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因素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79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认真的术前准备后于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眼压、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等情况。结果:有97.5%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眼压控制良好。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6.9%。结论: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择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梓李一壮
-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碎核小梁切除表面麻醉围手术期处理
- 85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对≥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因素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208眼≥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认真的术前准备后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者11只眼(5.29%),0.05-0.1者10只眼(4.81%),0.1~0.4者72只眼(34.61%),≥0.5者115只眼(55.29%)。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9.03%。结论对≥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因素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 王梓李一壮陈晖卢善华
- 关键词:白内障围手术期处理小切口手法碎核角膜内皮细胞
- 表面麻醉下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 王梓李一壮
-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力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64例(80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1周、4周、8周和12周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采用Zeiss-Humphrey OCT3仪于术前1周,术后1周、4周、6周、8周和12周分别检查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A、B组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95%和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周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89.37±24.95)μm和(191.87±22.61)μm,与术前(158.13±19.11)μm和(159.20±16.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6周时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仍较术前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8周、12周时A、B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术后发现黄斑囊样水肿1眼,第12周复查时已消退。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方式白内障手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有增加,但是大多达不到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标准,在8周左右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几乎恢复正常。
- 王梓李一壮李青
- 关键词:高度近视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角膜屈光力新公式与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的角膜屈光力被引量:4
- 2011年
-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 徐唐秦爱玲李一壮孙小银钱涛王梓
- 关键词:角膜屈光力角膜曲率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