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娜

作品数:2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慢性
  • 3篇淋巴
  • 3篇急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酶
  • 2篇心肌酶谱
  • 2篇预后
  • 2篇沙利度胺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细胞
  • 2篇首诊处理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紫癜
  • 2篇自噬
  • 2篇细胞性
  • 2篇粒细胞

机构

  • 23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邯郸市第二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23篇申娜
  • 11篇杨俊超
  • 10篇于艳芳
  • 10篇张瑞英
  • 9篇李丽
  • 9篇周晨光
  • 8篇贺靖澜
  • 6篇于艳芳
  • 3篇杨一飞
  • 2篇党瑞英
  • 2篇张勇
  • 2篇裴志萍
  • 2篇贾力品
  • 2篇李宗虎
  • 2篇董晓辉
  • 2篇段晓辉
  • 1篇王九凤
  • 1篇白净
  • 1篇付治安
  • 1篇潘丽兰

传媒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第八届全国难...
  • 2篇河北省医学会...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通过AKT-WEE1通路促进SCs增殖增强神经再生
2025年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源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巨噬细胞极化为M1与M2表型后提取外泌体干预雪旺细胞,随后进行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RNA测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等。体内建立坐骨神经挤压模型并分为磷酸缓冲盐水治疗组、M1-exo治疗组及M2-exo治疗组,分别注射磷酸缓冲盐水、M1型外泌体及M2型外泌体,同时另设正常组。术后每周对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湿重率以及肌肉神经组织染色等进行评估。结果M1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迁徙并上调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2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增殖迁徙并上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髓鞘蛋白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及S100钙结合蛋白B等。体内第4周M2型外泌体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湿重率、肌肉神经组织Masson染色及神经轴突与雪旺细胞荧光面积均优于PBS治疗组,均具有显著差异,而M1-exo治疗组与PBS治疗组则无显著差异。同时,体内外实验均表明M2-exo可通过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后下调细胞周期蛋白WEE1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结论M2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上调神经再生相关基因;并可通过AKT-WEE1通路促进雪旺细胞增殖、迁徙以提高神经再生。
吴礼毛贺靖澜申娜陈松
关键词:巨噬细胞外泌体雪旺细胞周围神经损伤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PNH)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PNH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LDH/正常上限(ULN),根据血清LDH/ULN水平进行分组,血清LDH/ULN≥1.5患者作为溶血组,血清LDH/ULN<1.5患者作为非溶血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粒细胞PNH克隆比例、红细胞PNH克隆比例]、LDH/ULN,分析血清LDH/ULN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并随访1年,统计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血清LDH/ULN水平、临床特点,分析血清LDH/ULN与预后的关系,评估血清LDH/ULN对PNH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溶血组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血栓栓塞(TE)事件比例、血清LDH/ULN、粒细胞PNH克隆比例、红细胞PNH克隆比例高于非溶血组,Hb、WBC、PLT、Ret低于非溶血组(P<0.05,P<0.01);血清LDH/ULN与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疲劳、TE事件、粒细胞PNH克隆比例、红细胞PNH克隆比例呈正相关,与Hb、WBC、PLT、Ret呈负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疲劳、TE事件、骨髓功能衰竭(BMF)比例、血清LDH/ULN、粒细胞PNH克隆比例、红细胞PNH克隆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Hb、WBC、PLT、Ret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TE事件、BMF、血清LDH/ULN是PN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血清LDH/ULN、Hb、WBC、PLT、Ret、粒细胞PNH克隆比例、红细胞PNH克隆比例预测PNH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734、0.706、0.730、0.729、0.723、0.712,其中血清LDH/ULN单独预测PNH患者预后的AUC最大(P<0.05)。结论血清LDH/ULN与PNH患者临床特点、预后有关,其中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TE事件、BMF、血清LDH/ULN是PN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
于艳芳王九凤申娜周凤灵
关键词:血红蛋白尿阵发性溶血血栓栓塞预后
首发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病因诊断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以首发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并最终明确病因诊断的疾病,寻找疾病诊断的线索,为病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住院患者为初步入选者,并经组织病理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者,部分患者最终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遗传学等检查方明确诊断并资料完整的病例为最终入选病例。结果符合要求者150例,自发病起至明确诊断的时间数日至10余年,1个月(含1个月,以下同)内明确诊断者89例,6个月内明确诊断者32例,6个月~1a内明确诊断者14例,1~3a内明确诊断者8例,3a以上方明确诊断者7例;病因较为复杂,良性肿大51例占34%,恶性肿大83例占55%,介于良恶性之间者16例占11%。结论淋巴结肿大病因复杂,明确诊断至关重要。临床表现、一般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B超、CT、MRI等)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并具有一定特征性;组织病理检查十免疫组化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查、基因检测、遗传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并对预后判断、制定治疗措施、疗效观察具有较大帮助。
杨俊超杨一飞李丽张瑞英于艳芳申娜周晨光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淋巴瘤血液肿瘤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维程序及首诊处理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LFUO)的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困难。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亦缺乏简便而特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措施,本文系统介绍了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维程序,第一步首先应明确是否为LFUO,第二步...
杨俊超李丽张瑞英于艳芳申娜周晨光
关键词:临床思维程序
文献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
2025年
目的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血必净组(XBJ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活动、饮食、呼吸及对刺激的反应;取各组小鼠肺组织称量湿重和干重并计算肺湿重/干重比;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和IL-1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LRP3、pro-caspase-1、cleaved caspase-1、GSDMD-N、p-c-Jun和c-Ju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血必净降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湿重/干重比,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肺组织中IL-1β和IL-18含量,下调小鼠肺组织中NLRP3、ASC、pro-caspase-1、cleaved caspase-1、GSDMD-N、p-c-Jun和c-Jun蛋白表达。结论 血必净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和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与下调c-Jun表达并抑制其激活,从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有关。
于艳芳申娜贺靖澜翟志海杨俊超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血必净
Crow Fukase综合征(CFS)一例报告
文章就一例Crow Fukase综合征(CFS)病例进行了综述。该患者确诊后基于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用药三天后四肢肿胀及疼痛逐渐减轻,10天后肿胀基本消退,僵硬感等症状明显改善。本例具有①有明显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
杨俊超李丽张瑞英于艳芳申娜周晨光
关键词:沙利度胺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联合前倾角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应用经验定位法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应用联合前倾角定位技术的患者6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假体脱位发生情况、术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观察组患者的OHS评分及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前倾角技术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使髋关节功能更好恢复。
郭振中刘晓宁李朝阳薛磊申娜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髋关节功能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鼠创伤性脑损伤后BDNF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治疗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体外培养HUCBMSCs,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制备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治疗组注入标记的HUCBMSCs。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Brd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BDNF mRNA的表达。结果①假伤组和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治疗组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且随时间延长Brdu标记细胞减少;②注射后7 d起,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较损伤组改善;③假伤组有少量BDNF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对照组和治疗组BDNF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注射后14 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高于假伤组。治疗组BDNF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表达高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结论未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HUCBMSCs在大鼠脑内至少存活4周;经尾静脉注射的HUCBMSCs迁移至脑创伤灶周边区;注入HUCBMSCs后,神经损伤程度改善,BDNF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有利于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陈乃耀申娜贺靖澜郑丽坤
关键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位杂交
5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心肌酶谱及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者心肌酶谱及CRP变化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比较分析50例HSP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心肌酶谱及CRP变化。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心肌酶谱、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以CK-MB升高人数最多。结论①心肌酶谱异常者是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早给予保护心肌措施;②CRP变化对判断病变类型及病程长短有一定意义,是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较好客观指标之一,明显异常应注意合并感染的可能性;③CRP与心肌酶谱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原因尚不清楚。
杨俊超杨一飞申娜李丽张瑞英于艳芳周晨光
关键词:紫癜过敏CRP心肌酶谱
自噬对氧化应激引起的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氧化应激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脊髓神经元细胞继发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但是如何缓解氧化应激目前仍然不明确。该文培养SD(Sprague Dawley)大鼠原代脊髓神经元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H-2O_2作用于神经元细胞12 h后,Western blot检测LC3-II、Beclin-1和P62蛋白质水平变化,分析自噬水平,电镜和绿色荧光蛋白标的记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GFP-LC3)转染观察自噬的数量。ATG5 si RNA转染抑制自噬和雷帕霉素(rapamycin)促进细胞自噬,并使用CCK-8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染色分析自噬对氧化应激下神经元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H-2O_2浓度增加,LC3-II和Beclin-1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而P62蛋白质水平显著下降(P<0.05)。透射电镜和共聚焦观察发现,10、50μmol/L H-2O_2可以增加神经元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H-2O_2明显抑制神经元细胞的活力(P<0.05),ATG5 si RNA抑制自噬水平后,H-2O_2作用下的细胞活力进一步下降,而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后却可以提高细胞的活力(P<0.05)。TUNEL和膜联蛋白V/PI(annexin V/PI)染色结果发现,雷帕霉素可以抑制H-2O_2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凋亡(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脊髓神经元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下时,自噬代偿性激活并保护神经元细胞。
贺靖澜王冉申娜董晓辉李宗虎付治安
关键词:氧化应激自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