓肿形成,肝功能无异常。结论副肝管的处理关键在于认识副肝管的存在、保持副肝管的警惕,争取最小损伤、最优的修补方案。
时吉庆侯玲肖青川陈炯秦红军李俊胡红强
关键词:副肝管
胆胰疾病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并介绍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至2005年10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的2例治愈;术后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1例;术后再次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十二指肠损伤若能在术中及时发现、修补、充分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结合肠外营养等,预后良好;延迟诊断治疗则后果严重,腹腔脓肿、腹膜炎、上消化道及腹腔内难以控制的大出血、MODS,甚至死亡。本组死亡2例,病死率20%。结论术者应加强防范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发生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并按高位肠瘘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处理;同时,还应积极治疗急性胰腺炎等原发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
胡红强蔡忠兵喻智勇罗伟秦红军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医源性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胆囊内瘘的处理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内瘘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5月我院LC术中意外发现胆囊内瘘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消化道内瘘16例和胆囊胆总管瘘12例。腹腔镜下处理胆囊胃瘘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胆囊空肠瘘1例、胆囊结肠瘘1例。其余消化道内瘘中转开腹,切除胆囊和瘘道,内翻缝合修补消化道瘘口。Mirizzi综合征全部中转开腹处理。手术效果满意,无胆管狭窄和感染并发症。结论提高对胆囊内瘘的认识,腹腔镜术中处理困难的应果断中转开腹处理。
时吉庆侯玲罗伟秦红军胡红强
关键词:胆囊内瘘
Mirizzi综合征手术致胆管损伤随访近16年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杂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纠治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随访近16年的Mirizzi综合征手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胆管损伤发生原因、修复治疗时机和方式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本例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确诊Mirizzi综合征(Ⅰ型),因术野区粘连严重、发现胆汁,仔细查找发现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约0.5 cm处胆管横断,行确定性修复手术,随访5年效果良好。术后第6年出现胆道狭窄,继行病变胆管切除、胆管整形、胆肠吻合术。3年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及左肝萎缩,行胆肠吻合口拆除、左肝切除、右肝管整形、胆肠再吻合术。随访3年,无明显不适。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医师麻痹大意和患者病变的复杂性。建议在患者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和损伤胆管局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胆道专科医师积极实施确定性手术,且随访时间至少20年。
肖青川胡红强秦红军时吉庆李佳俊
关键词:胆管疾病胆囊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医源性问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00例治疗体会
2001年
胡红强罗伟秦红军程刚李俊肖青川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LC手术疗效
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大鼠胰岛共移植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大鼠胰岛共移植到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改善移植胰岛存活及其功能发挥情况。方法将人外周血内皮细胞(5×105个)与新鲜分离的大鼠胰岛细胞共移植到糖尿病裸鼠模型肾包膜下,检测移植受体裸鼠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和外周血C肽水平,并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以了解移植胰岛的存活及其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受体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C肽水平升高(P<0.01),其体质量增加(P<0.01),IPGTT结果显示其糖耐量得到改善。结论人外周血内皮细胞与胰岛共移植可明显改善裸鼠移植胰岛的生存。
罗伟李炜晔秦红军胡仁健胡红强李昂
关键词:胰岛移植存活
罕见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62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于2012年4月13日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可触及8cm×7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质中偏硬、不易推动。包块有触压痛,未扪及胆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92g/L,红细胞(RBC)3.3×1012/L,血清总蛋白56g/L,向蛋白(ALB)31g/L,甲胎蛋白(AFP)2.15μg/L、癌胚抗原(e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
时吉庆胡红强彭凤翔杨烛
关键词: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上腹部胀痛移动性浊音血清总蛋白体格检查甲胎蛋白
经腹腔镜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被引量:2
2016年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如何治疗,并避免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十二指肠损伤及胰腺损伤,且符合损伤控制外科基本理念是胆道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早年间,我们对此类病人采用开放式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治疗,效果良好。但开放式手术对病人的创伤较大,已逐渐不被大众所接受。200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们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进,开展了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肖青川胡红强时吉庆李俊李佳俊
关键词:胆结石结石嵌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