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15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海市长宁区2008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2008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研究监测的有效模式,为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MMR作为监测疫苗,采用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AEFI监测研究。结果收集AEFI报告95例,多为一般反应;主动监测模式获得的AEFI信息明显多于被动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结论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监测模式,可提高AEFI报告的敏感性和利用率。 江燕 庞红关键词:预防接种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019年 目的探索一套能较好反映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35名涉及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全科医疗及卫生管理领域的专家,实施两轮德尔菲法咨询,确定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次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95;最终专家协调系数为0.40(P<0.05)。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纳入长宁区社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高,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协调性较好,结果可靠,但构建的指标体系还需在今后的应用中验证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徐蕾 江燕 黄晓兰 肖筱 祁莹 赵琦 赵文穗关键词:健康教育 绩效评价 德尔菲法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咨询点状况评估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咨询点现况,以进一步规范咨询点工作,为居民提供一流健康服务。方法采用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区所有咨询点的硬件、软件配备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规范程度以及咨询点服务对象对咨询点知晓情况、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60.5%的咨询点工作完全达标;99.2%的居民知晓服务信息;97.8%的居民接受过咨询服务,居民对咨询点服务满意率达97.2%;分别有25.7%的咨询员、50.4%的居委干部、23.2%的居民提出增加服务时间、内容,改善服务条件等建议。结论调查对象对健康行为咨询点服务满意度逐年上升,但咨询点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条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孙建平 江燕 顾萍 崔兆华 贾海昌基于知信行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四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5年 背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其身体状况将影响成年后的健康水平。当前,儿童青少年摄入的游离糖普遍较高,对身体造成潜在的影响。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四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相关部门制定含糖饮料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3—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长宁区下辖10个街道中随机抽取2个,在每个入选街道内随机抽取1所小学,随后通过区组随机法将2所小学整群分配至对照组(n=262)及干预组(n=230)实施平行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含糖饮料摄入周行为记录册”为主的自我效能教育和知信行教育模式。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的含糖饮料问卷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含糖饮料基本知识、8种常用饮料(碳酸饮料、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的定型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类定型包装饮料、乳酸菌饮料、配制型乳饮料、茶饮料、奶茶)的每周饮用、消费情况以及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运动控制效能分量表、饮食控制效能分量表)。结果纳入研究对象492人,其中对照组262人,干预组230人。含糖饮料基本知识方面,干预组的“常喝含糖饮料不会令自己发胖”“口渴时,含糖饮料是解渴的最好选择”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常用饮料每周饮用、消费情况方面,干预组的碳酸饮料、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定型果蔬汁饮料、乳酸菌饮料每周摄入频次比例和每周消费情况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的定型果蔬汁饮料、乳酸菌饮料的每周消费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方面,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饮食控� 黄莉丽 江燕 唐敏 张佳蕾 贺加贝 庄建林关键词:青少年健康 小学生 含糖饮料 营养知识 自我效能 上海市长宁区15岁及以上居民烟草流行及二手烟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15岁及以上居民烟草流行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干预工作提供初步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居民,于2021年对辖区内15岁以上居民开展专项调查。了解其吸烟情况、烟草及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 张佳蕾 江燕上海市某区甲型H_1N_1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安全性监测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监测2009—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甲型H_1N_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上海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以被动监测方式收集长宁区甲流疫苗接种人群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AEFI个案信息,同时通过问卷和电话随访的主动监测方式收集其中4所中小学校师生的AEFI个案信息开展评价。[结果]上海市长宁区共接种甲流疫苗86934人,甲流疫苗AEFI被动监测报告发生率为53.04/10万,其中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8.25/10万;4所中小学校接种甲流疫苗2092人,甲流疫苗AEFI主动监测报告发生率为8221.80/10万,主动监测的AEFI报告发生率明显高于被动监测。甲流疫苗AEFI报告对象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局部反应和主诉不适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流疫苗AEFI被动监测的漏报情况主要发生在一般反应,甲流疫苗的安全性与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相当。 庞红 江燕 张泽申 黄卓英 胡家瑜关键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 安全性 上海市长宁区健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6 2021年 上海市长宁区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区域共享的健康教育资源库,为区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用工具与技术支持。资源库采用多层架构设计,包括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服务层,可实现健康教育资源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健教云库应用管理、角色与权限管理、积分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等功能。目前已入库800余种健康教育资源,注册用户511人,并在辖区内初步应用。 徐蕾 王洁 江燕 朱旭婷 邹云峰 吴琼 江萍关键词:健康教育 资源库 信息化 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数据,将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开展了19种疫苗126459人次的接种,报告12种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178例,其中一般反应166例,异常反应12例。一般反应以低热和轻微局部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加强免疫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结论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可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敏感性和利用率。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准确掌握禁忌证,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以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江燕 庞红关键词:预防接种 学校水痘暴发中水痘疫苗保护率的比较 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品种水痘疫苗接种后突破病例(breakthrough varicella,BV)发生率和疫苗保护率(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上海市某小学发生水痘暴发,确认病例为水痘临床诊断病例,收集病例病史资料及全校学生疫苗接种史和既往水痘病史,计算水痘发病率和疫苗保护率(vaccine effectiveness,VE)。结果纳入分析的444名学生,发病29人,罹患率6.5%,水痘疫苗接种率90.8%。有疫苗接种史的学生水痘罹患率低于无接种史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2,P〈0.05);疫苗总VE为68.0%(95%可信限为55.2%~80.9%)。接种1剂水痘疫苗学生BV发生率为6.7%,疫苗VE为60.8%(95%可信限为45.1%~76.6%);接种2剂水痘疫苗BV发生率为0,疫苗VE达100%。接种2剂水痘疫苗的BV发生率明显低于接种1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1,P〈0.05)。接种不同类型(国产、进口、不详)水痘疫苗之间BV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5)。结论高接种率的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仍然不能有效阻断学校水痘的传播,接种2剂水痘疫苗能有效降低BV的发生,建议儿童入小学前加强接种1剂水痘疫苗。 庞红 王晨 江燕 施玮关键词:水痘 疫苗 上海市长宁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对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干预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多阶段整群抽取的4所中学的初二、高一年级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导致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学生上网率为83.37%,平均网龄为3.07年,网络成瘾率为6.80%。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成员间关系、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因素、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和目前的网络环境有关;在个性特质方面,网络成瘾与性别、自控力、学习成绩与压力、和同学相处有关。网络成瘾学生在自信、对他人怀疑、抑郁、社交恐惧、孤独和焦虑等心理因子的评分上同非成瘾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与学生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联,需要建立起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密切合作的综合干预模式,才能有效抵御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 孙建平 卢国良 江燕 顾萍 崔兆华 贾海昌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