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田珍
- 作品数:2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龙岩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 2011年
-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而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凡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 张文盛黄晓琴游田珍
- 关键词:公共场所结核病知晓率
- 龙岩市2100名教师资格认定前体检结果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龙岩市申请资格认定的教师进行健康状况检查,探讨其卫生学意义,为修订教师资格认定的体检标准和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对该市申请资格认定的2100名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和分析。结果共检出261名HBsAg阳性者,其中男性186名,阳性率为15.2%,女性75名,阳性率为8.6%。在HBsAg阳性者中检出HBeAg阳性者41名,阳性率为15.7%;检出肺结核患者17名,检出率为0.8%,其中痰菌阳性肺结核1例;色觉异常37名,检出率为1.8%;检出心血管疾病5例。结论为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教师上岗前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教师体检;体检标准;传染病;
- 张文盛游田珍
- 关键词:教师体检体检标准疾病控制
- 2005~2009年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携带情况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情况,为制订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来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eAg。结果检测45 853人,HBsAg总阳性率5.52%。2005~2009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6.21%、6.34%、6.35%、4.21%、4.15%,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20岁7.69%,21~30岁5.70%、31~40岁4.27%、41~50岁3.00%;男性HBsAg阳性率10.84%女性3.82%,男女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不高,但仍需加大乙肝健康宣传力度,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防治乙型肝炎的发生和传播。
- 黄晓琴陈金珠游田珍张文盛
- 关键词:HBV携带率疾病控制
- 17106例城乡低保妇女病检查结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市城乡低保妇女病的发病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根据《福建省城乡低保妇女常见疾病检查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结果:妇女病总发病率为45.65%,乳腺癌发病率为11.69/10万。结论:妇女病患病率最高的是30450岁,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 张美文游田珍李开莲
- 关键词:城乡低保妇女病普查
- 龙岩市2008年结核病防治“五率”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龙岩市肺结核病的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年龙岩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资料。[结果]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96.2%、病人转诊率97.6%、病人系统管理率95.6%、追踪到位率66.5%、病人家属筛查率81.0%。[结论]应提高DOTS策略和结防人员责任心,加大政府对项目的支持。
- 陈石生曾水生林文革游田珍
- 关键词:肺结核疾病控制
- 龙岩市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龙岩市麻疹流行特征,以探讨防控策略。方法对龙岩市2006~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病例200例,年均发病率1.44/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率逐年下降,2009~2010年达历史最低水平;发病以学生为主,19岁及以下占84.00%,其中10~19岁比例最高,占58.00%;2~3月为发病高峰。结论加强薄弱点及儿童常规免疫管理,加大入托、入学时接种证查验工作,做好麻疹病例监测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
- 游田珍林梅艳郭贞钻廖琳虹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工友职业暴露1例调查
- 2013年
- 对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1名工友发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调查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经6个月随访及5次HIV1+2-Ab检测均为阴性,从而排除HIV感染。由于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部分作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医疗专业知识比较空白,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职业防护能力较差,提示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医护(技)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培训生物安全与职业防护知识,尤其需定期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防止或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 游田珍郭贞钻林英华廖琳虹
- 关键词:艾滋病疾病控制
- 从业人员体检中健康教育的做法和效果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中的做法和效果。方法在体检前后采取文字教育、语言沟通、形象化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结果在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是普及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结论从业人员提高了健康意识,建立起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 张文盛黄晓琴游田珍
- 关键词:健康教育预防性体检
- 闽西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变化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为分析17年间闽西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因素的变化与现状,在1988—1992年第1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2008年第2次全省重点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该调查。方法采用入户问卷的调查方式,1户调查1人,1问1答,被调查者现场完成作答。结果闽西农村的卫生状况有了改善,三格式化粪池的使用率达36.8%,自来水的使用率达47.2%;农民的卫生意识提高,认为家中有必要建无害化厕所的比例达75.9%,饭前便后洗手率达72.6%;农民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也有了提高,回答蛔虫会引起营养不良、腹痛的正确率达76.4%,回答赤脚下地劳动会感染钩虫的正确率达40.6%,回答有虫必须吃药驱虫的正确率达77.8%。结论流行因素的改变,致使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感染率的大幅度下降,17年来闽西的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7.2%、98.7%、16.4%及73.1%。
- 游田珍温卫珊吴水新廖琳虹郭贞钻
- 关键词:寄生虫病疾病控制
- 龙岩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血象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目前防护条件下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机体血象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2010年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301名和其他健康人员(对照组)298名体检资料中的血象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组血象中白细胞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WBC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含量和血小板(PLT)数及其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血象的异常检出率与工龄无明显关系。结论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仍有不同程度的WBC减少,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院的放射防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 林伟刘玉贵游田珍
-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外周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