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玲 作品数:39 被引量:14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ROCK2-shRNA转染对V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ROCK2-shRNA腺相关病毒(AAV9-ROCK2-shRNA)转染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PBS对照组、低滴度组、中滴度组、高滴度组(n=8)。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aD模型,将AAV9-ROCK2-shRNA按原液(高滴度)、2倍(中滴度)、10倍(低滴度)稀释后,采用脑立体定位术注射至大鼠海马组织周围。于1周及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并于第4周行为学观察后取材,采用HE与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L-1β阳性细胞数,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染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PBS对照组术后1周与4周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神经元损伤明显,尼氏小体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BS对照组比较,术后1周,低、中、高滴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低、中、高滴度组较PBS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神经元排列整齐、形态更规则,尼氏小体增多,IL-1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与中滴度组比较,术后1周,低、高滴度组的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低、高滴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受损更严重,尼氏小体数减少,IL-1β阳性细胞数增多,GFP转染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中滴度AAV9-ROCK2-shRNA能高效、稳定、低毒地转染大鼠海马组织,对VaD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最优。 向军军 秦红玲 卢健锋 杨璧璘 邓秋媚 陈炜 胡跃强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从血管新生的角度探讨缺氧预处理(H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2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模型组(MCAO)、BMSCs移植对照组(N-BMSCs)、经HP后的BMSCs移植组(HP-BMSCs)、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BMSCs+QRHY)、HP-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HP+QRHY),每组36只。BMSCs移植后在7、14、28 d 3个时间点取材。采用线栓法制作I/R大鼠模型,根据分组情况给予清热化瘀方颗粒剂灌胃及在I/R 24 h后经颈内动脉移植BMSCs或HP-BMSCs;分别于术后7、14、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31;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SO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移植组与MCAO组各时间点比较,NSS严重程度降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 05),其中以HP+QRHY组改善最为显著(P<0. 05)。(2)SO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蛋白呈现低水平表达,移植组与MCAO组的各亚组比较,MVD显著升高,VE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 05);各亚组间以HP+QRHY组增高最为明显(P<0. 05)。结论 HP BMSCs移植能够改善I/R损伤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减少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清热化瘀方可进一步增强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血管新生,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胡跃强 甘业贤 梁妮 陈炜 秦红玲 唐农关键词:清热化瘀方 脑缺血再灌注 缺氧预处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于miR-451a靶向PGAM5-Drp1轴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探讨温肺降浊方对OGD/R诱导HT22模型细胞的效应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miR-451a靶向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5)-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轴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探讨温肺降浊方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HT22模型的效应机制。方法:建立OGD/R诱导HT22细胞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OGD/R组、miR-451a过表达组、miR-451a敲低组、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WFJZF)组、miR-451a过表达+WFJZF组、miR-451a敲低+WFJZF组和miR-451a空载体组,双荧光素酶确定miR-451a和PGAM5的转录关系,免疫蛋白共沉淀确定PGAM5和Drp1的调控作用,慢病毒转染miR-451a于HT22细胞中,qRT-PCR确定转染效率,CCK-8测定缺糖缺氧状态下细胞活性的最佳时间点,q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HT22模型细胞内DGAM5-Drp1轴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OGD/R诱导HT22细胞持续2 h为最佳时间点,miR-451a可以靶向调控PGAM5基因,PGAM5和Drp1具有相互调控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内PGAM5、Drp1和Fis1蛋白及mRNA表达上升,p-Drp1 Ser 616磷酸化表达上升(P<0.05),OPA1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Drp1 Ser 637去磷酸化表达下降(P<0.05);与OGD/R组比较,miR-451a过表达+WFJZF组细胞内PGAM5、Drp1和Fis1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Drp1 Ser 616磷酸化表达下降(P<0.05),OPA1蛋白及mRNA表达上升,p-Drp1 Ser 637去磷酸化表达上升(P<0.05)。结论:miR-451a可以靶向调控PGAM5-Drp1轴,miR-451a过表达+WFJZF组可以改善线粒体失衡状态,减少神经元过度损伤,发挥脑保护效应。 张鼎 伍叙州 周珂青 孙春英 陈灿荣 秦红玲 胡跃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研究现状 2015年 缺血性脑损伤(ischemic brain damage,IBD)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其中脑梗死占80%,大部分患者会后遗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如言语不利、肢体偏瘫等,严重危害健康。目前对IBD的治疗除了溶栓、营养神经,尚无更好的办法可以攻克,且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4~6h,很多患者入院时已经超过6h,甚至不知道发病时间。 秦红玲 赖菁菁 胡跃强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加味柴胡疏肝汤调控miR-204对急性癫痫小鼠海马AKT/mTOR/P70S6K通路和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汤是否通过调节miR-204影响急性癫痫小鼠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以及脑电图。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加味柴胡疏肝汤组、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 mimic组、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 inhibitor组、卡马西平组。采用匹罗卡品使小鼠致痫,分别予加味柴胡疏肝汤灌胃、抑制及过表达miR-204后观察每组的指标情况;采用脑电图仪检测每组小鼠脑电波;RT-PCR检测每组小鼠海马组织miR-20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每组小鼠通路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电图痫性波明显增多,miR-204表达明显降低,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使用加味柴胡疏肝汤后,小鼠脑电图痫性波减少,小鼠海马组织miR-204表达明显升高,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升高;使miR-204过表达后,与单纯使用柴胡疏肝汤相比,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增大;抑制miR-204表达后,与单纯使用柴胡疏肝汤相比,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减少。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汤通过升高miR-204的表达,激活AKT/mTOR/P70S6K通路,使其通路蛋白磷酸化,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减少痫性波,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汪顺贵 玉倩 李华霞 李欢 卢玲 廖现秋 陈炜 宋曦 秦红玲 刁丽梅关键词:癫痫 脑电图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柴胡治疗癫痫的活性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出柴胡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癫痫相关的靶点,基于在线软件venny 2.1.0分析获得108个柴胡与癫痫的共同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柴胡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网络),并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对108个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再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KEGG关系网络。结果:从数据库中筛选出17个柴胡的活性成分,对应靶点166个,包括与癫痫相关的108个靶点。对共同靶点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获得12个核心靶点。通过GO分析获得富集前20位的GO条目,KEGG分析除了获得富集前20位的通路外,还获得了与癫痫密切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柴胡治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推测柴胡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共同起到治疗癫痫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卢玲 梁妮 廖现秋 李欢 李明芬 秦红玲 宋曦 刁丽梅关键词:柴胡 癫痫 靶点 网络药理学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PHN患者的镇痛作用及血清IL-18、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镇痛作用及对患者血清IL-18、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莲花针拔罐组、单纯拔罐组和加巴喷丁组三组,并设立5个观察点,于每个观察点取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TNF-α的含量,并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结果]第10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和加巴喷丁组患者疼痛症状较单纯拔罐组明显减轻(P<0.05);第15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较其余两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P<0.05)。莲花针拔罐组随着时间推移,血清中IL-18、TNF-α水平持续下降(P<0.05);第10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血清中IL-18、TNF-α水平较加巴喷丁组及单纯拔罐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能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疼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8、TNF-α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有关。 韩海涛 李美康 李婕 李秀娟 赖菁菁 李伟茜 秦红玲 黄瑾明 宋宁 陆璇霖关键词:IL-18 TNF-Α 基于PARP-1/KDM5B/H3K4me3信号轴探讨温阳复元方含药血清对OGD/R诱导BV-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PARP-1/KDM5B/H3K4me3信号轴探讨温阳复元方含药血清对OGD/R诱导BV-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OGD/R诱导BV-2细胞,构建氧糖剥夺体外模型。CCK-8检测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Transwell观察各组细胞迁移,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化学法观察PARP-1、KDM5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P-1、KDM5B、H3K4me3蛋白表达。结果:10%温阳复元方含药血清干预12 h细胞活力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凋亡显著增多,PARP-1、KDM5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H3K4m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Olaparib(PAPP-1抑制剂)组、温阳复元方含药血清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凋亡显著减少,PARP-1、KDM5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H3K4m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抑制PARP-1/KDM5B/H3K4me3信号轴的过度激活,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周珂青 张鼎 孙春英 秦红玲 陈炜 胡跃强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相关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总结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收集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3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首发表现:9例表现为边缘系统症状,2例表现为周围神经症状(均为肢体疼痛),1例为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肢体乏力。抗CASPR2抗体检测:13例患者均进行血清抗CASPR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10例患者接受脑脊液抗CASPR2抗体检测,5例呈阳性;有3例患者合并其他自身抗体阳性。头部MRI检查:13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叶内侧T2-FLAIR成像高信号;2例存在脑微出血灶。治疗:2例仅单纯采用激素治疗,4例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5例则先后接受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1例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1例先后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激素+蛋白A免疫吸附+利妥昔单抗。随访:进行1~5年的随访,2例失访;1例患者自行停药后复发,经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零;余10例患者中1例症状未见改善,1例部分症状存在不能正常生活,6例正常生活,2例死亡。结论 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临床特征复杂,血清抗体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秦红玲 李启慧 卢意 邱伟 舒崖清关键词: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基于PGAM5-Drp1轴探讨温肺降浊方对Aβ_(25-35)诱导BV-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Aβ_(25-35)诱导BV-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Aβ_(25-35)诱导BV-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确定Aβ_(25-35)干预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置LFHP-1c组(抑制剂)和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组。CCK-8法检测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PGAM5、Drp1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GAM5、Drp1、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以终浓度5μmol/L的Aβ_(25-35)干预48 h为制备AD细胞模型的最佳条件,20%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干预48 h细胞活性最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迁移数量减少,存在较多亮蓝色阳性凋亡细胞,PGAM5、Drp1阳性细胞数、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迁移数量增加,亮蓝色阳性凋亡细胞减少,PGAM5、Drp1阳性细胞数、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以调控PGAM5-Drp1轴减轻AD模型细胞损伤,改善线粒体稳态平衡,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发挥脑保护效应。 张鼎 胡芷涵 周珂青 陈炜 秦红玲 向军军 胡跃强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