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峰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并一侧嗜酸细胞癌1例被引量:6
- 2005年
- 罗海峰王洪江王忠裕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例报告
- 甲状旁腺癌被引量:6
- 2009年
-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旁腺的实质细胞。本文重点对甲状旁腺癌的病因学、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 罗海峰王忠裕
- 关键词:甲状旁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胰腺肿块16例术中Tru-cut活检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中Tm—cut活检组织学诊断在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3年~2006年经术治疗16例腺肿块行术中Tm—cut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16例Tru—cut活检诊断胰腺癌11例,其中2例可疑经再次穿刺确诊,诊断慢性炎症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Tm—cut活检胰腺肿块诊断率为100%,无假阳性。[结论]胰腺肿块术中tru—cut活检对对明确良恶性肿瘤诊断、指导术式选择是较实用,有效的方法。
- 王洪江罗海峰汪新宇赵作伟王玉林李克军王忠裕
- 关键词:胰腺肿块组织学诊断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现状与展望
- 2021年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其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各不相同,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对于同步可切除pNET肝转移原发灶的患者,建议分期或联合切除转移灶,以实现根治性切除。对于无法切除转移灶的患者,原发灶切除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在经过合理的评估和适当的选择后的患者,积极行减瘤手术是有益的。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以达到手术的目的。化疗、靶向治疗和PRRT等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在多学科协作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罗海峰谭广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肝转移
- 残胃癌32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广义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的预后情况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期间收治的32例GS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全部经胃镜和CT确诊。发病距前次手术时间平均(375.75±131.47)月,其中消化性溃疡(411.56±109.47)月,胃癌(182.40±26.02)月。I期4例,II期8例,III期7例,IV期7例。行根治手术20例,姑息手术10例,未手术2例。手术方式中残胃全切加Roux-en-y吻合24例,残胃部分切除加Roux-en-y吻合2例,剖腹探查2例,造瘘术2例。[结果]32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61%,36%。残胃癌TNM分期和手术是否根治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是否根治是唯一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手术的根治率是改善GSC病人预后的关键。
- 罗海峰王洪江张隽开谭广王忠裕
- 关键词:残胃癌胃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胃大部切除术
- 原发性上消化道恶性淋巴瘤26例临床诊治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消化道恶性淋巴瘤(PMUG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PMUGL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胃镜检查22例。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MUGL。根治手术23例。其中12例行术后化疗,1例行术后放疗。结果通过电话或门诊复诊随访,随访时间为7。53个月,删失7例,随访19例。本组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4%、58.9%、31.2%。结论早期正确诊断有利于PMUGL的治疗。根治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早期患者。
- 罗海峰张燕王洪江谭广王忠裕
- 关键词:上消化道
- 原发性肝脏血管内皮肉瘤伴脾转移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7年
- 原发性肝脏血管内皮肉瘤(primary hepatic angiosarcoma,PH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间叶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平均为200例/年,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2%,占成人软组织肉瘤2%~3%。病人一般无典型临床表现,可有腹痛、消瘦、黄疸、贫血等…,极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PHA伴脾转移病例。
- 杜渐曹默默罗海峰谭广
- 关键词:血管内皮肉瘤肝脏脾转移
-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miRNA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微小RNA(miRNA)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https://cancergenome.nih.gov/)自建库起至2017年9月17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3例,女78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35~88岁。171例患者中,6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171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123例和测试集48例。训练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测试集用于验证预测模型效能。从GEO基因公共表达数据库中下载包含9对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的miRNA测序数据的数据集GSE41372,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中筛选出候选差异表达miRNA,基于训练集患者信息,进行LASSO-COX回归分析,从候选差异表达miRNA中筛选出与生存相关miRNA,将其拟合成一个相对精简的预后相关miRNA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对构建的预后相关miRNA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准确性,以一致性指数(C-index值)评价模型效能。观察指标:(1)患者生存情况。(2)差异表达miRNA筛选结果。(3)预后相关miRNA模型的构建。(4)预后相关miRNA模型的验证。(5)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比较。(6)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7)预后相关miRNA模型与第8版TNM分期预测效能的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采用计数资料相关性分析,挖掘预后相关miRNA模型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判断相关性,结果以风险比及95%可信区间表示,风险比<1时,证明该因素为�
- 顾江宁罗海峰王晨琦宁振杜渐马驰陈云龙崔士猛林志坤刘一平谭广
- 关键词:胰腺肿瘤微小RNA受试者工作曲线TNM分期
- ZnPP Ⅸ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表达HO-1、GST-π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估锌原卟啉(ZnPP)Ⅸ对肝癌耐药细胞株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表达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HO-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的影响,探讨ZnPPⅨ作为化疗耐药逆转剂的可能性及相关作用机理。方法①ZnPPⅨ作用于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后,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②不同浓度ZnPPⅨ作用于Bel/Fu细胞后,应用RT-PCR法检测细胞HO-1及GST-πmRNA的表达量。结果 ZnPPⅨ作用于Bel/Fu细胞24 h后,各化疗药物的IC50均明显降低(P<0.05);HO-1 mRNA及GST-π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趋势(P<0.01)。结论 ZnPPⅨ通过抑制HO-1和GST-π的表达,使肝癌耐药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增高。ZnPPⅨ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化疗耐药逆转剂。
- 张隽开王忠裕巩鹏罗海峰程雷
- 关键词:化疗耐药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 直肠癌脾脏转移破裂一例被引量:5
- 2009年
- 脾转移癌(metastastic carcainoma to the spleen,MCS)临床上少见,国内文献可见散在病例报道,直肠癌脾脏转移仅见1例报道,直肠癌脾脏转移致脾破裂未见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经治1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王洪江罗海峰王玉林李克军王忠裕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脾肿瘤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