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英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梗死
  • 3篇血压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影像
  • 2篇预后
  • 2篇远期
  • 2篇远期预后
  • 2篇皮质
  • 2篇皮质下
  • 2篇皮质下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急性期血压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动脉狭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长英
  • 4篇王佳伟
  • 3篇李继梅
  • 3篇脱厚珍
  • 2篇蔡桂兰
  • 2篇许春伶
  • 2篇王得新
  • 1篇张丽丽
  • 1篇张鹏
  • 1篇屠小令
  • 1篇徐忠宝
  • 1篇张春玲
  • 1篇刘磊
  • 1篇刘占东
  • 1篇李伟荣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ADASIL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分析(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 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
蔡桂兰许春伶王佳伟王长英
关键词:CADASIL皮质下梗死病理学分析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一例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点、影像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ADASIL的认识。方法对一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皮肤活检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妊娠晚期发病,表现为反复的缺血性卒中发作,头颅MRI见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改变,皮肤活检提示微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表面出现颗粒样嗜锇物质(GOM)。结论有阳性家族史,无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且发病年龄较早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要考虑到CADASIL的可能,同时妊娠可能会对促进本病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蔡桂兰许春伶王佳伟王长英王得新
关键词:妊娠
纹状体内囊梗死34例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纹状体内囊梗死(SCI)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4例SC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皮质型SCI(CSCI)和非皮质型SCI(NCSCI)2组,进行临床和影像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CSCI23例,NCSCI11例。CT血管成像共检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5例。CT脑灌注成像检出2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血流灌注减低,其中19例累及广泛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SCI患者中检出上述动脉狭窄或闭塞21例,明显高于NCSCI患者中的4例(x2=3.27,P=0.020),CSCI患者中检出MCA供血区内血流减低区21例,明显高于NCSCI患者中的5例(x2=8.62,P=0.007)。结论SCI有临床和影像特征,大部分由于MCA原位病变所致。动脉病变和其造成的灌注减低是发生皮质症状的重要原因。
张春玲徐忠宝李继梅王长英李伟荣刘占东
关键词:大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脑血管造影术
PU-190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王长英脱厚珍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动态变化,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不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登记自2008年1~10月入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121例,按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Oxford 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进行临床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9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59例、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OCI)9例及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LACI)44例。按脑血管狭窄程度,无狭窄组27例,轻中度狭窄组50例,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记录惠者入院后14天内血压及半年内血压平均水平,分别于入院、住院14d及恢复期(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Bathel指数(Bathel index,Bl)以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mRS),统计分析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完成6个月随访109例,失访12例。结果①脑梗死急性期,76.9%(93/121)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且血压有自动下降的趋势,以前3天下降最明显。②PACI患者59例,55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4例。前3天收缩压120~150 mm Hg组(n=29)6个月时预后(BI 89.14±15.00,mRS 1.59±1.02)优于收缩压<120 mm Hg组(n=4)(BI 85.00±14.72,mRS 2.00±0.82,P值分别为0.024和0.032)和收缩压>150 mm Hg组(n=22)(BI 78.41±20.95,mRS2.27±1.20,P值分别为0.023和0.034)。③伴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37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7例。前3天平均收缩压≤145 mm Hg组(n=15)预后优于收缩压>145 mm Hg组(n=22),6个月的BI评分为91.33±7.90分 vs 67.70±31.42分,P=0.002;mRs为1.40±0.99分 vs 2.68±1.29分,P=0.003。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明显相关,PACI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呈u型曲线关系;在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前3天收缩压平均值低于145 mm Hg�
王长英脱厚珍屠小令王佳伟李继梅王得新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预后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血压调控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及二级预防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血压情况进行随访,观察脑梗死后血压水平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最佳恢复的血压区间,同时探讨脑血管狭窄患者在二级预防中的最佳血压区间。方法:对254例符合...
张鹏脱厚珍王长英刘磊张丽丽王佳伟李继梅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系统血压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