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哲生
- 作品数:43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儒家经济思想研究的开拓之作——陈焕章与他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
- 陈焕章撰写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系统探讨孔子及其学派经济思想的著作。该书分五部分,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分别讨论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一般理财学说及其在消费、生产、公共财政方面的思想。该书出版后在西方产生了...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孔教经济思想
- 文献传递
- 《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以1920~1921年同人书信为中心的探讨
-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1926年7月25日终刊,历时十年十个月零十天,经历四个阶段。从第1卷至第3卷,是陈独秀'主撰'的体制(1915年9月15日至1917年8月1日),作者主要是皖籍学人。4、5、6卷(1...
- 欧阳哲生
- 《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以1920~1921年同人书信为中心的探讨
-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1926年7月25日终刊,历时十年十个月零十天,经历四个阶段。从第1卷至第3卷,是陈独秀"主撰"的体制(1915年9月15日至1917年8月1日),作者主要是皖籍学人。4、5、6卷(1...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编辑部陈望道
- “百年回看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人文论坛”综述被引量:5
- 2019年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6月22日至23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主办的“百年回看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人文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五四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3篇,其中有16篇分三场被安排在大会发言,其他37篇论文按内容分六场在小组报告。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五四运动人文论坛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专家学者
- 严复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省思
- 2025年
- 严复生活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时代,战争频仍,内战外战不断。严复对近代战争的观察和书写,主要涉及三场战争:第一场是中日甲午战争,文献为致陈宝琛、四弟严观澜书信和《原强》一文;第二场是日俄战争,著有《原败》一文;第三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为供袁世凯阅览的《居仁日览》和致熊纯如数信。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
- 多维度视阈下的民国学术发展被引量:7
- 2020年
-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中国仿效西方建立起一套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体制,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门类和学科体系,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想,出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人们对民国时期的学术发展较为关注,但也出现了“褒奖有加而分析不足”的偏向,将当时有限的、相对的学术自由加以夸张、美化,对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机制缺乏深入理解,对民国学者的成就及其局限缺乏理性分析,进而得出了不少错误结论。这种偏向无疑是需要加以纠正的。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及其局限?如何把握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原因?为此,本刊专门约请了五位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这些文章,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理论指导,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审视民国学术发展状况,着力探讨制约民国学术发展的内外机制及其影响,分析民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及其总体特征,以期对民国学术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历史定位。
- 欧阳哲生左玉河阎书钦李帆郑大华
- 关键词:学术体制学术自由民国学术学术成就多维度审视
-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建构——一个概念的历史追溯与探寻
- 2025年
- “新文化”一词早在20世纪初即已出现于中文报刊。“新文化运动”一词迟至1919年才依稀出现。五四运动以后,罢课、罢工、罢市风起云涌,运动成为社会风潮的常态,“社会运动”“政治运动”“(新)文化运动”“少年运动”成为报刊常见词汇,新文化与运动并联、组合的情形逐渐增多。江苏省教育会倡办的江苏各校演说竞进会,将演说题目范围定为“新文化运动之种种问题及推行方法”,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行动方案浮上报端,对此当时各方反应不一。同时,有关新思想、新思潮的讨论也在热烈进行。新文化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在1930年代中期,而作为历史对象的固化则与新启蒙运动密切相关。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概念史历史建构
- 傅斯年的学术思想与中研院史语所初期研究工作
- 本文主要以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简称《旨趣》)为文本,详细解析了傅斯年本人的学术思想,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学术取向,肯定了其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初期研究工作中(1928——1937年)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傅斯年史语所史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庚申之变——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终曲。近年翻译出版《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披露的英、法文献材料,深度地展现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从洗劫到焚烧的实施、占领安定门后对北京城墙的观测和预案、清朝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现场的内情。透露了过去诸多不为人知的重要细节,如英法联军之间的分歧,《北京条约》签约前清朝赔偿的50万两白银,法、俄传教士与联军的密切配合。重审这些历史文献,有必要对清廷防御策略的失误所造成的惨败结局、气候与战争的关系做出切实的省思。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恭亲王北京条约
- 材料、诠释与意义探寻——百年五四运动史研究之检视被引量:5
- 2019年
- 五四运动是一个意义不断延伸的名词。最初它只是对1919年5月4日学生运动的指称。1919年5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致各省各团体电》首揭:“五四运动,实为敌忾心之激发,亦即我四千年光荣民族性之表见。”
- 欧阳哲生
-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民国日报》联合会民族性