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作品数:10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生物学 更多>>
歌曲《风萧瑟》的音乐与演唱分析 2023年 目的:《风萧瑟》是我国早期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歌剧《伤逝》中的唱段之一,该唱段使用美声的演唱形式,对演唱者的演唱与表现技巧有极高的要求。文章对此唱段展开深入分析,结合笔者的演唱实践,探索美声演唱技巧,以此加深音乐爱好者对中国歌剧的了解。方法:文章主要从创作背景、音乐分析、演唱分析这三个方面对歌曲《风萧瑟》展开研究,使笔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能有效代入歌曲的场景,同时为其他声乐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结果:歌剧的表演不是一股脑地乱唱,而是要从作品的细节入手,保证歌词的准确性,把作品的情感传达出来,了解作品的曲式、情感的递进,精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结论: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唱者,要从上述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演唱技能。 陈喜红 王洁关键词:音乐 美声 演唱技巧 一种粗煤泥分选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煤泥分选系统,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脱泥筛、煤泥桶和三锥角水介旋流器;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底流管通向第二脱泥筛,三锥角水介旋流器的溢流管通向第三脱泥筛;第三脱泥筛底部设有煤泥离心机。本实用新型将... 崔广文 刘惠杰 郭启凯 王洁 宋国阳文献传递 遥感技术在江西德兴铜矿矿区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05年 以德兴铜矿矿山为例,首先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的生长信息以确定污染的分布状况。在对矿区典型植被光谱反射特性综合分析基础之上,总结对照区和污染区植被的波谱特征差异和各污染区的受污染程度。最后,对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王洁 杨锋杰 李江涛 李庆亭关键词:遥感 重金属污染 贵州梵净山九龙池沉积物^(14)C年代学研究及全新世碳累积速率变化 被引量:1 2022年 放射性碳同位素加速器质谱(ASM^(14)C)测年法是湖泊沉积物定年的主要方法,并且是全新世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全新世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入,选取不同介质定年可能对年代模型的准确性造成误差,进而影响到气候指标的解译。本文选取贵州东北部梵净山九龙池沉积物中树枝、树叶、树皮、种子等植物残体和全样有机质作为测年介质,利用ASM^(14)C进行定年。结果表明,相比全样有机质,使用植物残体定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碳库效应的影响。但相比于原位沉积且生长年限较短的叶片,树枝的定年结果偏老,不是一种理想的定年介质。另外,根据定年结果及总有机碳含量重建了全新世九龙池的碳累积速率,发现碳累积速率可以指示该地区亚洲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历史。 戎钇锰 彭海军 丁寒维 鲍锟山 高洋 闫海鱼 陈笛 姚虎 王洁关键词:全新世 沉积物 植物残体 三锥角煤泥水介分选旋流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锥角煤泥水介分选旋流器,它创新点在于旋流器的锥体由三个不同锥角的空心圆锥截取圆台拼接而成,从上到下三个锥角角度依次为(100°-150°)、(50°-90°)、(15°-40°);旋流器的筒体直径和... 崔广文 刘惠杰 郭启凯 宋国阳 孙铭阳 王京发 李彦君 王洁文献传递 一种粗煤泥分选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煤泥分选工艺,原煤首先进入第一脱泥筛,筛下物进入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分选,得到的三锥角水介旋流器底流物进入第二脱泥筛脱泥,溢流物进入第三脱泥筛脱泥;第二筛上物和第一筛上物混合进入重介系统进行分选;第三筛上物... 崔广文 刘惠杰 郭启凯 王洁 宋国阳文献传递 梵净山九龙池沉积物氮同位素组成与全新世气候演变过程 2023年 湖泊沉积物氮同位素(δ^(15)N)在古环境、古气候变化方面有着指示气候干湿变化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学界对于δ^(15)N记录作为气候代用指标所指示的气候干湿变化特征仍缺乏深入探索。本文以贵州省梵净山九龙池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δ^(15)N所记录的梵净山地区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与特征,并结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碳氮比值(C/N)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九龙池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受流域输入影响,气候湿润时,陆生植物增多,土壤湿度增大,外源输入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影响增大,沉积物δ^(15)N值偏负;气候干旱时,陆生植物减少,土壤湿度降低,外源输入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影响减小,沉积物δ^(15)N值偏正;(2)九龙池湖泊沉积物δ^(15)N记录很好地揭示了梵净山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干湿变化过程,即早期(11.5—9.2 ka B.P.)亚洲夏季风增强,气候从干旱期向湿润期转变,中期(9.2—3.0 ka B.P.)亚洲夏季风强盛,气候整体处于湿润期,晚期(3.0—2.2 ka B.P.)亚洲夏季风减弱,气候由湿润期向干旱期方向发展。该记录与中国西南地区其他气候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区域一致性,但在部分时段有明显差异,说明西南地区气候和环境演变即响应了全球性变化又有区域特征。本研究表明,九龙池湖泊沉积物δ^(15)N记录可用于揭示研究区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特征,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古气候代用记录。 张琛华 彭海军 王洁 丁寒维 姚虎 范宝祥 高洋 洪冰关键词:全新世 气候变化 氮同位素 地沟油合成煤泥捕收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煤炭洗选是煤洁净利用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而现如今随着机械开采,煤质越来越贫、粒度越来越细、组成越来越杂,需要分选的细粒物料越来越多。一般煤泥量约占原煤的15%-25%。浮选是目前公认的处理细粒级煤泥最有效最经济的分选... 王洁关键词:煤泥浮选 地沟油 酯交换法 捕收剂 文献传递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对增温的响应 2025年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 其碳交换动态对评估区域碳收支及预测气候变化响应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42°53'N, 83°44'E;海拔2470 m)为研究对象, 采用开顶式增温箱(OTC)模拟气候变暖情景, 结合LI-8100A自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 系统研究了2018年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ER)对增温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研究区年ER总量为678 g C/m^(2), 其中87 % (590 g C/m^(2))集中于5~9月生长季;OTC处理显著提升空气温度0.5 ℃、土壤5 cm温度1.1 ℃, 并降低土壤含水量2.01 %, 导致ER通量较对照组增加33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 ER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5 cm温度(r2=0.84)与土壤含水量(r2=0.92)的协同调控, 其温度敏感性(Q10)在低温(6.68)与中等含水量(25 % ~40 %)条件下达到峰值, 增温后Q10进一步升高至8.16。本研究量化了中亚干旱区高寒湿地ER对增温的响应阈值, 揭示了水热耦合作用对碳释放的影响, 为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湿地碳循环模型的参数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 姚虎 彭海军 洪冰 洪冰 范宝祥 王洁 吕伊娜关键词:高寒湿地 生态系统呼吸 增温 个旧矿区环境污染遥感调查及生态恢复研究 本论文选择全国最大的锡矿区——个旧锡矿为典型研究区,在野外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环境进行了适时的调查。通过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提取由矿山尾矿、开采区引发的土地和植被污染。然后到野外重点选择各尾矿区内... 王洁关键词:锡矿 遥感 反射光谱 植物修复 超积累植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