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云
- 作品数:75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相关严重颅高压四例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提高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例重症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应用正规抗隐球菌治疗结合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追踪其疗效。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病程10 d^1个月,4例患者均伴有发热、剧烈头痛,3例伴有视力障碍,3例伴有抽搐及意识障碍;经抗隐球菌及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治疗,4例患者颅高压症状缓解,2例视力恢复如前,1例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能安全有效持久地控制颅高压,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
- 成骢许传军池云魏洪霞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艾滋病颅高压
- 两性霉素B三天加量疗法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B(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及患者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使用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的22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25次使用AmB)的资料。分析AmB相关不良反应,如急性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热、畏寒、寒战、恶心、呕吐等),以及剂量累积相关毒性(如肾毒性、电解质紊乱等),并统计患者2周及10周的生存率。结果AmB使用的中位剂量为35(25~50)mg/d,中位疗程为41(10~78)d。患者未出现明显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低钾血症是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75.0%(18/24)。29.2%(7/24)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检测结果异常,但多较轻微。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需要提前终止AmB诱导治疗。患者2周存活率为100%(21/21),10周存活率为95.2%(20/21)。结论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CM的疗效明显,患者对其的耐受性较好。
- 胡志亮魏洪霞池云成骢程健陈晨刘媛杨永峰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隐球菌性脑膜炎快速加量
- 南京市2008-2017年麻疹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孙丙虎胡志亮池云成骢魏洪霞
- 小柴胡汤治疗AIDS相关血脂异常患者临床观察
- AIDS患者在HARRT治疗中出现相关的血脂异常等症状,使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AIDS相关的血脂异常是AIDS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用中医治疗肝胆系疾病行之有效的经方小柴胡汤,来加以治疗,检测患者血脂...
- 朱平姚文虎池云
- 关键词:小柴胡汤治疗组
- 文献传递
- 17例AIDS患者死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AIDS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以严重肺部及全身感染最常见,死于感染性休克10例,呼吸衰竭2例,全身衰竭2例,多发性脑脓肿1例,脑部肿瘤1例,自缢1例。结论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较为常见,也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应及时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提高服药的顺应性,降低耐药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 成骢姚文虎魏洪霞池云王清波朱平
-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会性感染耐药性
- 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预测指标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寻求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比较2009年6月~2010年1月南京地区经RT-PCR确诊的183例普通型和64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参数,分析重型患者的特征。结果重型外周血白细胞绝对数(6.13±4.06)×109/L,较普通型的(4.48±1.44)×109/L明显偏高(P〈0.01);而同期淋巴细胞数(1.23±0.76)×109/L,较普通型(1.50±0.59)×109/L明显下降(P〈0.01)。结论除已知的重型甲型H1N1流感指征外,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下降可作为重型甲型H1N1患者的早期预测指标。
- 池云成骢魏洪霞冯艳红杨永峰赵伟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淋巴细胞减少
- 36例住院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血症的临床随访及处理被引量:6
- 2013年
- 约30%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的AIDS患者合并CMV血症。AIDS患者合并CMV感染可出现多种CMV终末器官疾病(endorgan disease,EOD),如视网膜炎、结肠炎、食管炎以及CMV相关神经病变,其中视网膜炎最常见。
- 胡志亮柏春琴杨永峰钟艳丹熊清芳池云成骢魏洪霞
- 关键词:病毒血症艾滋病患者临床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巨细胞住院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提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侵袭性肺曲霉病及两病并发的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伴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可出现肝、肾、心、凝血等多脏器多功能损伤,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减少。侵袭性肺曲霉病在难以取得病理的情况下,应紧密结合其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痰培养、G试验和GM试验等做出临床诊断,尽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罕见,其发生可能由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减少、免疫力低下,导致侵袭性肺曲霉病等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 程健魏洪霞池云成骢胡志亮姚文虎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侵袭性肺曲霉病
- 两性霉素B三天加量疗法在艾滋病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 <正>目的评估艾滋病(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者对两性霉素B(AmB)三天加量疗法的耐受性及其疗效。方法AmB与氟胞嘧啶联合应用。第1、2及3日AmB的使用剂量分别为lmg、0.25-0.3mg.kg-1....
- 胡志亮魏洪霞池云成骢程健陈晨刘媛杨永峰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两性霉素
- 文献传递
- AIDS合并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
- 2008年
- 报告1例AIDS合并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LMDF)。患者间断性发热3个月,CD4水平低下,曾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在疾病过程中出现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提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罹患LMDF的一个原因。
- 朱平姚文虎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