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重构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率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血压监测
  • 1篇血压昼夜
  • 1篇血压昼夜节律
  • 1篇亚急性甲状腺...
  • 1篇平均心率
  • 1篇器官损害
  • 1篇昼夜节律
  • 1篇左室
  • 1篇左室肥厚
  • 1篇左心
  • 1篇左心室
  • 1篇左心室肥厚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4篇段媛媛
  • 2篇韩盈
  • 2篇张蛟
  • 2篇杨长春
  • 1篇赵彦功
  • 1篇高敏
  • 1篇魏玉杰
  • 1篇刘惠亮
  • 1篇陈金宏
  • 1篇荆丽敏
  • 1篇孙振学
  • 1篇张旭毅
  • 1篇宋晶晶
  • 1篇马春梅
  • 1篇白晶
  • 1篇杨贵荣

传媒

  • 3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临床的肺部感染病原菌谱确定;S2根据细菌的特定基因做检测靶点;S3设计通用引物和探针;S4芯片制备;S5靶基因扩增;S6芯片杂交、洗涤;S7基...
孙振学杨长春陈金宏杨贵荣张旭邹德勇段媛媛高敏赵海滨
文献传递
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重构及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重构、左室结构的参数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类型对动脉重构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分为杓型组(56例)与非杓型组(7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IVS)、左室后壁(PW)厚度,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同时检测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一股动脉(C—FPWV)的脉搏波速度。比较两组间上述检测指标。结果非杓型组IMT较杓型组明显增厚(P〈0.05);C~RPWV、C—FPWV及LVMI在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非杓型血压较杓型血压对动脉重构和左室肥厚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孟涛疆魏玉杰刘惠亮张旭毅马春梅段媛媛宋晶晶荆丽敏
关键词:昼夜节律动脉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与靶器官损害的初步研究
2013年
心率是临床生命体征之一,其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诊室心率、24h平均心率等。国内对高血压患者诊室心率(iart)和24h平均心率(24HR)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HR、24HR及其变异性(心率标准差)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段媛媛韩盈杨长春赵彦功白晶张蛟
关键词:心率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老年人肺结核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分析
2012年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身体各系统损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20~50岁成年女性,老年男性发病较罕见。现报道一例老年男性肺结核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例。
段媛媛韩盈张蛟
关键词:肺结核亚急性甲状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