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1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残胃癌与残胃假肿瘤放射诊断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报告7例原发性残胃癌(占同期溃疡病手术的1.9%),9例残胃假肿瘤(占同时胃手术病例的8.5%)。分别讨论了这两种并发症的定义,发病机理,X线检查方法与价值,并着重讨论X线特征与鉴别诊断。 残胃癌好发于残胃吻合口部,其次为贲门部。早期残胃癌与早期胃癌表现一致。进展期以Bormann氏Ⅲ型为多。限局性充盈缺损时要与残胃假肿瘤鉴别。假肿瘤都位于残胃吻合口,轮廓光滑、胃壁柔软,粘膜无破坏。
- 张忠嘉胡玉敏王金重
- 关键词:残胃癌X线诊断
- 影响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准确性因素的探讨(附100例分析)被引量:84
- 1997年
- 目的:评价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中CT定位、取材方法、病变等因素对本项检查准确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分别计算用不同取材方法,对不同部位病灶检查的准确性,分析各因素对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对肺部恶性病变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正确率分别是90%和87%,对肺部良性病变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正确率分别是60%和84%。对纵隔和胸膜病变组织学诊断准确性高。结论:细胞学诊断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组织学诊断对肺部良性病变的准确性高,对肺部病变应根据影像学诊断决定取材方式。对纵隔、胸膜等处病灶应取得充分的组织学标本方易作出确切诊断。
- 贺文马大庆胡玉敏冯捷何青
- 关键词:胸部疾病活检CT导向病例分析
- 膀胱海绵状血管瘤合并息肉样膀胱炎1例
- 2005年
- 袁烨胡玉敏
- 关键词:膀胱炎息肉样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刺激症状手术病理诊断
- 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对照组,观察支气管动脉扩张出现的几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肺动脉栓塞组及对照组中,支气管动脉出现分别为41例、1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1)。肺动脉栓塞组的支气管动脉扩张数为27例,对照组无支气管动脉扩张。肺动脉栓塞病例又分为中心组和周围组,支气管动脉扩张出现在中心组14例,周围组1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结论当肺动脉栓塞出现支气管动脉扩张时,提示肺动脉栓塞程度较严重。
- 李辉李铁一马大庆胡玉敏贺文刘大亮王新莲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肺动脉栓塞病例回顾性分析影像
- 肝小病灶三期相CT诊断被引量:1
- 2001年
- 螺旋CT的问世,使病人肝脏三相扫描(即肝动脉强化期、门静脉强化期和延迟期)能够实现。本文阐述了肝肿瘤(富血供肿瘤和乏血供肿瘤)螺旋CT三期相检测的理论根据。讨论了对比剂类型、注射量与注射率、从静脉注射对比剂开始到CT扫描开始之间的延迟时期等因素,以及层厚(准直器宽)、螺距等技术条件的选择。分析了三期相螺旋CT各期相对肝脏小结节性病灶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价值,以及肝螺旋CT扫描的伪影和潜在的误区。
- 胡玉敏张忠嘉马大庆
- 关键词:CT肝肿瘤
- MD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扫描CT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的多期MDCT表现。结果:103例CCRC共有病灶111个,MDCT平扫100个(100/111,90.1%)瘤灶表现为不均匀的等、稍低或高密度,增强扫描皮髓期102个(102/111,91.9%)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最明显处与临近肾皮质相似或高于正常肾皮质,肾实质期病变强化程度降低。结论:CCRCC为富血供肿瘤,动态增强CT皮髓期肿瘤强化与肾皮质相仿或高于肾皮质,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鉴别。
- 吴晓华贺文胡玉敏张峰波苏天昊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癌的螺旋CT鉴别诊断被引量:39
- 2007年
- 目的提高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的认识水平,增加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共17个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①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癌的CT形态表现比较:16例共17个嗜酸细胞腺瘤中,88.2%(15/17)的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平扫为密度均匀的肿块,70.6%(12/17)为等密度,所有肿瘤内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时52.9%(9/17)不均匀强化,11.8%(2/17)在增强扫描皮髓期表现病灶中央星状瘢痕,其中1例星状瘢痕在肾盂期强化,呈星状高密度。30例早期肾细胞癌平扫时76.7%(23/30)为密度均匀的肿块,70.6%(19/30)为低密度,增强扫描时86.7%呈不均匀强化(26/30),13.3%(4/30)在皮髓期病灶出现中央星状瘢痕,2例出现轮辐状强化,其中1例可同时观察到轮辐状强化及中央瘢痕。②平扫时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值较肾癌高,P值<0.05。增强扫描各时相二者CT值无明显差异,但是嗜酸细胞腺瘤的增强峰值出现在皮髓期,而肾细胞癌的增强峰值出现在实质期。结论肾脏嗜酸细胞腺瘤与肾癌鉴别诊断很困难,平扫多为等密度、没有包膜、没有钙化、增强扫描的峰值为皮髓期的肿块可提示嗜酸细胞腺瘤,但确诊还需穿刺活检。
- 张洁马大庆贺文张忠嘉胡玉敏徐岩
- 关键词:肾肿瘤嗜酸细胞腺瘤X线计算机
- 脐尿管癌一例被引量:5
- 2004年
- 胡玉敏张洁吕文成吴熙增
- 关键词:脐尿管癌癌瘤膀胱癌恶性肿瘤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