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发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病理
  • 9篇临床病理
  • 6篇肿瘤
  • 5篇免疫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4篇病理特征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免疫组化
  • 3篇ZO-1
  • 3篇超声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上皮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

机构

  • 19篇厦门大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21篇申发燕
  • 10篇白冬雨
  • 7篇张海萍
  • 6篇张海芳
  • 4篇钟山
  • 4篇张声
  • 3篇王艳清
  • 3篇李先晓
  • 2篇庄严阵
  • 1篇郑珂
  • 1篇庄惠军
  • 1篇付莉
  • 1篇曾赛凡
  • 1篇史连国
  • 1篇陈虹
  • 1篇王行富
  • 1篇张晓东
  • 1篇罗春华
  • 1篇游雪叶
  • 1篇赵继开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及相关预后,并研究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在SFT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结果,并加做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claudin-3,claudin-4,claudin-7和ZO-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20例SFT发生部位各异,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20/20CD34(+),18/19CD99(+),19/20bcl-2(+),2/19S-100弱(+),1/12EMA局灶(+),2/18SMA局灶(+),7/12claudin-7局灶弱(+),5/12ZO-1局灶弱(+),12例claudin-1、claudin-3、claudin-4均(-)。随访2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 SFT有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及多态性生长方式的组织学特征。CD34、bcl-2、CD99等有助于病理诊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claudin-3、claudin-4在SFT中表达为阴性,claudin-7和ZO-1部分表达为阳性。SFT患者有必要长期随访。
申发燕张海萍张声白冬雨张海芳付莉游雪叶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预后
一种宫腔组织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腔组织储存装置,包括:包括:储存瓶、收集组件;所述储存瓶为中空结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收集组件;所述储存瓶内侧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通过转轴圆周阵列设置有封盖组件,所述封盖组件包括:阻隔板、触发板;...
申发燕钟山白冬雨张海芳李宁波
一种肺癌患者用肺部活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肺癌患者用肺部活检装置,包括负压抽吸筒、样本存储瓶和穿刺针头,样本存储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封盖,螺纹封盖的顶部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抽吸管和第...
白冬雨张海萍申发燕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10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院收治10例患者,其中9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35~61岁,中位年龄47.9±10岁。8例患者肿瘤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左叶,1例位于尾状叶。肉眼观肿瘤最大径2.1cm~14.5cm,平均直径7.93±4.2cm,10例均为单发,境界较清楚,实性,灰白、灰黄或灰褐色,质地中等或质软,部分病例切面伴出血。镜下见多边形或类圆形的上皮样细胞弥漫成片排列,胞浆丰富,胞质嗜酸或透亮,可见核仁,部分病例可见多核或奇异形核,核分裂像少见,部分区域可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B-45和Melan-A均弥漫性阳性,SMA部分阳性,CK、Hepar1、glypican-3、desmin、CD34均阴性,其中仅1例(1/10)肿瘤细胞TFE3弱阳性,Ki-67指数(3%~10%)。结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性肿瘤,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征象,与发生在肝的其他良恶性肿瘤较难鉴别,需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诊。
李宁波申发燕张海芳陈安敏贺峥白冬雨
关键词: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癌预后
乳腺肌样错构瘤12例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乳腺肌样错构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肌样错构瘤的12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12例患者平均年龄(36.42±9.49)岁,平均病程6.78个月。所有病灶均为单侧发病,以左侧多见(9/12,75.00%),最大径约1.1~8.0 cm,最大径平均值为(2.56±1.82)cm。超声检查显示,所有病灶均呈卵圆形或类圆形(100%),表现为膨胀性局限生长,形态规则(66.67%),边界清晰(75.00%),可见纤细的包膜样回声(100%)。内部回声以混杂回声为主(66.67%),伴条状或片状高回声(58.33%)、低回声(100%)及线样分隔(75.0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显示,5例(41.67%)病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0级),6例(50.00%)呈少量血流信号(Ⅰ级),1例(8.33%)呈中等血流信号(Ⅱ级)。病理大体检查表现为实性灰白色或灰黄肿物,质地以中等硬度为主,大部分病灶与周围界限清晰。显微镜下显示病灶由乳腺腺体、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混合构成,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肌样成分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结蛋白(DES)阳性,黏液成分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B)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乳腺肌样错构瘤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混杂回声及低血供。病理特征显示其由乳腺腺体、纤维组织、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混合构成。超声检查可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最终确诊仍需依赖病理检查。乳腺肌样错构瘤总体预后良好,但仍需术后定期随访。
李先晓王艳清王艳清申发燕洪亚玲
关键词:乳腺错构瘤超声病理
一种病理科用病理会诊玻片保存盒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病理科用病理会诊玻片保存盒,本实用新型包括存放盒,存放盒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存放室,存放室内壁的底部沿水平横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存放槽,存放盒正面的中央开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内壁且与存放槽正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
白冬雨张海萍申发燕
文献传递
性腺外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性腺外卵黄囊瘤9例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多见,大多数患者(8/9例,88.9%)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发病年龄8个月~46岁,平均年龄13.9岁;骶尾部多见,宫颈、阴道、纵膈等其他部位也可发生;肿物最大径3~14.7cm,平均8.6cm;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呈疏松网状、腺管状及乳头状,部分病例可见S-D小体、玻璃样小滴及肾基底膜样物质。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肿瘤细胞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5/5例)阳性,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4/4例)阳性,CK(6/6例)阳性,AFP(3/3例)阳性,p53(3/3例)阳性,Hep、CDX2、PLAP、CEA、EMA、HCG部分阳性,vimentin、CD117、CD30阴性,Ki-67增值指数60%~80%;随访4例患者,随访时间术后5个月~2年,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4个月死亡,其余2例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性腺外卵黄囊瘤临床罕见,镜下形态多样,血清AFP水平升高具有提示意义,免疫组化CK、glypican-3、SALL-4、AFP阳性,而vimentin、CD117、CD30阴性可以辅助诊断;p53阳性提示病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贺峥申发燕罗春华卢建兰
关键词:卵黄囊瘤AFPSALL4GLYPICAN-3
肺绒毛膜癌免疫组化诊断线索及陷阱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肺绒毛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绒毛膜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相关免疫组化表型。结果20例肺绒毛膜癌单核滋养层细胞免疫组化标志物:GATA3(6/6,100%)、p63(4/4,100%)、p40(11/13,84.6%)(+);CK-pan(20/20,100%)、HCG(20/20,100%)、CK7(9/9,100%)、CD10(1/1,100%)单核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均呈弥漫强(+);CK5/6(1/5,20.0%)、SALL-4(1/13,7.7%)、CEA(1/4,25%)、PLAP(2/4,50%)、vimentin(1/6,16.7%)弱(+);TTF-1(0/15)、NapsinA(0/5)、CD30(0/7)、OCT-4(0/6)、CD56(0/5)、AFP(0/3)均为(-)。结论肺绒毛膜癌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或巨细胞癌,特别是在活检标本中,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病例的形态学特点,GATA-3、CK7、p63、p40、CK5/6的免疫组化结果可以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申发燕赵继开张海萍韩昱晨
关键词:绒毛膜癌免疫组化P63P40GATA-3
一种可移动玻片板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玻片板架,包括安装架和收纳板,安装架上设置有滑轨,安装架顶端设置有把手,安装架底端设置置物槽;所述收纳板包括安装环和存板槽,所述安装环内设置有环形滑槽,收纳板通过滑槽与安装架上的滑轨连接,所述存...
申发燕白冬雨吴琴超贺峥
文献传递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果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男性老年患者多见,临床上常出现尿路梗阻的症状,表现为排尿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血清学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多呈巢团状、腺样及腺样囊性结构,外围的瘤细胞可呈栅栏状排列,部分癌巢中心可见坏死,部分腔内可见分泌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3/3例)p63、CK5/6及BLC-2大部分细胞呈阳性,但位于最内层的腺腔样细胞阴性,(3/3例)CK7部分细胞阳性,主要是最内层的管腔样细胞阳性,1例行GATA-3、Ber-EP4检测部分肿瘤细胞阳性,(3/3例)肿瘤细胞P504s、PAS、CK20、S-100、CD117阴性,3例Ki-67增殖指数为10%~60%,1例行HER-2检测呈阴性。3例患者均行前列腺电切术,随访6个月至3年,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死亡,其余2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临床非常罕见,诊断时要结合临床血清学检查、镜下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该肿瘤并非完全惰性,应注意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治疗。
申发燕白冬雨张海萍钟山庄严阵
关键词: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病理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