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47 被引量:34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转移模式的分析和比较
- 目的:探寻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发生转移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1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30Gy/10f以及根治性切除的382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 潘宏达王林彭亦凡杜长征顾晋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肺转移肝转移
- 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后预防性临时造口永久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预防性临时造口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减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中,但部分预防性临时造口患者因各种因素不能还纳,从而转变为永久性造口。目前,造口永久化仍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不良后果,其发生原因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单中心的连续性手术样本,探讨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行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联合预防性临时造口且完成超过12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永久性造口的发生情况,比较永久性造口患者与造口还纳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永久造口定义为造口超过12个月未能还纳。结果:共纳入299例患者,其中268例(89.63%)如期还纳(造口关闭组),31例(10.37%)未还纳(永久造口组)。与造口关闭组比较,永久造口组初诊时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更高(7.5%vs.25.8%,P=0.003),同时,T3与T4期、N2期以及临床分期Ⅳ期比例更高(均P<0.05);术后总并发症(19.0%vs.41.9%,P=0.003)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1%vs.9.7%,P=0.016)升高,吻合口漏发生率也升高(4.9%vs.19.4%,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合并远处器官转移(OR=5.41,95%CI=1.80~16.27,P=0.003)和吻合口漏(OR=4.44,95%CI=1.15~17.09,P=0.030)是形成永久性造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仍有部分患者的预防性临时造口无法还纳而形成永久性造口。永久性造口与肿瘤位置过低、初诊时存在远处器官转移和出现吻合口漏密切相关。
- 张洁雷小康王新静杨茜曹星雪谷美佳武爱文王林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造口术手术后并发症
- 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行等待观察策略的远期预后:一项来自中国等待观察数据协作组的多中心登记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报告中国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后的远期结局。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新辅助治疗后评价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cCR(near-cCR)进行等待观察的直肠癌患者以及少数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较好、以活检为目的行局部切除确认ypCR的患者,随访时间需≥2年;剔除基线时伴有远处转移或带瘤生存自行等待观察的患者。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中国等待观察数据协作组(CWWD)中的数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新辅助治疗类型、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评价、补救措施及治疗结局等,分析本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后的远期结局,并比较cCR及near-cCR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来自8家医疗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云南省肿瘤医院)共计318例接受等待观察且随访超过两年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中男性221例(69.4%),女性107例(30.6%);中位年龄60(26~86)岁。肿瘤距离肛缘中位距离为3.4(0~10.4)cm。291例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评效为cCR,27例评效为near-cCR。中位随访48.4(10.2~110.3)个月,5年累计总体生存率(OS)为92.4%(95%CI:86.8%~95.7%),5年累计疾病特异生存率(CSS)为96.6%(95%CI:92.2%~98.5%),5年累计器官保留研究校正无病生存率(OP-DFS)为86.6%(95%CI:81.0%~90.7%),5年累计器官保留率(OPR)为85.3%(95%CI:80.3%~89.1%),5年局部再生率为18.5%(95%CI:14.9%~20.8%),5年远处转移率为8.2%(95%CI:5.4%~12.5%)。全组共56例发生局部再生,82.1%(46/56)的局部再生发生于2年内,91.1%(51/56)的局部再生发生于3年内,中位再生时间为11.7(2.5~66.6)个月。91.1%(51/56)的局部再生发生于肠腔内。共23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60.9%(14/23)远处转移发生于2年内,73.9%(17/23)发生于3年内,中位远处�
- 赵一鸣王维虎张卫王林李帅王靖雯廖乐恩于冠宇孙振屈艳丽巩阳卢云武涛李云峰王权赵国华肖毅丁培荣章真武爱文
-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治疗
- 基于腹壁张力和筋膜锁定缝合的肠造口技术被引量:6
- 2022年
- 肠造口手术技术细节尚无统一标准,外科学教材中的手术原则存在较大异质性。在回顾腹壁结构和腱膜的精细解剖基础上,结合作者们的实践经验,尝试提出一种基于腹壁张力和筋膜锁定缝合的肠造口技术。技术操作细节为:(1)临时性造口选择右腹直肌外缘,永久性造口选择左侧腹直肌内促进粘连;(2)皮肤行适合尺寸的圆形开孔(临时性也可一字型),皮下组织和深筋膜行钝性分离;(3)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切开筋膜层,钝性扩开肌肉组织,腹横筋膜层水平切开小口后,扩张腹壁隧道至适合尺寸,临时性造口肠袢能恰好无阻力地提出腹壁为适宜,永久性造口稍有阻力为适宜,但均不要预留运针空间以免致死腔形成;(4)永久性造口可考虑在筋膜切线两端单纯或8字锁定缝合,避免慢性筋膜撕裂;(5)肠壁提出后,与皮肤简单固定4~8针;通常临时性回肠造口黏膜可自行翻出,无需外翻缝合;永久性造口可视情况黏膜外翻缝合。理论上讲,该技术可降低术后短期并发症和远期造口疝的发生率。期待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王林赵玉洲丁永斌韩加刚马君俊吴永友汪欣马腾辉张洁李子禹步召德苏向前武爱文
- 关键词:造口并发症造口旁疝
- 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加速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至3月纳入符合条件的6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于2023年4月至8月,纳入7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超加速康复外科组,实施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7.21 (11.80,36.00) h,首次排便时间为37.61(25.48,56.33) h,术后住院天数为(2.11±0.98)d,治疗费用为7.60(6.71,8.25)万元,均显著早于/短于/少于加速康复外科组的53.89(32.21,60.21) h、75.30(55.67,100.88) h、(6.24±2.20) d和9.06(8.26,9.71)万元(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 张洁曹星雪王新静李昌龙王林陆宇晗武爱文
-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 0~Ⅲ期直肠癌综合治疗856例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总结单中心10年间0~Ⅲ期直肠癌综合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856例0~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全组患者男性470例,女性385例,平均年龄(58±12)岁.Kaplan-Meier法进行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筛选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TNM分期0期18例,Ⅰ期209例,Ⅱ期235例,Ⅲ期394例.296例术前评估为cT3或N+以上的患者接受了术前放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4%(16/296),5年局部复发率为4.7% (14/296).所有患者总体局部复发率为4.8%,其中3年内复发占70.7%,5年内复发占97.6%.远处转移率为16.4%,3年内转移占82.9%,5年内转移占96.4%.肺转移患者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肝脏和其他部位转移(75.0%比21.7%,χ^2=25.691,P=0.000),CEA升高的发生率在肝转移患者中明显高于在肺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56.8%比37.8%,χ^2=25.691,P =0.000).生存分析显示0、Ⅰ、ⅡA、ⅡB、ⅡC、ⅢA、ⅢB和ⅢC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90.0%、81.3%、76%、64.8%、69.3%、59.0%和36.8%,各期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5,HR=1.385,95% CI:1.066 ~1.801)、手术方式(P=0.029,HR=1.337,95% CI:1.030~1.733)、分化程度(P=0.000,HR=1.535,95% CI:1.222~ 1.928)、TNM分期(P=0.000,HR=1.349,95% CI:1.260 ~1.444)及脉管癌栓(P=0.001,HR=1.715,95% CI:1.258~2.342)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年龄、手术方式、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TNM分期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完善的术前评估、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严密随访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关键.
- 陈鹏举姚云峰赵军李明彭亦凡詹天成杜长征王林陈楠顾晋
- 关键词:直肠肿瘤存活率分析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选择
- 目的探讨无保护性造口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 (Anastomotic Leakage AL)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间我院无保护性造口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 AL 患者共37例,其中保守...
- 王林顾晋
- 关键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
- 文献传递
- 低位直肠癌术后直肠阴道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9
- 2006年
- 顾晋王林
- 关键词:低位保肛手术直肠阴道瘘直肠癌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术后生活质量
- 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被引量:2
- 2013年
-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策略的选择是结直肠癌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同期肝切除手术因其具有避免多次手术打击、不会中断连续的系统化疗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对于一般状况较好,原发灶可切除,肝转移灶小且多位于周边或局限于半肝,肝切除范围较小时,肝外转移可切除的病人,可考虑同期肝切除手术。认真进行术前评估,严格筛选合适病例,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并加强围术期管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预后。
- 顾晋潘宏达王林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适应证并发症
- 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降期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定义为距离肛缘≤12cm,局部分期T3~T4或任何T、N阳性,无远隔转移的直肠癌。目前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后的肿瘤消退,会导致临床降期和病理学的微观改变,这些改变对于外科治疗和患者的远期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林顾晋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降期肿瘤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