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慧琴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吞咽
  • 3篇脑梗
  • 3篇冰刺激
  • 2篇吞咽障碍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康复
  • 2篇康复训练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降解
  • 1篇电刺激
  • 1篇训练干预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脏器
  • 1篇脏器功能
  • 1篇脏器功能障碍
  • 1篇生物反馈

机构

  • 6篇泰州市第二人...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翟慧琴
  • 2篇丁雯
  • 1篇王克蓉
  • 1篇康小燕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方法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
丁雯翟慧琴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醋冰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FOIS、SSA评分的影响被引量:42
2020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醋冰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标准吞咽量表(SS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干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醋冰刺激治疗,评估治疗4周后的效果,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分级、FOIS评分、SSA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2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3、4、5级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3.59±0.91)分比(2.35±0.62)分](P<0.05);治疗4周后两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19.15±2.31)分比(25.09±3.41)分](P<0.05),两组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醋冰刺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进食能力和生活质量。
翟慧琴康小燕丁雯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肌电生物反馈
功能性电刺激在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PES)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ES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S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翟慧琴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梗塞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20例护理体会
2008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内科的危重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表现为以能量消耗、糖异生、蛋白质降解和尿素氮升高为特征的高代谢状态。常伴有全身脏器功能障碍,营养支持被认为是减少重症胰腺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翟慧琴王克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脏器功能障碍高代谢状态蛋白质降解重症胰腺炎
冰刺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翟慧琴
冰刺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冰刺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的疗效及观察。方法:将4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吞咽相关口腔肌肉自主锻炼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咽部冰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冰刺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降低肺部感染,提高康复进程。
翟慧琴
关键词:冰刺激康复训练脑梗死吞咽障碍
留置针静注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留置针静注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方法 60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留置针当日静脉输液完毕后拔除(时间〈16-18 h);对照组留置针保留48 h,观察两组起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减少输注甘露醇留置针静脉留置时间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翟慧琴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