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32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四川桤柏混交林土壤N2O排放的实测与模拟 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土壤N2O排放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通过与Forest-DNDC模型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林地土壤N2O排放.2005和2006年模型模拟的土壤N2O年平均排放速率为15.02,14.03μg/(m2·h),分别为实际观测值的85.7%和87.5%.2005和2006年的实际观测值与模型模拟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有效系数分别为0.56和0.51.以2005年降雨量和气温为基准利用模型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降雨量在±30%范围内变化时,林地土壤N2O排放量的变化幅度不超过25%;气温在±3℃范围内变化时,林地土壤N2O排放量的变化幅度不超过10%. 王小国 朱波 高美荣 王艳强 段文霞关键词:N2O排放 一种远程土壤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土壤监测装置,所述远程土壤监测装置包括风车、太阳能板、摄像头、控制箱、底座箱、驱动轮和空心连接杆;空心连接杆从上到下依次连接风车、太阳能板、摄像头、控制箱、底座箱,空心连接杆中设置电路;所述控制箱中... 高美荣 况福虹 章熙锋 王艳强文献传递 秸秆直接还田与燃烧后还田对冬小麦田N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为减少秸秆燃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国家鼓励农民施行秸秆直接还田措施。但是,秸秆还田会改变多种土壤理化因素,引起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可能改变环境污染性气体一氧化氮(NO)的产生和排放。为了探究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如何影响冬小麦田NO排放,该文依托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秸秆不同还田方式长期试验平台(2005年—),采用静态暗箱-化学发光法对农民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秸秆直接还田(NPK+SR)和常规施肥+秸秆燃烧后还田(NPK+SB)以及不施肥对照(CK)处理下的NO排放通量及辅助因子进行了一个完整生长季(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观测。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下较高的NO排放均出现在施肥后1~2周内,与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小麦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尤其铵态氮(NH_(4)^(+))浓度是NO季节变化动态的关键控制因子,二者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PK相比,NPK+SB并未明显影响NO季节排放量,而NPK+SR却显著抑制了NO季节排放量的49.0%。基于施肥处理与CK处理之间NO排放量的差异,NPK、 NPK+SB和NPK+SR处理的NO直接排放系数分别为0.33%、 0.32%和0.15%。此外,与NPK相比,NPK+SB和NPK+SR提高了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分别增加了小麦籽粒产量的18.9%和15.8%。依据土壤NO排放和小麦产量相结合的指标(即NO排放强度), NPK+SB比NPK显著降低了NO排放强度的19.7%,而NPK+SR比NPK+SB又进一步显著减少了NO排放强度的45.6%。因此,对于紫色土冬小麦田来说,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是一种较好的优化施肥管理方式,可以同时满足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性气体NO排放。 苏媛媛 王艳强 梅宝玲 姚志生关键词:小麦田 秸秆还田 秸秆燃烧 一种适用于耕地土壤质量检测的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耕地土壤质量检测的采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安装板并... 况福虹 高美荣 王艳强 章熙锋文献传递 紫色土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21年 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是农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紫色土坡耕地生态系统进行连续观测,获取2014—2018年碳水通量数据,分析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的雨养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发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趋势,最大值均在14:00前后出现;一年中8月日蒸散发最高,1月最低;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大,春季次之,冬季和秋季变化较为平缓。叶面积指数、温度为影响紫色土坡耕地蒸散发的最主要因子,其次为饱和水汽压差。水分利用效率在9:00—17:00期间基本呈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规律,冬季水分利用效率为全年最高;叶面积指数、CO_(2)通量为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其次为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等水分条件也显著影响了水分利用效率。年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夏季玉米生长盛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对降雨响应更为敏感,同时冬季土壤水分为冬季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未来仍需对紫色土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生长盛期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动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探明当地主要作物应对春夏季季节性干旱威胁的系统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陈露 章熙锋 章熙锋 高美荣 王艳强关键词:紫色土坡耕地 农田生态系统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蒸散发 水分利用效率 涡度相关 土样制作一体化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土样制作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入口槽、碾压机构、过筛机构、出样机构;所述碾压机构用于将从入口槽流出的土样采用双滚筒进行碾压,使碾压后的土样从双滚筒中间缝隙流出;所述过筛机构用于将... 章熙锋 李红 高美荣 张能强 唐家良 王艳强文献传递 古水耕人为土诊断层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以广汉三星堆遗址水耕人为土为例 被引量:4 2008年 选定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典型古水耕人为土,研究剖面的诊断层特性与形成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形成时期长、发育程度高的古水耕人为土,在土壤剖面形态和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次分化。同时水耕表层结构发育,犁底层适度紧实和有一定结构发育;水耕氧化还原层表现出物质的水耕淋淀及其转化特征等。深化了水耕人为土诊断层及其形成过程的认识。对高肥力水耕人为土的培育,以及在水耕人为土系统分类研究上取得进展,都有一定意义。 何毓蓉 徐祥明 吴晓军 王艳强 贺秀斌关键词:剖面特征 三星堆遗址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145 2007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四川盆地中部紫色土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和轮作旱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和旱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78.63~577.97、39.28~584.18和34.48~484.65mg CO·2m-·2h-1,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64.68、242.91、182.21mgCO·2m-·2h-1。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林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夏末(7月底与8月初之间),旱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林地和草地要早,在6月底与7月初之间;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底与翌年1月初之间。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本地区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双因素关系模型(R=aebTwc)较好地拟合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二者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变化的64%~9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受土壤(5cm处)温度和土壤(0~10cm)湿度的影响。分析表明3种土地利用土壤的Q10值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王小国 朱波 王艳强 郑循华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川中丘陵区极端气候演变及其对紫色土坡耕地作物生产的影响 2025年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川中丘陵区农业可持续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前期研究多基于低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表征植被动态,难以精准解析极端气候事件对作物生长的微观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气候敏感型--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定位试验站的气象数据序列(1960—2022年)及主要作物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数据(2005—2022年),采用ETCCDI(Expert Team on Climate Change Detection and Indices)构建的极端气候指数体系,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揭示20个极端气候指数演变特征及其对作物生产力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1)川中丘陵区气温呈现显著增暖趋势。1960—2022年平均气温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990年之后呈上升趋势,1990—2022年气温增暖率为0.20℃·(10a)^(-1)。1960—2022年极端气温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冷指数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热天日数、霜冻日数、日平均温差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表明极端高低温事件发生频率与强度同步加剧。(2)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波动较大(P>0.05)。连续无雨日数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而其余极端降水频率类指数及降水强度类指数基本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表明区域干旱化风险整体加剧。(3)作物响应存在明显种间差异。冬小麦及夏玉米生产均受连续无雨日数的显著影响,但夏玉米对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更为敏感,其中最高气温极大值、最低气温极大值及日平均温差是制约夏玉米产量的主导气温因子(P<0.05);降水频率指数、年总降水量及湿润天数则是主要极端降水影响因子(P<0.05)。(4)Hurst指数预测显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呈现持久性特征,高温-干旱复合型灾害将成为威胁作物生产的主要风险。本研究提出的作物-气候响应机制,可为丘陵旱作农业区优化种植制度� 陈露 唐家良 唐家良 王艳强 高美荣 朱波关键词:极端气候 作物生产 坡耕地 紫色土 一种深层独立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独立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包括升降筒,升降筒的上部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通过通孔贯通连接升降筒的内腔,动力腔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的伸缩杆的底端穿过通孔并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与升降筒相配合... 高美荣 况福虹 章熙锋 王艳强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