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多重耐药性分析检测
- 2011年
-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对各种标本采集到的7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7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由低到高为舒巴坦(5.4%)、阿米卡星(12.4%)、美罗培南(18.1%)、亚胺培南(19.5%)、头孢吡肟(21.4%)、头孢曲松(24.5%)、头孢噻肟(26.5%)、头孢他啶(28.4%)、头孢哌酮(30.5%)、庆大霉素(31.9%)、左氧氟沙星(40.7%)、环丙沙星(42.5%)、氧氟沙星(44.6%)、哌拉西林(45.4%)、头孢呋辛钠(57.2%)、头孢唑啉(57.2%)、羟苄西林(67.1%)、复方新诺明(81.2%)。72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者538(占74.1%),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对舒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结论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的菌株,临床应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 季宝建王峰王静
- 关键词:诱导型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性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H-FABP与cTnI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5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7例作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8例作为UAP组,同期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6例作为SAP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H-FABP和c Tn I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血浆H-FABP水平升高,其中AMI组患者显著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c Tn I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H-FABP与c Tn I之间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为0.82(P<0.01)。结论血浆H-FAB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AMI组患者升高最为明显且与c Tn I存在相关性,并且H-FABP和c Tn I对ACS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于慧宋秋苓王峰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
- 尿CysC,尿MA和NAG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意义
- 2012年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其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时,肾脏功能已经受损且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DN)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于小汇曹德生王峰
-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肾病CYSCNAGMA微血管病变尿蛋白阳性
- 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评价致敏效果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评价抗原致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 TT法);卡介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采用直接测定法;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 ISA法)。结果:34例经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及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增加(P<0.05和P<0.01)。两种判定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8.23%和82.35%,差异无显著性(P>0.05),符合率为94.11%。54例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由14.48%提高至38.26%,接种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体定性试验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81.4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结果的符合率为81.49%。结论: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能对致敏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
- 于小汇王金华王峰
- 关键词:淋巴细胞活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