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文玉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道路交通
  • 2篇道路交通事故
  • 2篇通事
  • 2篇救治
  • 2篇交通事故
  • 1篇道路交通伤
  • 1篇道路交通伤害
  • 1篇道路交通事故...
  • 1篇毒蕈
  • 1篇毒蕈中毒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院前急救模式
  • 1篇中毒
  • 1篇事故伤
  • 1篇事故原因
  • 1篇蕈中毒
  • 1篇救治分析
  • 1篇急救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8...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秦文玉
  • 3篇刘翔
  • 3篇孔质彬
  • 1篇周继红
  • 1篇张磊
  • 1篇邱俊

传媒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地区分布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2007—2014年桂林市交通事故资料的研究,分析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趋势、事故原因、地区分布以及不同道路类型事故特征。结果 2007—2014年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以机动车驾驶人的因素为主,直接原因主要以驾驶人不按规定让行、超速行驶行为为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以七星区(31.52%)最多,受伤人数比例以象山区(29.15%)最高,致死率以雁山区为首高达21.38%,与各城区的致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发生于城市一般道路(79.65%),二级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25.79%)与其他道路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呈区域分布,并根据道路类型不同而迥异,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事故伤害特征制定相应措施,从而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
孔质彬刘翔秦文玉秦军灵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伤害事故原因
院前急救模式对道路交通伤救治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索院前"医警联动"急救新模式和旧模式对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模式的道路交通事故伤共3 673例病人的救治数量、病人严重程度分布、不同严重程度病人救治结局,了解新道路交通事故伤急救模式对交通伤病人救治结局的影响。结果与旧模式比较,新模式对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院前急救的时间(P<0.05)和距离明显缩短(P<0.01),收治的危急重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比例从0.06%升高至3.66%,危急重病人死亡率降低至12.16%,但是轻中度伤病人死亡率增至4.54%。结论院前"医警联动"急救新模式明显缩短了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急救时间和距离,提高了重度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危急重伤病人的救治效率。
孔质彬邱俊秦文玉刘翔周继红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伤急救模式救治
急性毒蕈中毒临床救治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类型、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提高毒蕈中毒的综合救治水平。方法:选取毒蕈中毒73例,汇总各类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分析各型的治愈率及病死率;并观察其中重症中毒19例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肾衰竭型35例,治愈33例(94.3%),死亡2例(5.7%);胃肠炎型20例,治愈率100%;中毒性肝炎型17例,治愈16例(94.1%),死亡1例(5.9%);神经精神型1例,治愈1例(100%)。重症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改善非常显著(P<0.01)。结论:根据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肝炎型等,应针对各临床类型进行综合性治疗,重症中毒者应早期血液净化治疗。
孔质彬张磊秦文玉刘翔
关键词:毒蕈中毒血液净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