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顺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小麦
  • 6篇选育
  • 4篇高产
  • 2篇登记号
  • 2篇多抗
  • 2篇优质高产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小麦
  • 2篇农科
  • 2篇农科院
  • 2篇品种选育
  • 2篇系谱
  • 2篇系谱法
  • 2篇系谱法选育
  • 2篇小麦赤霉病
  • 2篇小麦种
  • 2篇小麦种植
  • 2篇麦种
  • 2篇霉病

机构

  • 12篇襄樊市农业科...
  • 11篇襄阳市农业科...

作者

  • 23篇王志顺
  • 21篇张道荣
  • 20篇周芳菊
  • 20篇汤清益
  • 13篇陈桥生
  • 8篇姜齐斌
  • 7篇凌冬
  • 6篇唐清
  • 6篇刘先斌
  • 5篇汤三明
  • 2篇谭永强
  • 1篇付永红
  • 1篇梅汉成
  • 1篇王立峰
  • 1篇毕秋芳
  • 1篇方遵超
  • 1篇余华强
  • 1篇余晓强
  • 1篇张立华
  • 1篇张鹏飞

传媒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农技服务
  • 1篇湖北植保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株高、旗叶和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分析
2025年
对湖北省种植的20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株高及主茎的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小穗数、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株高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而退化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受环境影响最明显。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穗重与旗叶长度、旗叶宽度、穗粒数、穗长、小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退化小穗数、穗颈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退化小穗数、穗颈长与穗粒数、小穗数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周芳菊张道荣凌冬汤清益孙华卫唐清王志顺刘先斌王鑫汤三明
关键词:农艺性状株高旗叶穗部性状
襄阳市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年
襄阳市是湖北省小麦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小麦面积占全国的1.3%。分析了当前襄阳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汤清益张道荣周芳菊王志顺龚红波
关键词:小麦
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抗性鉴定领域,涉及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将小麦播种在泡沫育苗盘中,育苗基质土加入适量高锰酸钾以灭菌,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待小麦幼苗生长到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的时候,将第一片叶片顶端减掉0.3‑0....
孙华卫凌冬张道荣唐清汤清益周芳菊刘先斌王志顺王鑫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襄麦25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襄麦25是襄樊市农业科学院以矮败Tai1062为杂交平台与鄂麦19杂交后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筋、早中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北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都全面超过了郑麦9023,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陈桥生张道荣汤清益王志顺姜齐斌周芳菊
关键词:小麦选育
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襄麦55选育与应用
陈桥生张道荣汤清益姜齐斌王志顺周芳菊谭永强
课题来源与背景:襄麦55是襄樊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筋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鄂审麦2009001。该成果研究得到了湖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品种选育
襄阳冬小麦生育关键期及抗逆性综合栽培措施被引量:4
2024年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经历多个生育期,不同生育期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不同,同时不同生育期又会受到不同逆境环境影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波及小麦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加工品质,直接影响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基于此,总结了襄阳市冬小麦栽培生育关键期,并根据各生育期主要病害及多发的不利环境因素及特点,提出了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及倒春寒、穗发芽等抗逆性栽培综合措施,为襄阳市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汤三明王志顺
关键词:冬小麦抗逆性
高产多抗中筋小麦新品种—襄麦55被引量:1
2010年
襄麦55是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以高代品系7019(组合为8811/贵农24-7)与鄂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鄂审麦2009001。
张道荣陈桥生汤清益王志顺姜齐斌周芳菊谭永强
关键词:多抗系谱法选育农科院登记号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被引量:2
2010年
赤霉病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分析了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环境条件,详述了病状及诊断办法,提出了防治方法。
汤清益张道荣王志顺周芳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5年
为了给鄂北岗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研究以小麦品种金乐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窄幅等行距条播(T1,行距20 cm)、宽幅等行距条播(T2,行距22 cm)、窄幅宽窄行沟播(T3,行距12×24 cm)、宽幅等行距条播(CK,行距25 cm)四种不同机械播种方式,比较了不同播种方式对鄂北岗地小麦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窄幅宽窄行沟播和窄幅等行距条播在灌浆期仍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花期、灌浆期小麦剑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的能力,能显著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基本苗、群体分蘖数,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各生育期苗体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窄幅宽窄行沟播(行距12×24 cm)是适宜鄂北岗地小麦的一种播种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王志顺凌冬张道荣杨赵楠孙华卫王鑫周芳菊汤清益刘先斌汤三明唐清
关键词:播种方式小麦生长发育
小麦F_1代的产量优势及相关性分析
2009年
通过对106个杂交组合中21个超标优势组合F1代产量性状及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超标优势组合的产量三因素均具较高水平。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通径系数为0.8536;穗粒数次之,通径系数为0.4355;千粒重贡献较小,通径系数仅为0.2492。由此表明,湖北麦区生态条件下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应在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两因子上有所侧重。
周芳菊陈桥生张晓波张道荣汤清益王志顺
关键词:杂交小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