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富英
- 作品数:69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霍克斯默》伦敦书写中的幽灵式非理性主义
- 2017年
- 英国当代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在其代表作《霍克斯默》的伦敦书写中传达了一种植根于英国天主教传统的幽灵式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作品中的七座教堂隐喻着一种来自于过去又超越于过去,存在于城市骨髓之中的黑暗与隐秘的非理性力量,这是英国传统的本质体现。小说中呈现出多组二元对立,在这些二元对立中,作家强调的也是非理性主义的精神。《霍克斯默》伦敦书写中的非理性主义以一种幽灵的形式来破坏总体化体系,将被压制的声音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同时,阿克罗伊德不断回望过去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而是重构传统。
- 许文茹申富英
- 论乔伊斯美学思想的民族性被引量:2
- 2020年
- 乔伊斯的美学思想与他对爱尔兰民族命运的关注息息相关。基于爱尔兰的历史和政治形势,乔伊斯提出艺术应该"完整、彻底和明确",应该满足"完整、和谐和光彩"审美三要素,艺术的本质是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同情、悲悯、愉悦等静态情感,艺术应该非个性化。这些主张均与乔伊斯试图摆脱爱尔兰的家庭文化、宗教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民众的亡国奴文化及英国殖民文化的欲求息息相通。乔伊斯的流亡美学既是思想理论,更是行动美学,其动因是乔伊斯想借流亡与爱尔兰诸种政治、文化势力保持距离,从而探寻出基于兼收并蓄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杂糅路径。
- 申富英
- 关键词:乔伊斯美学思想民族性非个性化
- 从“二元对立”到“和而不同”——对《幕间》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解读被引量:4
- 2019年
- 英国现代主义女性作家伍尔夫的小说不仅关注女性问题,也关注生态问题。在其绝笔之作《幕间》中,伍尔夫更是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引发人们从生态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女性和自然的命运。伍尔夫在《幕间》中揭露了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失衡现象,还暗示了这两种生态失衡现象的根源在于父权中心主义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伍尔夫在小说中还借助部分女性人物以及露天历史剧传达了解构隐藏在这两种意识形态背后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体系并建构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的"和而不同"的伦理观思想。
- 王敏申富英
- 关键词:《幕间》生态女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 论庞德《诗章》的结构变形及其艺术哲学被引量:1
- 2014年
- 变形不仅是联缀《诗章》文本的结构形式,也是契合新柏拉图主义"一元多层"的哲学体系。诗人自己的多变人生以及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现代诗学的转变历程,都为庞德《诗章》的结构"变形"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与文学场景。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之"万物有道"、"周行而不殆"等哲学思想也为庞德《诗章》之"变形"带来了清晰的艺术灵感。深受西方经典文学与东方古典文化影响的庞德博纳且博学,他在诗学创作中于结构"变形"有着丰富的文本呈现,尤其是《诗章》与《变形记》的互文变形技巧使得看似杂乱的诗文成了有章可循的结构文本。在艺术创作层面,庞德以他惯有的"世界文学精神"阐释《诗章》的结构变形,展现了诗文一元本体的动态恒一,洋溢着庞德诗学创作"变形而恒一"之艺术哲学之光。
- 叶艳申富英
- 关键词:艺术哲学
- 论乔伊斯对阿奎那思想的借鉴和发展
- 2023年
- 阿奎那对乔伊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乔伊斯并未囿于阿奎那的思想,而是对其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和运用。借鉴阿奎那的美学思想,乔伊斯发展出自己的审美三阶段和“颖悟”说;借鉴阿奎那的宗教“三位一体”说,乔伊斯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人物群塑造艺术;乔伊斯小说中的“容纳、平和”主题和“超越”艺术观也与阿奎那的生活观与艺术观具有密切联系。需要注意的是,阿奎那的思想不等于乔伊斯的思想,它的作用仅限于三点:一是有助于说明乔伊斯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充当了乔伊斯美学思想的促发剂,三是被乔伊斯融入自己的思想。这些作用被斯蒂芬比作了一盏灯的作用,它只是被乔伊斯自己借用,为他自己指路,借着它的点化,他能自己有所成就。
- 申富英
- 关键词:乔伊斯美学思想
- 论《钢琴课》中的性别政治被引量:1
- 2013年
- 威尔逊的《钢琴课》不仅批判了美国黑人的父权文化,也批判了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种族救赎观念。在《钢琴课》中,威尔逊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嗜偷成癖、实施暴力复仇、玩弄黑人女性等人格缺陷,批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洗别"二分法对黑人女性的毒害,指出了后女权主义倡导的多元共生、和谐平衡的两性关系是黑人种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 朱海峰申富英
- 关键词:《钢琴课》父权文化女权主义
- 谁才是“理想的英语教师”——基于英语专业四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被引量:11
- 2009年
- 针对操本族语英语教师和非操本族语英语教师的差异而进行的对比研究引起了西方二语习得专家们的极大兴趣。我们针对外籍英语教师和中国英语教师,在中国数百名在校英语专业四年级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中国英语教师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个人性格特点”、“目的语文化知识”、“语言掌握”、“课堂组织能力”、“实施课堂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成绩的反馈”等六个方面,要优于他们的外国同行。中国英语教师更有可能成为理想的英语教师,这是因为他们是英语学习的典范、英语元语言知识的专家、教学机构的了解者、中西两种文化的兼容者、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者。
- 申富英王湘云
- 关键词:中国英语教师外籍英语教师英语专业学生
- 现代主义·触觉·自我——论加令顿的《触觉现代主义》被引量:7
- 2017年
- 触觉器官是我们最大的感觉器官,但人类对触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医学、生物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层面,在文学研究领域鲜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加令顿的《触觉现代主义》可谓这方面富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在这部专著中,加令顿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触觉,特别是人手与阶级、地位、大众消费、心理欲望、性别关系、自我认知、认知能力拓展、人际交流、时间与空间定位等的关系,探讨了文学中的触觉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之间的美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察了现代主义文学触觉转向背后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动因。同时,她还探讨了人手与身体分离后的种种可怕后果。
- 申富英
- 关键词:触觉社会地位记忆自我
- 论《尤利西斯》对民族主义的批判被引量:3
- 2011年
- 《尤利西斯》作为爱尔兰现代民族史诗不仅批判了殖民主义思想,而且还颇为超前地批判了民族主义思潮。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再现了民族主义者极力丑化他族、盲目美化本族的言行,批判了民族主义者与殖民主义者共同的逻辑,暴露了民族主义钳制民族文化、阻碍民族独立事业的发展、欺凌他族人民和毒害普通民众心灵等危害性。
- 申富英
- 关键词:《尤利西斯》民族主义殖民主义他者自我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解读
- 2005年
-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将此研究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事实上,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进行诠释,因为在被北方征服和占领后,美国南方文化与后殖民地文化的处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系列中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后殖民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后殖民主义者往往把复兴或编造民族神话作为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再现被压抑的民族历史记忆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宣扬在现实中要通过忍耐和牺牲以洗清民族历史上的罪孽,并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与殖民文化“商讨”和“杂交”。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目的在于复兴南方传统文化,再现南方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南方人的文化身份,宣扬通过个人忍耐和牺牲洗清南方在历史上的罪过,并暗示南方文化的出路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商讨”和“杂交”,即南方人应当继承南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北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南方和北方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予以抵制。
- 申富英
- 关键词:福克纳后殖民主义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