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汉萍

作品数:37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细胞
  • 13篇免疫
  • 12篇抑制剂
  • 12篇制剂
  • 10篇小细胞
  • 10篇检查点
  • 10篇非小细胞
  • 10篇肺癌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晚期
  • 6篇免疫相关
  • 5篇一线治疗
  • 5篇细胞癌
  • 4篇诊治建议
  • 4篇生长因子受体
  • 4篇受体
  • 4篇肿瘤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37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37篇王汉萍
  • 27篇张力
  • 19篇斯晓燕
  • 15篇王孟昭
  • 11篇张晓彤
  • 6篇李玥
  • 5篇郭潇潇
  • 4篇郑文洁
  • 4篇施举红
  • 4篇肖毅
  • 4篇周佳鑫
  • 4篇段炼
  • 3篇张丽
  • 3篇唐福林
  • 3篇赵岩
  • 2篇王文泽
  • 2篇李雪梅
  • 2篇刘鸿瑞
  • 2篇梁乃新
  • 2篇郑可

传媒

  • 6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 1篇第六届北京协...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 1篇2014中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肾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50例临床特征分析——一项真实世界观察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真实世界中导致肾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0例肾脏irAE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肿瘤相关特征,肾脏irAEs临床表现与分级、治疗方案与疗效、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临床诊断符合肾小管间质肾炎(TIN)46例、肾小球肾炎(GN)4例。发生irAEs的中位时间为启动ICIs治疗后93 d,诊断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数为49.90 mL/(min·1.73 m^(2)),irAE-急性肾功能损伤(AKI)2~3级为34例(68.00%),存在抗核抗体(ANA)[12/31例(38.71%)]、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A抗体(抗SSA)及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B抗体(抗SSB)[1/29例(3.4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23例(4.35%)]、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GBM)[2/25例(8.00%)]阳性,免疫抑制后均转阴;34例检测补体结果均未降低,19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患者中9例(47.37%)升高,21例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患者中19例(90.48%)升高。ICI-GN组较ICI-TIN组irAE-AKI分级更高(P<0.05)。27例患者获得肾脏病理学结果,其中23例TIN,4例GN(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各2例;其中3例(75.00%)合并TIN)。50例患者中,38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起始剂量中位数50.0 mg/d、治疗时间中位数71 d;肾脏恢复率为62.00%,病理学诊断为增殖性肾炎者肾脏均未恢复。47例停用ICIs,其中7例重启ICIs治疗后均未再次出现肾脏irAE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的激素起始剂量与肾脏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OR 1.122,95%CI(1.013~1.243),P<0.05]。irAE-AKI分级、合并ICI-GN、肾脏恢复以及启动激素治疗,均显示与肿瘤预后、患者生存无相关性。50例患者中,28例使用国产ICIs,22例使用进口ICIs。使用国产ICIs与进口ICIs患者比较,在合并用药、肾脏irAEs类型、发病时间、发病时肌酐水平�
薛茁蕤滕菲胡蓉蓉艾三喜施潇潇王湘斯晓燕王汉萍应红艳徐燕叶葳樊晓红李雪梅郑可
关键词:肾活检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被引量:16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作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全程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小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新辅助治疗主要病理缓解率明显提升,甚至达到完全病理缓解,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免疫新辅助治疗带来疗效和生存获益,同时,其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延误手术、丧失手术机会、死亡等)备受关注。本诊疗建议目的是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形成适合国内医疗现状的诊疗方案。方法本文由胸外科专家、肿瘤学专家、胸内科专家以及irAE相关科室专家(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感染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和急诊科)共同完成本诊疗意见的制定工作。专家充分参考irAE指南、胸外科公开发表的大型临床研究数据以及国内医生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公开发表个案,多学科反复讨论,形成针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诊疗建议。结果本诊疗意见涵盖irAE相关的预防、评估、检查、治疗和监测全过程,以便全面、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结论围手术期irAE管理是肺癌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优化围手术irAE的诊疗。
倪军黄淼张力吴楠白春学陈良安梁军刘谦王洁吴一龙张奉春张抒扬陈椿陈军方文涛高树庚胡坚姜涛李单青李鹤成廖永德刘阳刘德若刘宏旭刘建阳刘伦旭王孟昭王长利杨帆杨跃张兰军支修益钟文昭管宇宙郭潇潇何春霞李少雷李玥梁乃新鲁方亮吕超吕玮斯晓燕谭锋维王汉萍王江山阎石杨华夏朱惠娟庄俊玲
关键词:肺肿瘤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及其靶抗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系统性血管炎(SV)中的阳性率、抗原成分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pSS)及正常人血清中AECA阳性率,分析各组AECA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1)SV、SLE及SS中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RA及正常人组(P〈0.01)。(2)AECA为一异质性抗体,其抗原分子质量在16~110ku。SV和SLE中均有与分子质量47ku抗原结合的AECA。(3)AECA阳性的TA其血沉高于阴性组(P〈0.05);WG、MPA、CSS中,AECA阳性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高于阴性组(P〈0.05);BD中,47ku—AECA阳性组神经系统受损和CRP升高者多于阴性组(P〈0.05)。结论AECA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不同SV及SLE中可能存在共同靶抗原,且与疾病临床表现相关。
王汉萍郑文洁唐福林赵岩田新平陈华
关键词:内皮细胞抗内皮细胞抗体免疫印迹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被引量:4
2023年
头颈部肿瘤发病人数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第六位, GLOBOCAN 2020数据库显示, 每年新发病例约93万, 死亡病例高达46.7万[1]。在中国, 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3万, 死亡病例接近7万,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头颈部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唇、口腔、咽(不包括鼻咽)组的整体发病率最高, 男性发病率整体高于女性[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头颈外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头颈外科学组黄志刚陈晓红刘绍严王汉萍胡国华华清泉文卫平潘新良周梁
关键词:颈部肿瘤新发病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疑难病例析评第202例 耳痛、听力下降-鼻塞鼻衄-便血-少尿
2010年
患者女,44岁,因耳痛、听力下降16个月,鼻塞、鼻衄12个月,血肌酐升高15d,便血4d,于2007年12月20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2006年8月起出现左耳胀痛、听力下降。同年10月受凉后出现咳嗽、流涕,伴乏力、间断低热、左膝关节疼痛。同年11月右下肢胫前出现黄豆大小血泡并逐渐增大,伴疼痛、渗液。
王汉萍郑文洁唐福林
关键词:听力下降便血耳痛鼻衄少尿
微滴数字PCR技术动态监测非小细胞癌患者血浆游离DNA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
崔晓霞邱斐斯晓燕王汉萍张晓彤张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八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8例ICI相关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ICI相关结肠炎的起病情况、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表现,ICI相关结肠炎的治疗、合并症、重启ICI情况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范围)为66岁(55~74岁);其中7例为肺癌Ⅳ期患者,1例为肾盂癌Ⅲc期;4例ICI相关结肠炎发生在抗程序性死亡1(PD-1)联合化学治疗过程中,2例发生在抗PD-1联合化学治疗后予以抗PD-1单药维持治疗过程中,2例发生在抗PD-1单药治疗过程中;首次抗PD-1治疗至ICI相关结肠炎起病的中位时间(范围)为44 d(27~198 d),末次抗PD-1治疗至ICI相关结肠炎起病的中位时间(范围)为8 d(6~35 d);4例患者经肿瘤免疫治疗后病情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1例病情进展,1例未评估肿瘤疗效。8例ICI相关结肠炎均为中、重度,以广泛结肠型(5/8)为主,临床表现均有腹泻,3例伴有腹痛;内镜下表现为弥漫性黏膜糜烂,其中2例伴有溃疡;病理表现以隐窝炎或隐窝脓肿为主,其中2例伴有凋亡改变。8例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而接受生物制剂治疗,4例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发生和未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起始糖皮质激素剂量分别为(85.00±52.60)、(60.00±23.09)mg,糖皮质激素疗程分别为(8.75±4.03)、(7.50±3.11)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例患者重启ICI治疗,但均复发结肠炎。结论:ICI相关结肠炎具有相应ICI治疗史和临床、内镜、组织病理特征,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重启ICI治疗易复发。
谭蓓王汉萍李玥张晓彤斯晓燕周炜洵张力钱家鸣
关键词:结肠炎
伏美替尼治疗奥希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16例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价伏美替尼治疗奥希替尼耐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奥希替尼耐药后接受双倍剂量伏美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基因突变情况、既往治疗情况及伏美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62.5岁。患者接受伏美替尼160 mg(qd)治疗,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客观缓解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7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主要为1~2级的胃肠道和皮肤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药情况。结论:双倍剂量(160 mg,qd)伏美替尼在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中可能有较高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可控。
斯晓燕王汉萍张晓彤王孟昭张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观察
斯晓燕王汉萍张晓彤崔晓霞张力
危重及难治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反应诊治建议及探索被引量:14
2019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改写了很多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ICIs作用原理可以理解为“刹车理论”,在“松开刹车”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全身性毒副反应,其中部分可能为危重和难治性,甚至具有潜在致死性。本文对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相关的最新国内外指南及共识中关于3度-4度irAEs的诊治建议进行了汇总,包括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肿瘤免疫治疗学会(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SITC)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指南,并复习了2019年5月20日前公开发表的关于irAEs的个案报告和相关的综述文献后,对以上指南和共识中尚未纳入的3级-4级irAEs的诊治建议进行补充,重点介绍了特异性免疫抑制药物在不同的irAEs中成功应用的情况,包括抗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阻断、抗CD20单抗、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抗、抗整合素4单抗、Janus激酶抑制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本文对于类固醇激素在irAEs中超大剂量使用和升级使用及反复使用提出质疑,并强调应同时关注激素继发的感染、肿瘤进展和无法满足ICIs再挑战的等问题。本文提出对于危重和难治性irAEs的“降阶梯治疗”原则,建议应尽早使用细胞因子靶向药物这些特异性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治疗时代诸多的irAEs是传统化疗及小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不曾有过的,不断地挑战肿瘤科大夫的知识储备和临床基本技能。因此,建立肿瘤多学科讨论体系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管理极为重要。
王汉萍宋鹏斯晓燕郭潇潇李玥周佳鑫段炼张丽王孟昭张力
关键词:降阶梯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