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东
- 作品数:3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湖北咨议局从主张立宪到参与武昌首义的转变被引量:4
- 2001年
- 湖北咨议局是试图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下的一个省级地方议会的预备机构 ,却在资产阶级宪政请愿运动中一再受挫 ,由绝望毅然转向革命 ,在武昌首义中推波助澜。
- 肖建东
- 关键词:武昌首义君主立宪
- 执政为民侧重点的历史考察
- 2003年
- 执政为民是全方位的,其侧重点依国情不同而各异。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特殊的国情,紧紧扭住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迫切要求不放,从而可以历尽沧桑,将革命和建设不断地向前推进。
- 肖建东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
- 辛亥革命与民盟反专制的政党政治斗争
- 2013年
- 辛亥革命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以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去反对专制统治,国民党宋教仁发起的颇具声势的政党政治奋斗就是其中的典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早期领导人经历了这次大革命政党政治的洗礼,民主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对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为了实现民主政党政治,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最后却遭到了国民党的镇压和解散。历史证明,西式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
- 肖建东
- 关键词:辛亥革命政党政治民盟
- 法治观念现代化与法治化被引量:1
- 2004年
- 法治观念的现代化是法治化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从中国法治的现状和现代化进程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国法治观念现代化与法治化的辩证关系及其必然的客观规律。
- 肖建东
- 关键词:法治观念法治化
- 辛亥革命的民主精神与民盟的民主奋斗
- 2011年
- 辛亥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和骨干不少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和民主精神的熏陶,辛亥革命失败后这些领导人和骨干仍顽强地追求辛亥革命的民主传统和民主目标,他们成立了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并在强权压迫下努力奋斗。中国民主同盟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没有结合国情,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 肖建东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精神中国民主同盟
- 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协作——记辛亥革命后的黄兴与李烈钧
- 2007年
-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是因为存在二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先进的革命激进分子不断地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地拼搏和顽强地协作。辛亥革命后黄兴和李烈均在顽强协作中的顽强抗争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和这样的协作,意义非常重大。
- 肖建东
- 袁世凯政府时期中德经济外交
- 辛亥革命以来袁世凯政府时期,中德经济外交朝着平等与互利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辛亥革命以来袁世凯政府时期中德经济外交的回顾,说明中德经济外交走向平等与互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间的互惠互利,也说明近代中国的弱国经济外交在艰难中...
- 肖建东
- 关键词:辛亥革命袁世凯经济外交平等互利
- 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被引量:4
- 2006年
- 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召唤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需求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因而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带有时代标志性的基本要求,这就是民主性、自主性、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有弄懂了这些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 肖建东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
- 2007年
-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探讨,本文从相关的政治原理出发,阐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文明,进一步阐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性、自主性、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并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贯彻落实问题展望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前景。
- 肖建东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德国与袁世凯政府被引量:3
- 2011年
- 在袁世凯组织清廷责任内阁时期、袁世凯确立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时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中德关系客观上朝着互利并逐步趋向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德两国同处于不利的国际环境和中德两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客观互利需要。同时也说明,在辛亥革命模仿西式民主与西式外交精神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对德外交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
- 严昌洪肖建东
- 关键词:袁世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