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凤 作品数:27 被引量:230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芜青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1992年 芜青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属于马铃薯 Y 病毒组,其基因组为单链RNA,寄主范围广,能侵染20个科的双子叶植物。在我国 TuMV 的分布遍及各地。 邱并生 王晋芳 王小凤 沈学军 田波关键词:外壳蛋白基因 苹果茎痘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研究了草本、木本指示植物方法,血清学方法和离体微嫁接等方法检测苹果茎痘病毒。结果表明:这几种病毒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苹果茎痘病毒检测,但检测的灵敏度和所需的时间有差别。用草本指示植物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是6~11d,用木本指... 吴雅琴 章德明 王小凤关键词:指示植物 ELISA 文献传递 不同取样时期检测苹果树两种病毒的试验 被引量:2 1996年 不同取样时期检测苹果树两种病毒的试验刘新,王小凤,吴喜冬,王文慧,黄谊(辽宁省前所果树农场果树研究所,绥中12520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检测是苹果无病毒苗木生产及无病毒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自1992年以来,全国已有10几个单位开始推广使... 刘新 王小凤 吴喜冬 王文慧 黄谊关键词:苹果 病毒 新疆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研究 1980年 从血清学、内含体、病毒形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确证了自新疆十字花科蔬菜上分离到的63-3毒源(称为新疆分离物)是属于含 DNA 的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与已知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 Campbell 毒株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对感染了新疆分离物的油菜叶片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有多种内含体存在,其中直径15—18毫微米的小颗粒呈晶格排列。此情况,在花椰菜花叶病毒组(Caulimovirus)中尚未发现。新疆分离物纯化制剂的病毒颗粒为直径50毫微米的球状颗粒。病毒沉降系数 s20,w为200—220S,用二苯胺方法测定出病毒中 DNA 含量为16—18%,其侵染性能为 DNase 所破坏。这些特性都与国外报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理化性质相一致。根据传毒媒介和在蔓陀萝上形成枯斑反应,新疆分离物可能是类似于 New York 8153这一类的一个毒株。 王小凤 谢德贞 徐绍华 裴美云关键词:花椰菜花叶病毒 DNA 毒株 分离物 菠菜矮花叶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982年 1981年5月京郊菠菜留种地发生菠菜矮花叶病。染病植株呈现畸形花叶,严重矮缩,影响抽薹结籽。通过病毒寄主范围的测定证明,它可侵染豆科、茄科、藜科、十字花科中的19种植物。可由桃蚜进行非持久性传毒。从提纯病毒的分析超离心得到三个沉降值,分别为57s、94s和113s。在电镜下观察到球形病毒颗粒,直径为24~25毫微米。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引起菠菜矮花叶病的病毒系为蚕豆萎蔫病毒的一个株系。 田文会 王小凤 裴美云 谢德贞关键词:菠菜 传毒媒介 赤根菜 矮花叶病 蚕豆萎蔫病毒 粟红叶病的研究Ⅴ.病毒形态和血清学试验:大麦黄矮病毒组的一个成员 被引量:1 1984年 五十年代,我们在研究粟红叶病时,曾与禾谷类作物的其他病毒作了比较。根据寄主范围和传染方法等特性,它与大麦黄矮病、甘蔗花叶病较为相近。但1962年Kennedy等,把粟红叶病归属于大麦黄矮病毒。最近Matthews(1982)根据其寄主范围的特征进一步确定为大麦黄矮病毒组的一个成员。 裴美云 谢德贞 邱并生 王小凤关键词:大麦黄矮病毒 抗血清 A蛋白酶联法检测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9 1992年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茎沟病毒(SGV)是苹果的两种主要潜隐病毒,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检测苹果潜隐病毒的传统方法是木本指示植物二重芽接鉴定法,但这种方法耗工费时。由于两种病毒不稳定和在苹果树中含量低,用经典的血清学方法不能直接检测苹果植株粗汁液中的病毒。 洪霓 刘福昌 王国平 王小凤关键词:苹果 ELISA 苹果茎沟病毒的提纯和检测 被引量:13 1997年 用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从苹果分离鉴定出苹果茎沟病毒G-2和TC-3分离物,采用皂土澄清、15%蔗糖垫超离心、10%~40%蔗糖梯度离心等步骤,获得提纯的病毒样品,紫外吸收比值A_(260/280)为1.15。13%SDS-PAGE法测定的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31000。用提纯的苹果茎沟病毒G-2分离物制备的兔抗血清,PTA-ELISA测定的效价为1/64000,特异性强。用PAS-ELISA可成功地检测出苹果茎沟病毒,此外还试验了DAS-ELISA,并证明其检测苹果茎沟病毒的效果与PAS-ELISA一致。 王小凤 黄谊 王文慧 刘骏关键词:植物病毒 苹果茎沟病毒 提纯 苹果病害 苹果茎痘病毒病原学研究初报 被引量:9 2000年 对从苹果上获得的苹果茎痘病毒的分离物ASPV—MX进行了研究 ,人工接种 4科 13种草本指示植物 ,发现ASPV—MV易由汁液摩擦接种 ,能侵染一种藜 (Chenopodiummurale)、西方烟 (Nicotianaoccidentalis - 37B)、西方烟亚种 (Nicotianaoccidentalissubsp‘obligua’)、鸡冠 (Celosiacristata)、千日红 (Gomphrenaglobosa) ,尤其在西方烟及西方烟亚种上症状明显 ,这 2个西方烟可以作为ASPV的鉴别寄主和繁殖寄主 ,在这 2种烟草的接种叶上均产生坏死枯斑 ,在西方烟的系统叶上主要产生明脉现象 ,而在西方烟亚种上的系统叶上产生线纹坏死。通过试验测得ASPV的致死温度为 6 2℃ ,稀释限点为 1× 10 -2 ,体外存活期为室温约 2 4h。 吴雅琴 王文慧 章德明 王小凤关键词:苹果茎痘病毒 病原学 分离物 高抗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细胞内核酶转录产物的分布 被引量:6 1998年 以对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PSTVd)有高度抗性的表达核酶的转基因马铃薯为材料 ,研究了核酶转录产物在植株根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 .首先通过往返式凝胶电泳和North ern杂交选择出表达核酶并对PSTVd高抗的 ,即检测不出PSTVd存在的马铃薯系 .用其根细胞进行原位杂交 ,结果表明核酶转录产物主要分布在转基因马铃薯细胞的细胞核中 .这一结果支持我们提出的核酶对在核内复制的类病毒更为有效的假说 . 刘灿辉 杨希才 王小凤 田波关键词:转基因马铃薯 PSTVD 原位杂交 核酶 亚细胞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