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菁峰
- 作品数:44 被引量:15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Impac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徐磊赵刚汪菁峰申程李骁刘国庆胡凯葛均波孙爱军
- 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CRT,其中93例将左室电极植入侧后静脉、侧静脉或后静脉(A组),另16例植入心中静脉(B组)、12例植入心大静脉(C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得到显著改善,QRS波时限变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缩小(P<0.01);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部分指标及QRS波时限显著改善,但其NYHA分级无显著改变;而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CRT时应尽可能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侧壁或侧后壁。
- 汪菁峰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葛均波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疗效
- 微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 自从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器仍然是目前唯一能够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目前全世界每年起搏器置入超过70万例.经过60年的技术发展,心脏起搏器的尺寸在稳步缩小,精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现代化...
- 汪菁峰宿燕岗
- 关键词:适应证禁忌证有效性
-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围术期不同抗栓策略的对比研究
- 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
-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改变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变。结果76例患者中,38例食管pH异常(占50%),其中18例经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pH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亦有显著改善(P<0.01)。19例经替加色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但食管pH无显著改变。38例食管pH正常,其中18例予奥美拉唑治疗,17例予替加色罗治疗,经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pH异常或正常患者食管测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可表现为难治性慢性咽喉炎,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
- 汪菁峰袁耀宗许斌孙菁
-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胃食管反流替加色罗
-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新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其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及耳鼻咽喉系统症状,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认为GERD对顽固性咳嗽、哮喘及咽喉炎等发病起重要作用。此文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汪菁峰袁耀宗
- 关键词:反酸烧心
- 一种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的心脏植入设备患者生存率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植入设备患者生存率预测方法,通过经过训练的心脏植入预后模型,预测心脏植入设备患者生存率。心脏植入预后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获得所述心脏植入设备患者的临床数据,并且对该临床设备进行预处理;从现有临床特...
- 潘磊梁义秀禹子清肖子龙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
- 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单中心植入现状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研究单中心磁共振(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现状.方法 入选2016年9月至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新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采用问卷形式对272例患者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进行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选择意愿调查并分析原因,同时收集本中心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植入后行MRI检查次数、部位及检查前后起搏器参数对比.结果 ①272例患者中96例患者(35.3%)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导线),132例患者(48.5%)选择普通心脏起搏器,44例患者(16.2%)选择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272例中有176例患者(64.7%)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前未做过MRI检查;②96例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有52例(54.2%)这样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在于既往做过MRI检查;③272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对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最关注的是安全和价格(分别为132例和92例,占48.5%和33.8%);而176例未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是认为以后做MRI检查的可能性很小及认为价格相对昂贵(分别为80例和60例,占45.5%和34.1%);④272例患者中122例(44.9%)认为MRI兼容心脏起搏器价格比普通心脏起搏器价格高2万元以内可以接受;⑤与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相比,44例选择植入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的患者相对年轻[(72.6±12.6)岁对(63.2±8.0)岁,P=0.027],医保比例低(70.8%对36.1%,P=0.048),既往做过MRI检查的比例低(50.0%对16.9%,P=0.029),其中40例患者(90.9%)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以后更换时可以多一种选择;⑥对本中心已植入的225例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患者,中位随访期7.2个月,共行MRI检查13例(5.8%),检查前后测定起搏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中心实际选择MRI兼容起搏器和术后真正实施MRI检查的患者比例与国外�
- 陈学颖柏瑾王蔚秦胜梅汪菁峰梁义秀曾蒙苏宿燕岗
- 关键词:磁共振心脏起搏器
- 左右心室导线间距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即刻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部位改变时,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即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5例符合适应证患者行CRT手术,术中将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先后将右心室导线植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分别测得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及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同时比较此2种不同部位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包括直接、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由正位及左侧位投影时测得)的差异。结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显著高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5.76±2.29)cm对(14.71±2.12)cm,P〈0.001],QRS时限则显著较窄[(141.84±20.89)ms对(159.84±19.56)ms,P〈0.001]。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侧位投影下的导线间距(校正后)显著大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61.23±44.58)mm对(121.34±55.91)mm,P〈0.001],其垂直距离(校正后)亦显著大于后者[(97.65±45.73)mm对(39.41±23.51)mm,P〈0.001]。结论CRT术中改变右心室起搏部位时,侧位投影下的左、右心室导线间距较大者CRT手术即刻反应较佳。
- 汪菁峰宿燕岗秦胜梅崔洁陈海燕葛均波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
- 以NUP35基因和或以NUP35蛋白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的应用及组合物
-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以NUP35基因和/或以NUP35蛋白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的应用及组合物,以NUP35基因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是能够提高NUP35基因活性和/或表达量的促进剂或NUP35重组蛋白或NUP35蛋...
- 潘磊梁义秀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