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涛
- 作品数:231 被引量:96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应用框架理论研究方剂的理论框架浅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明确方剂的理论框架及其相关概念内涵,文章从框架、框架理论的起源、发展及现有的中医理论框架知识出发,对方剂的学术源流、理论概念体系、主要研究范畴及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揭示了中医方剂理论框架构建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充分理解把握方剂的理论体系。
- 文跃强刘兴隆贾波沈涛
- 关键词:方剂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辨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S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研究其中医治疗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连接基础研究与中医临床的纽带。本文总结了近年来AS气滞血瘀证、痰瘀毒结证、湿热毒蕴证、脾虚痰浊证、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的造模方法,发现存在造模方法混乱、复合因素选择随机、模型评价标准主观等缺点,并提出模型改进建议,以期建立临床拟合度高、具有AS病理特征和中医证候特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宋玮张钟艺王楷沈涛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病证结合
- 浅议高湿环境中皮肤病的中医药防治被引量:1
- 2011年
- 皮肤病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常见病,其军事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有资料显示,1944~1945年美国陆军驻西南太平洋部队皮肤病患者占就诊人数的75%,占入院人数的20%,占后送回美国本土人数的15%,造成了大量的减员。
- 钟梁呼永河孙薏匡红沈涛杨宇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田卫卫钟国成李硕周龙甫
- 关键词:皮肤病高湿环境中医药
- 基于五行制化理论的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治法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是肝癌晚期。治疗难度高,其有效治疗的西医与中医文献报道甚少。西医采取单纯手术、放化疗、介入等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医运用五行制化理论:佐金平木、抑木扶土等指导中医动态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期调整原发性肝癌肺转移赖以生存的微环境,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
- 刘毅沈涛祝捷由凤鸣
- 关键词:佐金平木抑木扶土
- 两种高脂血症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高脂饲料喂养和高脂乳剂灌胃两种制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方法的优劣,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各动物的血脂水平将其平均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乳剂组和高脂饲料+高脂乳剂组,每组给予足够对应的饲料,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动物饲料,每日记录动物体重、饲料消耗量,20天后尾静脉取血测定TC、TG。结果给予干预20 d高脂饲料组动物和高脂饲料+高脂乳剂组动物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脂饲料+高脂乳剂组动物TG有升高趋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高脂饲料组动物体重与其余组比较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该高脂饲料喂养动物20 d后能显著增加动物血清TC水平,同时相对减少其体重增加量,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方式优于高脂乳剂灌胃方式。
- 魏宏沈涛
-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脂饲料TCTG
- 利用属性距离矩阵研究《局方》方剂功效倾向性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大量缺乏功效说明古方的功效倾向性。方法:以组方药物的各种属性为基础,构建方剂功效属性距离矩阵,通过功效属性距离矩阵计算元组矢量的属性权重,利用平均值法、最陡峭下降法、拉格朗日中值法、信息量法从药物归纳方剂的功效。结果:为量化结果比较,利用"准确率"标准评价上述4种方法对《局方》方剂进行属性约减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得到上述4种方法的属性约减准确率分别为:61.5%(平均值法),79.2%(最陡峭下降法),68.2%(拉格朗日中值法),70.8%(信息量法)。结论:平均值法结果繁杂,最陡峭下降法结果简约,拉格朗日中值法具有较好的折中性,信息量法结果受阈值影响可变动。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 韩楠贾波沈涛雍小嘉
- 关键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功效属性约减
- 论五积丸治疗腹部肿瘤可行性被引量:1
- 2016年
- 人体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原因,正气不足,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不能及时地清除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的迅速增殖。而气机不畅导致正气不能正常运行到发病部位亦是原因之一。经络阻塞,脉道不通,气血不能正常循行亦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从中西结合的视角,论述五积丸治疗腹部肿瘤的可行性,以期为腹部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 周祖兵刘毅刘兰沈涛
- 关键词:腹部肿瘤可行性
- 茱萸丸“异病同治”肝内胆汁淤积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异病同治”是中医经典治病法则之一,该研究旨在以“异病同治”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从血清代谢稳态角度阐释茱萸丸对肝内胆汁淤积(IC)和溃疡性结肠炎(UC)“异病同治”的效应机制。方法:分别以低剂量茱萸丸(0.6 g·kg^(-1))和高剂量茱萸丸(1.2 g·kg^(-1))水煎液灌胃给药干预α-萘基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IC大鼠模型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UC大鼠模型。IC实验部分: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ANIT模型组、茱萸丸低剂量组、茱萸丸高剂量组;UC实验部分: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TNBS模型组、茱萸丸低剂量组、茱萸丸高剂量组。首先,通过大鼠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及结肠损伤评分、结肠重量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评价两种疾病模型及茱萸丸对2种疾病的干预效应。其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对大鼠血清进行测序分析,筛选茱萸丸干预两种疾病的共同核心通路,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通路中核心基因的表达情况,最终阐释茱萸丸对上述2种疾病模型“异病同治”的生物学机制。结果:IC实验部分,与正常组比较,ANIT模型组大鼠ALT、AST、γ-GT和TB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剂量组ALT和TBA水平显著降低(P<0.01),茱萸丸高剂量组ALT和TBA水平显著降低(P<0.01),AST和γ-GT水平显著降低(P<0.01)。UC实验部分,与正常组比较,TNBS模型组大鼠结肠损伤评分、结肠重量指数、疾病活动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TNBS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剂量组结肠重量指数显著降低(P<0.01),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茱萸丸高剂量组结肠损伤评分、结肠重量指数、疾病活动指数显著降低(P<0.
- 韩军文跃强许宗颖罗丹周黎李雪怡代雨凡杨乐乐沈涛于瀚
- 关键词:异病同治肝内胆汁淤积症溃疡性结肠炎代谢组学
- 从“膏脂转输障碍”探析茱萸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思路
- 2025年
- 文章通过膏脂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键病机,并阐述茱萸丸对AS的治疗作用,为心血管疾病从脾论治奠定理论基础。膏脂作为精微物质,质同态异,以津液为体、阳气为用,周流全身以荣营滋卫。若膏脂代谢异常,易阻滞气机、内蕴湿浊、变生痰瘀。该团队认为AS易损斑块的形成责之于正虚、痰浊、络瘀三者的交互作用,其本质均与膏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膏脂作为津液中质地偏于稠厚的部分,一旦失于正常布散,则壅滞成痰、瘀之邪,此多责之脾气散精功能发挥失常。因此,AS病在脾胃,斑块为形,沉积于脉,其以“膏脂转输障碍”为核心病机,具体而言:脾失健运、湿浊氤氲为发病之始,血浊凝滞、痰核伏脉为中间环节,阴寒积聚、郁热化毒为终末阶段。茱萸丸出自《太平圣惠方》,由黄连、吴茱萸等比配伍组成,其中黄连味苦而性寒,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苦味药可降可泄,以助胃气降浊,辛味药能开能通,以助脾气升清。二者配伍,苦辛并进以升清降浊、寒热合用以平调阴阳,从而达助脾散精、消膏降脂之效。在作用机制上,茱萸丸通过矫正“免疫-炎症”网络失衡、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等调节脂质代谢。结合AS脂质代谢紊乱的病变特点,进一步挖掘心血管疾病与“膏脂转输障碍”的内在联系,为AS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宋玮张钟艺邱海荣赵美周祖兵沈涛张永
- 关键词: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 环境高湿与眩晕关系刍议被引量:8
- 2011年
- 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一旦发作,严重影响官兵的参训及作战能力。西南战区常年高湿,致使眩晕病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导致非战斗性减员。笔者就高湿环境下湿邪引发眩晕的病因及中医药辨证施治等进行简单探讨,报告如下。
- 钟梁呼永河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周龙甫钟国成沈涛杨宇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
- 关键词:高湿环境眩晕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