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乏氧环境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乏氧环境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20例病人的子宫肌瘤组织样本(观察组)及周围正常组织(对照组)进行乏氧(1%氧)培养,培养48 h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培养12 h开始至48 h,两组细胞增值率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随着缺氧时间增长,两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细胞凋亡比例更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0 h,观察组子宫肌瘤细胞孕激素受体A/B(PR-A/B)(0.436±0.027)/(0.459±0.033)、孕激素受体M(PRM)(0.121±0.01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0.541±0.032)及孔蛋白(porin蛋白)(3.261±0.85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RA/B(0.225±0.022,0.245±0.029)、PR-M(0.084±0.009)、HIF-1α(0.233±0.070)及porin蛋白(0.205±0.027)表达水平(P<0.05)。培养48 h后,观察组PR-A/B、PR-M、HIF-1α及po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各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培养0 h,观察组酵母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0.77±0.08)、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0.44±0.08)及自噬相关蛋白Ⅱ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0.55±0.13)显著低于对照组Beclin-1(1.25±0.12)、P62(0.95±0.15)及LC3-Ⅱ(0.81±0.09)表达水平(P<0.05),培养48 h后,观察组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及自噬相关蛋白存在明显异常,乏氧环境促进了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作用。 余自淑 田莉 陆静 李涛关键词:肿瘤乏氧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细胞增殖 自噬 宫颈妊娠2例报告 被引量:1 2002年 周瑾 田莉 史则峡关键词:异位妊娠 病例报告 宫颈妊娠 经阴道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治疗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阴道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9例Ⅲ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2)与B组(n=37)。A组采用经阴道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出血时间、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术后切口厚度。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HCG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B组,术后切口厚度及手术时间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病灶切除联合子宫修补术是治疗Ⅲ型瘢痕妊娠的有效方式,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治疗效果明确。 田莉 赵成志 蔡春华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经阴道手术 成都地区成年健康体检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调查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成年健康体检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成都市三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生殖道HPV感染的相关因素,以7∶3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并根据有无HPV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使用LASSO回归筛选潜在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HPV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2318例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481例(20.75%),其中单一感染316例(65.70%)、多重感染165例(34.30%)。训练集1622例,验证集696例;训练集中感染组341例,非感染组1281例。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0.955,95%CI(0.912,0.999)]、产次[OR=4.392,95%CI(1.420,13.583)]、初次性交年龄[OR=0.870,95%CI(0.774,0.979)]、安全套使用情况[OR=0.314,95%CI(0.109,0.905)]、性伴侣人数[OR=6.068,95%CI(1.825,20.177)]、性伴侣包皮过长[OR=3.218,95%CI(1.042,9.936)]、性传播疾病患病情况[OR=3.476,95%CI(1.071,11.277)]、生殖道炎症[OR=3.526,95%CI(1.185,10.494)]、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情况[OR=4.375,95%CI(1.374,13.934)]为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913[95%CI(0.866,0.960)]、0.880[95%CI(0.818,0.941)]。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模型的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模型风险概率阈值分别为0.05~0.90、0.05~0.78时,患者获益。结论成都地区健康体检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为20.75%,其主要受年龄、产次、初次性交年龄、安全套使用情况� 唐逸娇 曾德玲 谭松 田莉 邓玉艳关键词:HPV 健康体检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与孕产期凝血状态的关系探讨 2001年 田莉 张俊梅 李佳平关键词:孕产期 凝血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宫腔镜与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腔内病变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比宫腔镜检查(HS)与阴道超声检查(TVS)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35例患者同时采用HS和TVS,并与最后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HS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4.37%、81.7%和90.74%、98%;均高于TVS的71.2%、63%和77.2%、94%。TVS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性是100%,高于HS的敏感性84.62%,但其特异性仅为66.67%,低于HS的敏感性91.67%。结论HS结合直视下活检是宫内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而TVS因其无创、低价、重复性好,可作为初筛方法。 蔡春华 田莉 李涛关键词:阴道超声 宫腔镜 子宫内病变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9例产科出血患者行盆腔动脉造影注入甲氨蝶呤,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刚丝圈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1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栓塞前后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涛 田莉关键词:产科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术 甲氨蝶呤 子宫腺肌症恶变1例报道 赵成志 田莉 李涛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晚期卵巢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卡氏行为能力状况量表(KP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辅助治疗疗效,检测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肿瘤标志物血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评分以及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4^(+)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实验组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HE4水平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作为晚期卵巢癌的辅助治疗药物,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田莉 彭新皓 李俊强关键词:晚期卵巢癌 复方斑蝥胶囊 T淋巴细胞 预后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状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全血荧光标记法,测定住院分娩的孕产妇233例,其中正常妊娠产妇12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8例,检测其产前、产后外周血中活化血小板内α-颗粒膜蛋白(CD62P)及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D63)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其产前、产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别比较各组产前PT、APTT、CD62P、CD63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重度子痫前期PT、APTT较产前延长,而CD62P、CD63较产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2P、CD63表达率分别与PT、APTT时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血栓前状态,随着病情的加重,CD62P、CD63逐渐升高,PT、APTT逐渐缩短,血栓前状态的程度也明显加重,产后24 h内仍是血栓病的高发时期。 田莉 李涛 张俊梅 蔡春华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栓前状态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