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巍威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2012-2014年达州市部分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掌握四川省达州市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2-2014年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配方米粉、巴氏消毒乳、奶粉4类食品,开展蜡样芽胞杆菌的定性定量监测。采样及检验依据GB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 4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总体检出率为18.05%,其中熟制米面制品8.15%、婴幼儿配方米粉29.11%、巴氏消毒乳26.92%、奶粉32.65%。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其定量计数结果范围为3.0~93 MPN/g之间。结论 2012-2014年达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提示食品在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防止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性。
- 常虹李德华周汉洪李红田巍威
- 关键词:食品污染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监测风险评估
- 2012年达州市部分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掌握达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8类食品,开展沙门菌等8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8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12.28%,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肉制品7.84%、焙烤食品6.45%、凉拌菜6.67%、熟制米面制品15.66%、婴幼儿配方食品51.22%及皮蛋10.00%;调味酱18份,果蔬类52份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结论达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存在一定的检出率,提示食品在加工及销售等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防止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食品安全性。
- 常虹李德华周汉洪李红薛镧田巍威
-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风险评估
- 2010年-2012年达州市食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了解达州市食品中铅、镉、汞、铝和砷等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达州市及郊县主城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和便民服务点等销售的食品开展铅、镉、汞、铝和砷含量检测。结果 3年共开展铅、镉、汞含量监测食品分别12类337份、9类308份和9类288份,总检出率分别是89.02%、81.49%和81.60%,总合格率分别是86.65%、95.58%和94.50%,铅的检出率高于镉、汞且合格率低于镉、汞。铅、镉、汞含量均值分别以薯条2.0050 mg/kg、猪肾0.8111 mg/kg和鲜食用菌0.0649 mg/kg最高。畜肉、新鲜蔬菜和鲜牛奶等群众经常消费的食品中铅合格率低于80%,薯条和鸡肝中铅含量全部超标。铝含量监测食品6类76份,全部检出且合格率仅74.46%,均值以油条270.77 mg/kg最高且超过国家限量。砷含量监测食品2类35份,检出率40.00%且全部合格。结论达州市食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总体较轻,但铅、铝污染较重,薯条和鲜牛奶中铅、猪肾中镉、鲜食用菌中汞、油条中铝等金属污染现象突出,应加强肉及肉制品、谷物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鲜食用菌等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监管,降低食品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
- 王卓张兴伍李德华胡明勇常虹赵成廖海波李德发沈四林何佳文田巍威
-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
- 2011-2014年某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市4年来监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及耐药性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某市2011-2014年采集的948份各类食品样品,按照GB 4789.10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目标菌28株,检出率2.95%,其中,餐饮环节5.36%,散装食品4.25%,本地产品4.17%。对青霉素强耐药,红霉素等5种抗菌药轻度耐药,其他11种抗菌药敏感。结论餐饮环节、散装食品、本地产品应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要加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更好更安全地指导临床用药。
- 李红李德华田巍威周汉洪常虹
- 关键词:食品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达州市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采用MIC法对分离的65株蜡样芽胞杆菌进行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所检蜡样芽胞杆菌进行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65株菌总体耐药率为95.38%(62/65),有3株完全敏感。对头孢曲松耐药率最高,为92.31%;其次为青霉素(86.15%)、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20.00%)、亚胺培南(3.08%);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利福平完全敏感;对红霉素中介耐药最高4株,亚胺培南2株,克林霉素中介耐药1株。结论达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提示应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防止污染,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治疗药物。
- 常虹周汉洪王维田巍威李红
- 关键词:食品污染蜡样芽胞杆菌耐药
- 2015年达州市售桶装水包装标识存在问题与对策
- 2016年
- 目的了解市售桶装水包装材料和标识的现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市售桶装水,发现包装材料和标识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结果产品名称花样繁多,包装标识有6个要素不完善,总符合率73.53%。包装材料为食品级PC桶,34份水桶使用年限超过5年(50.00%)。保质期标注时限从7d^3个月。产品执行国标的仅27份样品(39.71%)。本地和外地产品无明显差异。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与水桶使用年限、执行标准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关。结论达州市售桶装水包装质量需要改进。生产企业要按生产日期批量淘汰水桶,慎重制定保质期。主管部门要规范产品名称,跟踪企业标准,加强技术监管,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 陈松李红周汉洪田巍威郝清
- 关键词:食品安全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监督管理
- 2014年达州市动物性水产品弧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收集淡水动物性水产品中弧菌的污染信息。方法选择达州主城区、大竹县、开江县的3个养鱼场、3家农贸市场、5家餐饮店的鱼和相关水体、水底沉积物,开展了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的定性检测。结果 4类样品4种弧菌总体检出率为37.7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0.44%,溶藻弧菌检出率为9.49%,创伤弧菌、霍乱弧菌(非O1/O139)检出率分别为3.65%。结论达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等致泻性弧菌的污染较为严重,由此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常虹周汉洪李红田巍威
- 关键词:食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监测风险评估
-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今后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按照GB/T4789.6-2003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本市某次因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道,导致的饮水污染事件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照国标方法检出1株EPEC、2株EIEC。按照工作手册进行PCR鉴定后,2株EIEC应为EAEC。结论工作手册采用的PCR技术可提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建议修订国标。
- 李红陈松周汉洪常虹田巍威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交叉凝集PCR
- 2010-2013年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了解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依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0方法对达州市81类市售食品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达州市8类市售食品571件,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0株,其中,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20.0%;3类采样地点中,农贸市场销售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为5.1%;达州市周边县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高于达州市主城区食品的检出率。结论达州市市售食品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但污染严重程度低于我省部分市州,需要对高风险的食品类别和销售地点进行重点监管。
- 田巍威周汉红薛镧常虹李红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市售食品
- 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54
- 2015年
- 目的监测本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国标GB/T8538-2008/54,对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桶装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共从监测的23份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株,检出率为52.17%。常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6.09%。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样品均为本地产品。结论本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健康。
- 陈松李红李德华常虹田巍威周汉洪
-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